教育均衡的“上海智慧”

发布时间: 2014-03-24 来源: 中国教育报2014/03/24 发布者:ym

 

    上海为何率先在全国整体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30年来,我们用‘中国式’智慧与路径破解着持续均衡优质的时代命题。”上海市教委主任苏明如是说。

 

    322日召开的上海市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认定反馈暨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会上传来好消息,上海市成为全国首个整体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认定的省份。

    督导反馈报告反映指出,上海市按照2020年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战略要求,超前规划部署,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围绕促进公平与追求卓越并举、注重制度创新与专业引领并重,努力破解制约均衡发展突出问题,全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城乡一体、服务均等、保障公平、入学就近、内涵引领、公众满意”的鲜明特色,实现了“让所有孩子获得公平及高质量的义务教育”的发展目标。

    上海为何率先在全国整体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30年来,我们用‘中国式’智慧与路径破解着持续均衡优质的时代命题。”上海市教委主任苏明如是说。

 

    奥秘之一:政府职责体现在确保所有孩子拥有基本均等受教育机会

    上海说均衡,绕不开1994年召开的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明确提出“建一流城市,创一流教育”。上海决定当年投2亿元更新230所薄弱校,这意味着上海改善办学条件的“硬均衡”思路由零敲碎打转向集中财力、物力实现整体突破。

    这是上海基础教育历史上可圈可点的一笔:市区与郊县的发展态势,从宏观上为重新规划中小学校的设点布局创造了有利时机。从“薄弱学校更新工程”揭幕到跨世纪的“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提速,再到21世纪初的“加强初中建设工程”攻坚,每3年为一个工程周期,上海酣畅淋漓地完成了每一所学校的彻底改造。

    近年来,上海城市形态布局和人口分布状况再次发生重大变化。9个中心城区中小学生人数目前仅占全市学生数的30%,而因外来务工人员的大量涌入和中心城区动迁导出人群的激增,9个郊区的学生人数比例已高达70%

    “硬均衡”考量的不仅是政府教育投入能力,更是超前谋划、科学布局的眼光,所覆盖的范围实现着一个都不能少,当然包括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学校。

    将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政府保障范围,是上海依法保障农民工子女的接受义务教育权益,深入促进均衡的基本思路。自2008年启动“随迁子女义务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以来,上海关闭了200多所不符合办学要求的简易农民工子弟学校,将学生统筹安排到区域内公办学校接受免费义务教育;同时先后把151所原来由社会力量举办的农民工子弟学校“收编”为民办管理的“正规军”,弥补了公办学校无法全部容纳农民工子女的缺口。截至目前,上海已实现47万名农民工随迁子女全部在公办学校或政府委托民办小学免费接受义务教育。

    “十二五”期间,上海又首次以常住人口为基数配置资源,从根本上改善了城郊接合地区教育资源紧缺状况,这意味着“高标准、高质量地办好每一所学校”正在成为现实。

 

    奥秘之二:政府作为体现在始终抓住内涵发展难题攻坚

    上海说均衡优质,绕不开2011年召开的上海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指出,上海之所以能够走持续均衡之路,就是因为始终坚持硬件建设与内涵发展并重,而面对转型时代的挑战,基础教育更需要在内涵发展的深水区攻坚克难。

    首先遇到的难题就是如何实现“办好每一所家门口的学校”?上海从2011年起推出“新优质学校”行动,3年来已经形成了43所项目学校和12个区域整体推进的良好局面,“家门口的好学校”越来越多。

    洵阳路小学周边的环境曾是上海最知名的“三湾一弄”棚户区,就近入学的学生大多家庭经济状况拮据。然而,这里的公办校却一点儿不差:校园充满阳光,功能教室全天候开放,丰富的课程提供给学生。学校虽不豪华,但处处渗透着人文关怀和校长教师对教育的深刻理解。

    “起初听说孩子对口划片进这所学校时,还有些犹豫。没想到,5年来,孩子不仅学会了吹口琴,而且还担任班级学习委员,每天都乐呵呵的。”石泉社区的孔女士对儿子就读的洵阳路小学十分满意,“家门口就有好学校,我们真开心!”

    以洵阳路小学为代表的“新优质学校”项目,重点总结和研究一批名不见经传的学校如何在不挑选生源、不争抢排名和没有特殊资源的条件下走向优质的轨迹。“上海已经走过了‘均贫富’的发展阶段。”上海市教委巡视员尹后庆认为,均衡发展是一个永远没有终点的过程。在内涵发展阶段,上海追求的均衡不等于学校之间办学水平的划一,因此要用不同的尺子来衡量不同的学校。

    体现内涵发展深水区特征的另一道难题就是如何建立科学而精准的评价,上海采取的对策是构筑“绿色指标”体系。

    2009年的PISA测试和历时8年的“建立中小学生学业质量分析反馈与指导系统”项目实践,给上海的教育行政决策者们带来很大冲击——虽然测试证明上海基础教育的学业水平已达到一个高峰,但也显示上海学生的学业压力和课业负担仍然偏重。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对教育质量的片面理解和缺乏科学的质量评价标准是关键所在。

    “评价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意义重大,评价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深化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政府教育领导能力建设的组成部分,更是学校提高教学成效的内在要求。”尹后庆说。基于这样的认识,上海市教委在与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充分沟通协商后,决定探索建立全国首个地方版“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

    “绿色”的核心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它是基于标准的包括学习成就、幸福指数、身心健康、学业负担、教学方式等在内的具有综合特征的评价。“绿色指标”究竟要实现怎样的目标?上海市教委基础教育处处长倪闽景概括为三点:一是非常直观地看到上海义务教育阶段基于课程标准的学业水平达成度及其教育均衡程度,为政府决策及督政提供依据;二是非常清晰地看到上海义务教育阶段学业质量水平,为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提出努力的方向;三是非常科学地在全国范围内找到上海义务教育学业质量所处的位置,为进一步改进教学和调整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奥秘之三:政府决策体现在制度设计与回应民生之间的智慧抉择

    为什么政府投入那么多,把学校建得那么漂亮,而老百姓却感受不明显呢?2011年上海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之后,教育行政部门聚焦社会民生问题,深入剖析深层核心,形成一个共识:老百姓只有从自己孩子的成长中才能获得实实在在的教育利益,因此必须关注到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

    要实现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关键路径在于抓住课改引擎。

    不少家长把孩子送进崇明县东门小学后才发现,这所在县城里颇有名气的学校,居然“不排名”。家长钱宾的女儿已读五年级,上学期末参加家长会时也只收到孩子的一张成绩单,上面没有名次。“看不到女儿第几名还真有点错愕,好在有个分数段人数。”钱宾体会到学校的良苦用心:看到分数段的学生数,家长能大概知道孩子的学习情况,但又不会让孩子直接面对排名的压力。

    “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上海经历30多年的积淀,教育已经走过仅仅依靠分数指标、物质计量、工具价值来判断学校优劣和教育效益的阶段。”尹后庆说,顺应世界教育发展潮流,促进教育内涵发展的需要,整体性地启动课程改革,是上海教育面临的全新挑战。

    督导组许多专家在走访了多所学校之后感慨地说:“上海均衡优质发展之路很重要的一点,是将育人体现在课程改革的实施之中。”他们认为,“今天上海中小学校已经不再关注于开设多少门类的校本课程,而是更注重每一位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育人能力,以及通过课程实施来提升每一位教师的教育境界。”

    对上海的基础教育来说,如何进一步减负增效,是一个现实的问题。这不仅由于包括广大学生家长在内的社会舆论呼声高,也是2009年和2012年两次PISA测试报告给上海教育“点”出的问题所在。

    减负首先要向作业“开刀”,一项重点工作就是研发“高品质作业”。针对小学阶段的语数英3门学科和初中阶段的语数英以及科学等4门学科,上海市教委组织专家用信息化手段探究各学科高品质作业设计的“可视化路径”。

    目前,上海市教委基教处和教研室正联合在本市6个区的84所小学、84所初中开展作业设计和实施方面的大型摸底调研,对沪上中小学生的作业量、作业效果等全面调查。结合调查和试点,有计划地在全市层面提升教师的作业设计水平。

    “让课程改革成为教育战略选择的引擎,让学校成为改革发生的主要策源地,让评价成为教育改革与决策的重要依据;办好每一所学校、成就每一位教师、发展每一个学生,这是上海义务教育能够走上持续均衡优质之路的重要原因。”督导检查组组长、国家督学杨希文在督导反馈大会上这样总结。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