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充满活力是减负的针对性策略
发布时间: 2013-12-25 来源: 中国教育报2013/12/25 发布者:ym
天津市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 陈雨亭
认真考察、思考减负的内涵,我们不难发现,产生过重“负担”的最直接原因是课堂上学生被动学习,效率低下。要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当前应该在以下几方面采取针对性的行动策略。
提高课堂参与度
在很多课堂上,老师“授”,学生“受”的基本格局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学生参与度低。即使一些开始使用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也更多地把小组合作当作是对学生施加某种压力的手段,当作面向全班展示的“化妆间”或“后台”,而不是学习的场所。当学生发现自己的观点或见解没有人倾听的时候,无论哪一种教学方式都不会有很高的参与水平。学生的课堂参与水平高,就某一个体学生而言,指的是他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的时间长,学习效率高;就全班学生而言,指的是能够积极主动地长时间学习的学生数量多。目前,提高课堂参与度的主要策略是教师放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要学习、研究一些提高课堂参与度的组织策略,例如美国部分中小学教师使用的CFU策略(checking for understanding),其主要做法是,教师要频繁地(比如每隔3-5分钟)检查学生理解情况,以便随时调整教学方法与进度。不用举手提问的方法,而是随机抽取学生回答。CFU策略的关键在于它认为师生都需要随时检查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情况,随机提问能够促使所有学生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和注意力。
持续培养学科学习能力
课程标准的设定以及各版本教科书的编写,都以知识和能力的螺旋上升为原则,因此教师普遍较为重视知识的前后关联性,对如何给学生搭建脚手架准备认真。但对学科学习能力的持续培养,却没有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例如,小学高年级以上的很多学生,学习英语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主要原因是学习英语的一些重要能力没有培养起来,比如根据发音或者用派生法、合成法、转换法等学习与记忆单词的能力,这些扩大词汇量的方法是学好英语的重要能力,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在长期的教学中逐渐培养,它们无法通过短期的科普性讲座获得。如果不能有效掌握词汇记忆的规则,那么就只能靠死记硬背来记忆,这就是词汇教学越往高年级越难的原因。为此,应该引导老师们研究学生学科能力的递进性培养问题,把学科学习能力放在和知识教学同等重要的位置。
激发与保持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本身会不会成为学生负担的关键在于课堂是否具有趣味性。乏味冗长的授课是加重学生学习负担的重要原因。教学内容的设计和组织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具有关联性,就能让学生们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特别是让课堂成为一个没有学习恐惧的安全场所。在一个充满鼓励、善于倾听的课堂上,孩子们最容易产生精彩观念,从而激发与保持兴趣。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学者达克沃斯曾经这样论述倾听的重要性:“学生如果发现有人对他们自己的思想感兴趣,他们便会成为如饥似渴的学习者,即使在那些以前并不吸引他们的领域同样如此。我努力遵循他们的思想方法被证明是激发学习兴趣的卓越方法。”给课堂以安全感,有了这个前提,才会有倾听、思考和交流的乐趣。如何让学生与教师互动,与同伴互动?这是课堂继解决了安全问题之后,第二个需要解决的问题。第三个问题是,如何让师生、生生之间的对话指向课堂教学的主题和目标,而不是在散乱和嘈杂中浪费时间?这些问题的解决必定在具体的情境中,凸显出教师的专业智慧。
探索学科教学规律
学生课业负担还有一个是否按照学科规律进行教与学的问题。每一门学科都有其自身的学习与保持规律,如果教与学的方式符合这些规律,那么学生就能够收获高素质的学习品质,从而减轻课后用于重复记忆的时间。上海复旦附中语文特级教师黄玉峰曾撰文论述学生的高考作文之道。他指出,“如果一个班级学生整日浸淫于试题训练,那么他们就会被剥夺大量阅读时间,就不可能有丰富的材料积累,语言表达能力也会相应下降……教师不要硬拉学生来就那个应试之‘框’,扼杀学生的才华,扼杀他们思想的‘微光’。”江苏锡山高中鼓励各学科教师集体研讨学科精神,语文教师经过数轮研讨,提出语文教育就是要培养“终身阅读者,负责任的表达者”。经久不息的阅读动力源于阅读者感受到阅读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
激发学习动机
在激发学习动机问题上,我们最容易犯三个错误。首先,试图在特定的较短时间内,让所有学生都达到较高水平的认知目标,我们总是没有足够的耐心关注各种不同个性倾向的孩子。因此,那些与“主流”学习方式相异的学生,不容易保持持久的学习动机。其次,在课内外与学生互动的主要内容上,教师往往聚焦于是否能够快速掌握应考知识,而教师个人的内在精神对学生的影响往往不大。我们从一些优秀教师的教育经历可以看到,他们都在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着学生,使学生不知不觉地对某个学科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例如,上海青浦实验研究所曾经对一位善于在课堂上激励学生进行探究的专家教师和一位新手教师进行对比研究,发现专家教师班上表示“很喜欢学习数学”的学生比新手教师班上的学生多出20%。再其次,较多地使用外在于学习本身的目标作为激发学习动机的主要手段。最近几年,一些学校加强了学生课内外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索。但是很多教师在使用小组合作的时候,过多地把小组当作向个人施加压力的手段,比如课堂上个人抢答问题是为了给本组挣分。当学习过程本身变得不重要,且个人在学习过程中的精彩观念、体悟都变得不重要的时候,学生很难保持长久的学习动机。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提出小学数学应该“好吃,有营养”。“有营养”指的是教师要关注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思维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好吃”指的是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师要运用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方法和手段,使他们快乐地学习。
培养学习习惯
减负还与学习习惯的培养方式密切相关。一般认为,如果教师培养学生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效率就会有保障,学业压力就能有所减轻。但问题是,以怎样的方式培养学习习惯?培养习惯的关键在于学生是否真正基于自己的情境理解该习惯,并在各种变化了的情境中应用该习惯。我们不能用高压训练的方式去培养学习习惯,那样我们很可能强化了学生的被动性,反而与减负渐行渐远。不断让学生意识并体会到,养成好的习惯,会给他们带来源源不断的好处,如果他们保持这些习惯,他们就能超越同伴群体,成为更优秀的人。
< 前一篇: “九年一贯”能否回归免试就近入学 < 后一篇: 民教所赴无锡参加2013年度中国民办教育发展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