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提升基层干部课程改革领导力

发布时间: 2013-11-04 来源: 发布者:ym

本文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教育部规划课题“地方课程规划与管理研究”(FHB120466)的阶段性成果。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韩宝江

 

内容提要基层教育干部队伍是课程建设的主要策划者和实施者,是实现教育发展的长效动力,其素质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决定教育发展品质的优劣。整体提升领导干部队伍的课程领导力、教学领导力,引导校长回归教育教学规律,是持续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和有力保障。该文主张注重执行力、管理能力和专业服务能力的培训,走内涵发展的道路,把提高培训质量意识贯穿于中小学干部培训活动的全过程;通过研、训、管三位一体的干部培训质量保障体系、规范运作的程序和方式,建设一支业务强、素质高、管理精的基层教育干部队伍。

关 键 词教育干部  课程领导力  培训体系

 

基层教育干部队伍是课程建设的主要策划者和实施者,是实现教育发展的长效动力,其素质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决定教育发展品质的优劣,也将决定新一轮课程教材改革实验工程的实施成效。需要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强化干部培训,促进干部队伍规范化、专业化、科学化发展,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实验工作提供持久动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保证课程教材改革建设规范化实施的方向和效果。在干部队伍建设方面,始终坚持以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队伍为目标,以提高培训质量为主线,建立健全研、训、管三位一体的干部工作机制,从严格选任、加强管理、注重培训三个方面入手,构建多形式、宽口径、符合干部成长规律的队伍建设模式,着力提升全体教育系统干部队伍素质。

 

    1.加强干部队伍管理机制建设

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三个意见”、《现代学校科学管理评价标准》和《党建工作科学管理评价标准》等文件规定,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深化教育系统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明确对学校领导干部的职数要求,规范学校提拔使用干部的程序。推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聘任制等干部选任制度,建立健全任期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完善干部管理政策文件建设,制定教育系统校级干部管理意见、干部选拔任用办法、年度考核方案等,为干部的任职、任用、调整、考核提供制度保障。

健全干部队伍管理机制,创新干部激励机制,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把“提高领导干部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作为指标纳入教育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年度评价,坚持每年对基层党政正职进行全体教职工参与的民主测评,坚持每两年对教育系统各单位的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进行一次全面考察。实行校长(书记)职级制,淡化行政级别,充分调动校长(书记)在学校行政管理、教育教学管理、党建工作中的积极性、创造性。结合领导干部网上测评,对学校领导干部进行考核评价和目标管理,完善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工作,使干部管理工作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打造一支政治坚定、开拓创新、勤政廉洁、团结协作的教育干部队伍。

2.发挥名校长的引领作用

成立名校长工作室、校长沙龙、校长论坛、校长发展导师团,举办“名校长”办学思想、办学实践研讨会等校长系列论坛,总结、提炼名校的办学特色、教育经验。立足于“培养一名校长、发展一所学校”的理念,发挥名校长工作室的作用,通过多种形式带动名优校长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干部的教育理念、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辐射、分享名校优质资源。带领校长们对发展中的重点、难点、焦点问题进行讨论,帮助教育行政部门在管理文化、管理制度等方面做出科学决策,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发展。建设一支以创新思维能力为核心素质的、理论水平高、综合能力强、充满活力的专业化名校长队伍。更新干部队伍建设观念,对优质、特色发展有更高的认识,使学校在以课程内涵式发展的路上显出优势和活力,为学校特色建设构筑坚实基础。

3.续推名校长培养工程,完善校长培训体系

以名校长队伍建设为龙头,不断探索和创新干部培训的方式方法,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干部队伍的持续健康发展,为区域教育发展提供重要的干部人才保障。实施名校长培育工程,加强名校长的培养,依托师范院校的力量,开办党政正职培训班、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班、校长研究生课程班、校长教育管理与领导力提升高级研修班等,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不断提升干部队伍的管理水平。以常规培训和高级研修提升校长队伍的软实力,开展以优化基层班子为核心的岗位研修、挂职锻炼、跟踪指导,以优化教育教学能力为重心的高校代培、专项研修、联合培训、学历提升、菜单课程、网上远程培训等培训。借助国家和省市级培训资源等途径,开展区域合作,选派校级干部区外先进学校进行挂职锻炼、异地脱产培训,搭建干部培养平台。开办骨干校长国际合作高级研修班,分期分批赴美国、加拿大、英国、新西兰、香港、台湾高等院校进行研修。

统筹区域教育培训资源,构建以优秀校长培养基地为依托,以校长领导力项目研究为引领,从基础培训到高端培训多种培训形式相结合,开放、多层次、全方位的校长培训体系。任职资格培训——名校挂职培训——高级研修培训——课题研究培训,形成逐级选拔、层层递升的金字塔发展模式。引导干部队伍从理论到实践、从继承到创新、从主动到自主,提高校长的专业素质,促进学校特色发展。依据干部成长周期开展分层次、跟进式全程培训:预备期培训实行“渐次培训”和“挂职锻炼”,帮其脱颖而出;适应期培训实行“导师制度”和“初任培训”,帮其顺利就位;发展期培训实行“年度考核”和“提高培训”,帮其持续发展;成熟期培训举办工作“研讨会”和“现场会”,帮其理性升华。以校长论坛为依托,开展以走进学校观摩、互动研讨交流为载体的现场活动化培训,为校级干部的展示、交流、成长搭建平台。构建三位一体的干训网络,扎实有效地全面提升干部队伍素质,提高领导干部的管理力和执行力。

    4.强化干部的课程领导力

整体提升领导干部队伍的课程领导力,提高校长的教学领导力,引导校长回归课堂教育教学规律研究。制定学校各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方案,持续开展校长、干部听评课活动,由教科研和行政部门对听课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提出针对性建议。实行校长带题管理,开展“校级干部课程实施能力”的专题研究,立足学校实际开展校本研究,在课程改革实践中促进校长专业能力的发展。依托“德育干部专题研究协作组”、“教学管理干部专题研究组”,组织德育干部、教学干部针对德育和教学中的问题分专题研究和交流,提升干部专业能力与管理水平。围绕教育教学的重点工作,统筹规划干部培训,做到全员与重点结合、长期与短期结合、课堂与远程结合、帮扶指导与案例引领结合、行动研究与专题研讨结合、区内与区外结合的“六个结合”模式,丰富干部培训形式与内容。注重执行力、管理能力和专业服务能力培训,要求管理干部每学期对全校听课情况进行总结评价,把干部的注意力引导到课程实施、课堂教学的研究上来。

5.加强中层干部培训,注重后备干部培养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引领学校全面发展。在中层干部层面,按照分层分类、归口管理和全员培训的原则做好业务专题培训,立足于区域合作项目,培养高级管理人才。举办干部任职资格培训班、高级研修培训班、学历提高班、教学干部“质量监测”、“可持续发展促进教育”专题培训班、“科学管理评价”专题培训班、公共管理MPA培训班等多类型、有针对性的专题培训班,组织干部参加教学、德育、总务等岗位培训,有序开展中小学中层干部轮训,使中层以上干部都能接受一轮系统培训,促进干部德才、学识、管理全面发展和整体水平的大幅提高。严格按照配优配强校领导班子的思路,结合学校发展实际,科学合理配备学校领导班子和中层干部,让学历高、业务能力强的优秀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建设一支业务强、素质高、管理精的干部队伍,整体提高干部队伍的道德水平和专业素养。

以提升干部素质为目的,坚持城乡、校际之间干部交流和轮岗制度,从相对优质学校交流到相对薄弱学校担任更重要职务,从相对薄弱学校交流到优质学校进行任职、学习。注重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薄弱学校,把农村中小学校长、干部培训摆在重要位置,采取送培下乡等方式,深入开展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专题培训,重点抓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校长培训、寄宿制学校校长培训、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校长培训。合理配置优质干部资源以促进分布均衡,切实加强干部队伍整体结构和能力素质的发展,促进平原与山区、城镇与农村学校之间干部的交流,优化学校领导班子结构,提升农村学校管理水平。

加大后备干部的选拔力度,完善公开、公正、富于竞争氛围的后备干部选拔与培训机制,建立后备干部人才库,形成干部队伍的梯次结构。分层次进行全员培养、提高培养、重点培养,全面推进教育系统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形成从全员培训到重点培养的梯队化建设格局,保证长期、可持续和优质发展。实施“人才强教工程”,创新后备干部培养模式,开展后备干部任职资格培训、“名校体验之旅”系列活动、区外培训、到教委机关挂职锻炼、到教育发达地区挂职锻炼、异校提拔、国外考察培训等多种方式。以全面的业务培训大力培养后备干部,重视内涵发展,有效促进干部队伍的梯队建设,不断提高后备干部队伍的整体水平。通过持续的学习、实践和反思,使一批起点高、素质好的后备干部在教育教学一线上接受锻炼,逐渐成熟并走向一些重要管理岗位,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的培训经费保障机制,随着教育事业发展逐步提高标准,确保干部培训经费。完善培训经费管理机制,不断提高培训经费的使用效益。坚持以提升管理能力为重点,分层次组织干部培训。

基础教育的持续创新与发展,关键取决于中小学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这种业务的提升必须依靠科学系统的培训与培养,对学校干部进行全员、分岗、分类、分层的高层次、多模式、开放式培训。中小学干部培训以教育法律法规、廉政建设规定、学校基本管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和谐校园建设、学校安全与卫生管理、学校经费管理与使用、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信息技术应用等为重点培训内容,涉及学校内部的办学、教育、教学、教务、科研、德育、后勤、总务等各个层面的管理内容。

干部培训必须走内涵发展的道路,构建一整套科学的培训质量保障体系,建立起规范运作的程序和方式,把提高培训质量意识贯穿于中小学干部培训活动的全过程,切实提高培训实效。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已成为当前教育发展的主旋律,要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培养一批引领中小学校课程改革发展的专家型、领军型校长,努力造就一批实施素质教育的区域带头人。

 

作者信息: 韩宝江,博士后,任职于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术领域涉及教育学、文学、艺术学。

 

 

 

  本文发表于《基础教育研究》,20130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