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深化学校课程建设工作的思考
发布时间: 2013-11-04 来源: 发布者:ym
北京教科院课程中心 韩宝江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基础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2001年7月,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印发《北京市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实验工作试行方案》的通知(京教基[2001]19号),北京市基础教育开始进行课程教材改革实验相关工作。北京市基础教育始终坚持“优质、均衡、特色”的发展思路,从北京市课程改革实际出发,系统总结课程改革工作经验,全面推广先进经验和优秀成果。本着创新、务实的态度采取多种举措,努力实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整体推进、协调发展,特别是郊区县的课程改革工作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推进首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加强本市小学教育工作,2007年10月,北京市教委启动并实施“北京市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北京市教委为了贯彻落实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京发[2007]17号)精神,进一步加强本市小学教育工作,提高小学教育整体水平,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推进均衡发展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两大主题,注重内涵发展,坚持软件建设和硬件建设并重。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实施五年来,在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教学改革卓有成效,由基于教材的教学走向基于课程的教学,由注重教学活动的形式转向注重教学活动的实效,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让课堂真正焕发出生机。
一、课程凸显学校的特色
通过市、区、校三级合作的运行机制,组织开展专项研究、专题研讨、评选推优等多形式、多途径的课改实践活动,在理论研究、政策制定、机制建立、宏观调控、微观指导、典型引路、成果推广等多个重要环节全面推进,带动全市各区县小学规范化建设工作逐步走向深入。同时催生了一系列推动课程改革的规章制度、法律文件的建立健全,确保了教育部、北京市的课改文件、课程计划和课程内容在区县、学校的严格贯彻落实,确保了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实验工作沿着科学、正确、良性的方向健康发展。
市、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教科研部门、教育督导部门、项目组以及各学校采取多种有效措施,确保《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得到认真严格的贯彻执行,三级课程得到有效的实施和落实,开足、开齐国家课程,规划并开发管理好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区县和学校全力保障课程计划的全面落实,课程设置方案的适应性、规范性和操作性明显增强。区县、学校在实验过程中关注研究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重点、难点、执行力以及学校的整体发展,在课程建设的理论研究、制度建设、实践创新等诸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并取得了显著成果。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性质及相互关系日益明确,三级课程建设的整合性、选择性和均衡性问题受到普遍关注和重视,三级课程整体推进实施的原则得以认真贯彻。科学的三级课程评价机制的积极推进,促进了三级课程的全面实施、学校特色的形成和教学效率的全面提高。三级课程整体推进和科学实施的先进单位和优秀个人的表彰制度和活动,有力地引导、促进了区县、学校和教师全面、协调、有序地整体推进和实施三级课程,使北京市义务教育的课程建设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区县和学校由“被动卷入”转为“主动参与”,更加理性务实地推进课程改革实验,更加冷静地思考课程实施中的常态建设和机制创新。自觉地将课程改革作为学校育人和发展的核心载体纳入学校中心工作,以课程整体建设作为学校内涵发展的主要载体和抓手。学校根据自身特点和实际条件对课程进行拓展、深化和二度开发,对课程资源进行选择、重组,形成体现学校个性化特色的课程。一批具有地域或学校特点的课程资源发挥其独特的育人功能,为学生、教师、学校开拓出新的发展空间,学校焕发了新的活力。
北京市确立了“市、区两级分层管理,统一与自主开发相结合”的课程建设基本策略。市级课程管理部门坚持三级课程整体建设思路,研究制定北京市课程建设规划,合理调整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及校本课程的设置结构,进一步规范课程管理,修订、完善并形成具有首都特色的义务教育课程实施方案,构建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具有北京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对全市课程整体建设的调控和指导,加强对自主课程建设实验学校的指导和管理,鼓励改革,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课程体系。
自2009年7月,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印发关于《加强义务教育课程管理推进课程整体建设的意见》[京教基〔2009〕19号]文件之后,郊区教育行政和教科研部门下大力气来抓落实,不管是在城镇还是在边远的山区农村,学校都在认真地落实文件精神,不仅开足开齐国家课程,有效落实地方课程,而且都能依据学校实际挖掘地域资源,开发出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校长和领导干部的课程领导力显著提高,围绕着学校的核心理念设计出了具有系统性、实效性、创新性的课程规划方案。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整体推进、协调发展,用课程特色作为学校核心特色的理念正逐渐被广大干部教师接受、认同,并初步显现出它的实际效果。从课堂教学的实际看,新课程倡导的三维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本,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等理念在不同程度上得以显现。
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已大大改观,即便是深山区的农村学校,现代化教学设施、多媒体设备、校园网建设等都和城区学校一样,并且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各具特色。郊区教育行政和教科研部门下了大力气抓课程管理来推进课程整体建设,效果明显。从城镇到农村,学校都能实实在在地做事,课堂中授课老师自觉地落实学校的教育思想。在课程建设与实施上,学校重实效,不求热闹,加强可行性研究。在推进三级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把落实课程计划提到依法办学的高度,找日常工作的结合点和学校的兴奋点,注重校本课程建设以使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成长,加强三级课程之间相互融通结合,已成为各级教委和学校的基本共识。
二、确保课程实施效果
区县教委和教科研人员日益关注学校的三级课程整体建设和课堂教学实施情况,从不同角度来审视学校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中凸显的课程意识。
多年以来一贯坚持的专项调研督导活动越来越深入,工作有重心、有计划,主题越来越聚焦课程改革,重点也更突出和有针对性;不断关注远郊特别是山区校的课程建设。督导活动也从听取报告到深入课堂,从走近干部到走进教室和学生,从观摩学校到观察课堂,从收集信息到与业务部门、学校的研讨到重视内部交流,设计更突出关注学校课程整体建设和以课程为核心的学校特色发展。
课程是学校变革的核心,课程改革实际是以课程为核心的整体改革,涉及学校的方方面面,甚至包括学制的改革。不涉及课程的学校改革是不彻底的,只把课程作为局部变化的突破也说不上是成功的学校发展。在建设特色学校和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应重视和推进课程的整体建设,并逐渐形成学校课程特色和课程文化。通过调研了解了很多实际情况特别是一些创新探索,从课程专业建设的角度进行鉴别和判断,形成对于一线课程发展和实际的看法,并从中发现问题,形成业务突破和研究的新的增长点。
课程专业研究、管理人员深入学校和课堂应有独特的观察视角,坚持出特色、出质量,形成规律与方法,从对课堂、教师行为的观察转向对课程、教材变革的关注。带着问题和计划有目的地走进学校、走进课堂,通过坚持和积累,形成基于课程视角的深入学校调研的标准或规范,体现自身的专业价值。
在持续的督导调研中积累了大量鲜活的、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和资料,明确下一步应主要解决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为市、区两级协调推进深入的课程改革奠定了基础。深入思考课程建设过程中诸多的现实问题:课程建设如何体现学校的办学思想,课题研究如何更好地为学校服务,如何做好精品校本课程开发,课堂教学中如何处理好夯实基础和改革创新的关系,如何针对如民族传统文化类课程进行整体研究,如何提高学校课程整体建设的实效性,教师如何实现教材的二次开发和灵活运用,如何进一步增强学校干部和教师的课程意识,如何进一步通过课堂教学体现课程建设的效益等。
三、课程推进中的问题
通过调研了解到,目前郊区小学特别是农村校、山区校的课程建设方面,还是存在着一些有待着力改进的实际状况:
郊区学校遇到的最大挑战之一是师资队伍建设。有些规模较小的学校、山区校缺少专职教师,比如地理也没有专职老师,多靠兼职授课,教学质量上难以保证。补充的师资,但有部分人员是从社会招聘而来,部分教师的大学专业并非师范教育背景,专业不对口,课改意识、教育心理学知识相对缺乏,更没有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实习实践工作。进入基础教育系统工作一段时间内,还不能较快地进入角色,完全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因此,伴随着课改的启动,必须加强对教师学科素养、专业技能的培训,提高师资常态化的专业水平将是一项长期的过程。
优秀教师数量相对偏少,特别是农村学校,崭露头角的教师往往设法调入城区甚至市区,对区县教师队伍建设影响较大。城区、市区优秀教师的郊区、农村支教工作还有相当的现实需求。生源方面,郊区的家长也是尽力设法把孩子送入城区或者市区名校。不少郊区学校在校生中本地学生远少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弟,且班级生员数量较城区学校班额明显偏少,有的甚至是个位数,达到了真正的“小班化”教学。
对地方课程和地方教材的关注度差别大。地方课程开发和实施的研究没有引起区县研究部门和学校的足够重视。事实上,对于地方课程的研究是三级课程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有些地方课程虽然进了课程表,但在实施层面的落实还很不够,存在被挤占的现象。地方教材建设滞后,表现在修订不够及时,课程内容相对没有依据社会发展及时对教材修订更新;教材本身的行文规范方面待提升的空间较大,别字、病句的出现频率不算低,离精品化的要求还有不少距离。
校本课程建设相对薄弱,有的学校特别是农村校、山区校,困于课程资源缺乏,校本课程数量总体偏少,学生可选择的余地小,还远不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实际成长需要。不少学校还缺乏对校本课程结构的整体设计。在校本课程的研发过程中重分科课程轻综合课程;重学科课程,轻活动课程。这两种倾向造成校本课程结构稳定性和平衡性的缺失,很多校本课程的开发依然重严密的知识体系,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兴趣点。对校本课程建设与实施的研究关注还不够。
学校在课程整体规划、设置门类的总量控制、自编教材的处理、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的举措以及过程监控与评价上都还有所欠缺。部分学校对课程改革的认识有待于深入,不能厘清三级课程的特性,对课程特性把握不准,因而在多种课程形态面前显得束手无策,甚至不能避免课程建设和课程管理的混乱失序现象。部分学校存在校本课程内容重复开发、简单追求数量,导致课程门类过多过杂,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部分学校在推进课程改革中就课程论课程,与学校的整体发展缺少联系;有的学校虽在课程规划中有明确的学校办学理念和目标,但在具体课程设计和实施中对核心思想体现不够,理念和实践脱节。
有些学校,在观念和实践中仍未跳出升学与课程冲突的误区,在学校推进课程的策略和措施以及老师的课堂教学中,考试仍然是最高指挥棒,仍把升学率作为学校发展的核心目标甚至是唯一目标。教学中以应试为导向、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部分教师课堂上的指导针对应试得分的倾向突出,偏重对应试抓分的技能训练,强调为应试而考分;学生的课堂互动层次偏低、实效不高。
四、深化课程建设的建议
“北京市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即将告一段落,但是基础教育阶段课程教材实验改革的步伐还要持续推进,在以下几个方面仍然需要长期不懈的深化建设:
1.加强区县的课程管理建设
强化课程管理和质量监控工作,把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作为“以区县为主”管理体制的重要内容,加强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的督导,把课程改革成效作为评价学校工作的重要指标。
每学期定期组织专项视导深入学校,加大督查力度,狠抓课程计划的严格落实,督促学校严格按照课程计划和学校课程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做到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严禁挤占国家课程和北京市规定地方课程的课时,减少课程开设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杜绝随意改变课程设置、变相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现象。坚决纠正随意加深课程难度、增减课程和课时、赶超教学进度和提前结束课程的现象。
按照规定的课程和课时,制定好本区域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整体推进的实施计划、政策措施和学校的课程表,指导学校开发校本课程,引导学校形成办学特色。加强对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进行研究,努力形成学科门类设置科学完善、课时安排合理、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体系。
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管理机制,形成富有特色的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教育基地。组织全体小学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和教科研人员认真学习研读,了解并把握义务教育新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组织典型经验现场会等多种方式,加大宣传、推广的力度,探索符合时代要求和新课程理念的多种教学方式,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根据市级课程规划要求,认真分析本区县地方课程建设状况,充分考虑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与本区县和学校的客观条件,研究制定本区域课程建设规划。在充分保证学校、教师的课程开发权、学生的课程选择权的基础上,加大管理力度,规范学校课程建设;树立课程整体建设、协调推进的意识,对已开设的区县地方课程,认真分析与国家课程之间,以及地方课程自身存在的部分内容简单重复、交叉、割裂等问题,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调整地方课程设置,提高地方课程设置的适切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规范地方课程管理,确保地方课程有效实施;采取有力措施,切实解决部分学校对地方课程重视不够、地方课程的课时被挤占挪用、地方教材利用率不高以及未经市教委批准随意增加专题教育内容等问题。完善地方课程保障机制,逐步建立健全课程开发管理部门,加大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建设的经费支持力度以及教师培训、教研和指导力度,开发地方课程配套辅助资源。
2.增强学校的课程执行力
各学校应根据教育部和市教委的有关规定,依据市、区县两级地方课程规划意见,制定、修订学校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整体推进方案和学期课程安排,优化学校的课程结构,提高课程的适应性,形成学校课程协调推进的整体目标,使各类课程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机整体,逐步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课程实施方案,努力走可持续发展和内涵发展之路。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控制周课时总量,保证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不得随意增减课时。采取措施转变教师课程观念,培养和提高教师的课程意识,使广大教师尽快从单纯的课程执行者转变为课程开发者。
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课程,加强对学生选课的指导。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多样化推进学校特色建设。积极创造条件,为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实施做好师资、设备等保障工作,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促进区域内设施设备资源、课程资源、人才资源共享。努力提升每一所小学的办学品质,在达到国家规定的基础教育基本质量要求的前提下,鼓励有条件的区县和学校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上进行更进一步的试验。
在过去的五年中,北京市坚持把基础教育课程视为国家意志和核心价值观的直接体现,是将核心价值体系内化成学生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承载着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这是课程统一性和基础性的基本要求。北京市因地制宜,增强课程适宜性,分阶段、分层次推动三级课程整体建设,已经使一批学校将教育目标、办学目标与教学管理逐步统一,真正落实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推动学校以课程建设为核心内涵的特色发展。分阶段、分层次鼓励和支持学校走以课程建设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课程是学校育人的根本载体,课程供给的质量决定着一个学校核心供给力的高低,课程的发展是一所学校良性发展的主渠道。在此基础上,还要不断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区域、不同学生的需求,这是课程多元化和选择性的要求。
深入开展“首都特色”课程研究,形成市、区、校三级合力,加强对三级课程整体建设的研究。在国家课程的框架下,加强国家、地方、校本课程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对已开发的地方与校本课程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方式上进行细致梳理,基于两种课程类型的基本价值,研究和探索它们之间的异同点和衔接点,特别对相同或相近的内容、方法,以不缺失培养目标中的重要知识与能力为原则,进行必要的衔接和整合。对学校课程建设现状进行诊断和分析,寻找到适合学校校本课程建设的发展策略,使学校的课程建设在原有水平上有新的发展。
3.提升课程价值取向,优化课程结构
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从课程门类的变化、课时的增减,到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要求的调整以及教材的更换……这些带有“视觉冲击力”的变革是浅层次的;系统的深刻变革需要体现学校精神和学校发展历史,融化在师生的精神追求和行为方式中,并体现在以课程为核心的诸多载体中。课程改革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真正的教育只存在于和谐的关系中,市区和学校在推进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同样应重视作为文化变革的工作方式和策略的转变。对于课程改革中经验的引入和学习,不是简单的拿来就可行,而是需要审慎思考创新探索本身的价值和学习借鉴的适宜性,以及创造性的“二次开发”,同时讲究借鉴的推进策略,才能更适宜和更高效的“借鉴”。
各学校应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实施各学科教学,保证全体学生的学业水平都能达到各学科、学段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基本要求。明确三维课程目标,在实现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过程中有机地融合、渗透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创设条件,让更多的教师参与对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的研究,引导教师尊重关爱学生,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方法的具体指导,创设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知行统一。鼓励教师积极探索和实验,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策略,大力开发精品课,推出具有一定风格和特色的教学形式。
学校课程建设是体现学校独特办学思想和育人目标的,满足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需求的系统设计。使学校课程围绕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体现学校办学思想并有效实现育人目标,进一步增强课程建设参与者特别是校长和骨干教师的课程意识,使他们对课程建设与学校发展的关系有更清楚的认识。应明确学校课程建设的基本内容和流程,特别是对学校课程建设指导思想的思考和课程目标、课程结构的整体规划,同时完善与课程体系相配套的教学体系和管理体系。
学校以学生发展为本,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北京市课程计划》的规定,开齐开足国家课程;依据所在区县校本课程开发指导意见和相关工作制度,制订本校三级课程整体实施方案,规范实施地方课程,合理开发校本课程,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学校应保证小学生按规定全面修习国家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与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课时可以结合在一起使用,并适当集中安排。综合实践活动与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必须充分体现知识的综合、学生的自主实践、教学过程的开放,以及学生对课程门类和研究内容的选择,务求实效。
学校应跳出简单的依据考试来统领课程规划和实施的束缚,从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的特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整体规划和统筹学校课程建设,处理好升学考试和学生发展之间的关系。学校课程建设也主要围绕升学目标展开缺乏有利于学生素质培养的整体设计。课程建设更深入地推进和学校课程更彻底的改革,从根本上认识课程是学校促进学生长远发展的核心载体,并进一步厘清学校发展与课程建设的关系。
4. 深化课程实施方式改革
全市深入推进国家级课程教材改革项目实验,开展教材教法、教学方式改革实验,对教师在新课程实践中出现的一些突出问题进行专项研究和指导,加强技术促进教育教学和学习方式的变革探索,总结并推广区县和学校在教材教法改革中的成功经验。以教学改革为重点,注重创新人才培养教学模式的探索,突出对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切实提升义务教育的教学质量。各学校贯彻落实市、区两级课程规划精神,结合自身实际,优化学校的课程结构,提高学校课程的适应性和选择性,增强学校的课程供给能力,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课程实施方案。
进一步创新建设和管理制度,有效利用北京丰富的社会资源,积极开展社会大课堂课程资源建设,开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新途径。加强综合实践课程等新型课程建设的研究,推进课堂知识学习与实践学习的结合;深入推进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使之制度化、规范化。推进信息技术和其他教学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注重信息技术对学科教学的服务与引领作用,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课程改革需要有一个较长的周期逐步完善和实施检验。北京市实行课改十多年来,部分学校从比较被动的卷入、忠实执行,到实验中逐步调整,到根据学校发展需求和资源等实际出发,系统规划学校课程体系、教学体系和管理体系,在这个逐步变革和实践的过程中,部分从开始未能根本解决的问题以及发展中的问题不同程度的存在,如三级课程如何有机整合并使之最大化地发挥各自的功能和效益,校本课程如何进一步规范并培育特色和建设精品,如何让学校发展的理念在课程建构和师生行为中得以体现并发展,教师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开发利用有效的课程资源,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除学校的整体规划和增强执行力外,行政部门的监控督导和业务部分的专业支持也是重要的保障条件。在课程改革深入推进阶段,随着学校对课程建设理解的深入和随之而来不断增大的课程自主权,对规范的引导和有力的专业支持的需求更大。市、区县课程研究人员应更多地进入学校、进入课堂,和学校一起诊断课程深入实施中的问题,并针对重点、难点问题形成专题,集中市区和学校的力量,为学校提供切实有效的支持。
教师是推动课程改革的主体,教师本身对课程的理解和实施能力直接制约课程实施的实效。区县学校的教师队伍在结构上有待进一步优化,包括年龄结构和专业结构。教师的专业基础和教学基本功有待进一步提升。部分教师教学理念相对落后,围绕教材、文本讲授,课堂开放程度不够大,没有留给学生必要的自由、自主的空间;部分教师在驾驭课堂的能力、知识的归纳能力、知识的科学性、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学目标的达成、教材主题的深化提炼、师生角色的转换等多方面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从外在结构和内在素质上优化教师队伍,是行政部门、教科研部门和学校伴随课程改革进程需要一直抓住的根本。
应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探索切实有效的教学方式,加强教与学的策略研究,引导教学方式创新,实验与推广各种有效的教学模式,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学规律,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加强教学过程的指导,指导学校和教师切实更新教育观念,准确把握和切实执行课程标准,优化教学过程,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及时改进教学管理和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鼓励和促进教师基于学情和学科特点,持续开展有效教学研究,优化教学方式。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鼓励学生将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相结合,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发展潜力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5.落实新课标要求、提升课程育人的内涵
课程建设对学校内涵建设的重要意义日益得到广泛的认识和首肯,深化课程建设,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是建立人力资源强市的战略举措,是促进首都新发展的基础和重要保证。
课程建设是教师、校长专业发展的途径。随着课程改革实验的推进过程,要引导教师从整体育人的角度树立起整体课程意识,要基于学科又要跳出学科,要有高站位和全面育人的意识,从根本上变革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提升专业发展。努力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积极尝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探索各种教学方式改革,形成基于整体课程背景的相互尊重、平等互动的课堂教学过程。
课程建设是促进人才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载体。课程建设大力提倡发展学生的多方面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增强浓厚的学习兴趣、信息素养、艺术素养和身体素质。有利于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基本养成,在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交际能力、信息能力等多个方面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事实证明,学习方式多样化的趋势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课程建设是学校特色建设的一个重要支撑。学校要办出特色,必须有特色课程作保证,课程是一个学校理念的具体体现,是学校特色的核心内涵。新课程改革已赋予了学校课程自主权,每一所学校都可以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搭建舞台,同时也通过校本课程的实施展示学校的教育个性,提升学校的文化内涵,真正实现让课程文化引领学校特色发展。特色品牌学校的支撑力在学校特色课程。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一批区县、学校立足自身,积极开拓、勇于争当改革典型,在北京市年度课程改革实验总结大会上介绍了先进经验,一批课程建设先进单位、优秀课程建设成果突显出来。
2011年底教育部颁布了新修订的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恰当体现了以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理念,归纳和梳理了在本学科开展道德教育的各项内容及要求,进一步强化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北京市小学阶段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着力推进:
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课程实施的全过程。坚持育人为本,增强课程资源全面育人工作的实效性。2011版各学科新课程标准都继承和发展了实验稿关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进一步强化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教育目标。坚持能力为重,着重突出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和动手实践等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强了各学科内部以及各学科之间的整合与衔接,进一步明确了学段要求。
整体推进三级课程,鼓励深化课改的探索。整体推进三级课程建设,要从课程规划之时就要把握好三级课程整体建设的核心,关注课程整体性、协调性,注重能力培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实现课程改革对落实素质教育的巨大推进。北京市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交流研讨会,对推动小学减负起到了积极的宣传引导和工作深化作用。2011版新课程标准科学安排了语文、数学、外语、历史、物理等学科类课程内容的总量和难度,从标准层面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进一步关注学校、教师、学生和课堂,研究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和各种新问题。切实提升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和水平,努力实现广大农村地区及边远地区教师的教学信息资源共享,促进学生活泼而有个性地发展。
创新干部、教师的培训模式,完善、落实新课程实验评价体系。要在传播已有成功经验过程中进一步转变广大教师、学校干部、教育行政人员和教研科研人员的教育观念,提高教育行政部门、校长和学校管理人员的课程领导力。加强对区县二级培训的研究和指导,加大对农村地区干部、教师的培训力度。市、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教科研部门应加快探索和研究的步伐,努力构建并施行适应新课程改革实验的评价体系。要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和激励性功能,重视对学生学习潜能的评价,真正落实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使学校评价真正做到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体现新课程标准倡导的素质教育理念。
总之,能否全面提升北京市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改革实验工作质量和水平,郊区校特别是农村校、山区校的课程改革步伐和实施效果是产生决定性影响的因素。从北京市课程改革工作的角度考虑,目前应针对郊区现实存在的主要困惑,着力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1.规模较小的学校,在课程实施上缺少专职教师的现象严重,兼课质量难以保证;而现在教师的编制额度又难以突破,如何补齐应有员额。班额较小的学校,应顺应有利形势和实际情况,主动开展“小班化”教育教学的方式、途径和实施效果等诸方面的业务研究。
2.纳入课时的课程门类现在越来越多,比如廉政、人口、法制等以及今后必然还会增加的太多内容都要挤进中小学校的课堂,而课时是有限的,北京市课程计划是有法律约束力的。应进行立法,规定所有进入中小学校课堂的课程内容和门类都必须通过北京市教委审批,统筹安排;未经审查允许,任何课程内容和门类禁止进入中小学校课堂。
3.在地方课程实施上要规范要求,质量上要提出统一的质量标准,市区相关管理部门应勤加督导、狠抓落实。不单纯以地方课程门类的数量作为评价参考依据,课时有限的现实条件下,有必要对已开发的区域地方课程进行优化整合,切实提升地方教材质量,向着精品化方向迈进。
4.校本课程曾经涌现出片面追求数量为上的不良趋势,一般而言,校本课程的总体质量还有待于提升,学校自编校本课程讲义或者称教材的质量不高,科学性、正确性方面还有较大的改进余地,东拼西凑、不成体系的现象较为突出。区县管理部门应加强审核和督导,切实提高校本课程的实施质量,对校本课程的实施评价考核要有限度和详细具体、可操作性强的要求。
5.要加强三级课程整体建设和实施的科研工作。从市、区教科研部门层面到学校层面,都要加强三级课程整体推进建设的意识和研究力度。从课程理念的理解、课程目标的把握、课程体系的建构、诸学科的全面建设、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等多角度、多维度来理解并实践,真正落实,体现学校特色,这一点将成为下一步课程建设重点努力突破的长远方向。
本文发表于《北京市小学课程建设实践研究》2013年6月
< 前一篇: 教育督导与教育质量评价研究中心参加学校领导力国际研讨会 < 后一篇: 全方位提升基层干部课程改革领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