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的研究与实践让村小充满生机

发布时间: 2012-11-13 来源: 中国教育报2012/11/13 发布者:ym

基于问题的研究与实践让村小充满生机


        外来务工子弟72%,35周岁以下教师非师范类毕业80%。这样的生源和师资,对学校管理者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上海市浦东新区江镇中心小学校长  金维萍

 

        江镇中心小学是上海市浦东新区的一所普通农村小学,面对这样的一个现实状况,怎样在管理和教学中寻找适合师生发展的契机,找到农村小学的定位?这是我们经常致力思考并努力践行的一个问题。

 

        在研究中确立切入点

        针对非师范类教师知识结构存在短板的现状,学校首先让教师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学校以校本研修平台为载体,鼓励教师通过教研组备课组或自主结对、个体自主等方式进行学习和交流,以此引发深入探讨。如我与课标要求有哪些距离?课改深化中,教师教学研究的行动和组织是什么?优秀教师与普通教师对教学常规的理解有多大差别?怎样在教学实践中提升教师对减负本质的认识?在课程实践中,教师的课程观念起着怎样的作用?会谈交流拓展了教师交流的空间,使他们在不断的思维碰撞中提升对减负增效、教学质量、课程建设等方面的理解与认识,找准目标与方向。

        随着学校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和非师范类教师的逐年增加,学校从实际出发,以小学教育中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子弟的实践研究、多元需求下群体共同成长的研究和信息化平台促进群体共同成长的研究等课题为切入点,开展基于校情实情下的两类群体共同发展的专题研究,凸显出农村学校特征的人文校园和质量校园,促进了学校教学管理的研究,成为学校质量提升中的一个亮点。

 

        在课堂中寻找生长点

        回归课堂,讨论课堂全过程中的真实问题,引导教师基于具体事件进行观察分析,能促使教师深入把控教学,实现教学本质从认知性的理解向行为性的理解转化。

        课前备课改进。在教学管理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学校几年积累的学科备课资源在为教师提供便利的同时也让教师产生了一定惰性。面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师备课以不变应万变的现象时有发生。我们尝试进行备课形式的改革:色彩备课法——备课组统一模式下的个性化修改备课方式。即各年级学科组先梳理并确立一套有质量的集体备课,而后每次的个性备课结合班级实际进行修改,统一用红色文字和相关符号进行标注,同时在课后即时反思和再修改。微格教学设计法——在集体备课资源基础上强调片断细节设计,说明设计理由,体现宏观与微观的统一。同时引导教师备课充分考虑农村学校、年级学科和学生学力特点进行多方面预设,撰写学科教案。利用备课组教研组活动进行某一单元、某一主题、某一堂课的备课研究,并利用研修平台进行教学设计的调整和完善,形成修改稿或建议稿。

        课中随堂研究。学校以前曾开展过多项基于教师随堂教学研究的主题活动,由于每次活动事先安排,课堂出现疏于平时研究而重视主题活动、忽视学生学习行为引导而只顾知识技能传输的轻平时、重突击等现象。问题的出现,促使我们对随堂课的教学管理进行了思考和改进。本学期,我们将听课者从单一的教学管理者调整为教学管理者和教研组备课组长,听课时间由集中明确的两周变为提前一堂课通知,观课检测指标由观照教学设计教学效果等变成关注学生学习习惯和教师教学细节等基本课堂要点。如此一来,随堂课的研究开始落地。为了便于分析和改进,学校对所有随堂研究课都进行录像,方便教研组备课组和教师对课堂进行剖析,提升课堂教学能力。

        课后作业分层。精简作业只有真正落实行动,才是切实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的有效措施。两年前,学校着手制定了工作方案,成立各学科编写小组,尝试设计体现江小特色、符合江小学生特点的习题集,学生可以在不同层次的习题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套餐”,此举受到了师生和家长的欢迎。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