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龙院长出席中央教科所“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学术研讨会并作主旨发言

发布时间: 2011-09-07 来源: 京教育科研网 发布者:ym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的要求,2011年9月2日,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70周年所庆系列论坛之二“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研讨会结合《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指导纲要》(建议稿),采用主题报告、小组讨论、大会交流等方式,深入研讨了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目标、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内容、实施途径及保障措施等;交流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经验和做法。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高洪、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袁振国等出席会议。来自学术界、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科学研究院(所)和中小学校的120余位代表参加了研讨。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时龙研究员应邀出席研讨会,并作大会主题发言。时龙院长阐述了在开展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应着重处理好的几类关系:
  1.部分与全体的关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育人,德育应该是教育的全部,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实质,首先是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灌输与感受的关系。灌输关注学生接受多少知识,而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核心在于学生的感受,应关注学生形成的感受,注重增强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知识与方法的关系。相对于知识而言,方法更重要。时院长以音乐课中教学难点的教学方法选择为例,强调在知识教育中一定要讲究方法,要从教育的规律、学生的学习规律出发教育学生。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掌握思考的方法,形成独立的价值判断能力。
  4.实效与实在的关系。教育对学生成长的影响是需要时间的,因此必须客观认识教育时效性。讲时效不是急功近利,更不是拔苗助长,必须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开展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不能追求眼球效应,而需要实在的设计和扎实的工作,让学生在日常成长中形成更多的故事来影响、感动学生,升华价值观。
  5.内容与重心的关系。中小学的教育重心要降低,降低到与学生的生活、成长、感受相协调一致。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在内容选择上,必须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识发展规律,要考虑不同学段学生的需求。
  6.教师与导师的关系。开展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要特别重视发挥教师的作用。教师不应是保姆,而应该做学生的人生导师。
  7.课堂与社会的关系。在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施途径上,必须处理好课堂与社会的关系。既要积极重视课堂的主阵地作用,更要充分发挥社会资源的积极作用。欧洲博物馆均有针对学生的教育计划,我们也要积极研究如何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鼓励学生走进社会,打开视野,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和社区服务,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参与意识。
  8.历史与现实的关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都是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必须处理好历史与现实的关系。
  时龙院长的主题发言受到与会领导、专家和教师的一致欢迎。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供稿)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