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相结合教学方式的探索与实践研讨会在房山区行宫园学校召开
发布时间: 2009-05-18 来源: 京教育科研网 发布者:ym
为了深入开展新课程下的中学语文教材和教学研究,充分发挥各区的优势,加强各区间的经验交流,为一线语文教师搭建展示平台,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房山教师进修学校联合于2009年3月27日上午9:00在房山区行宫园学校召开北京市中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相结合教学方式的探索与实践研讨会,会期一天。
大会由北京教科院课程中心教材开发研究室主任、特级教师张杰老师主持。
到会的专家有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北大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博导温儒敏教授、北京市教育学院中文系教授、全国中语会理事长苏立康、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全国中语会理事张彬福教授、语文报刊社副社长《作文导报》主编、全国中语会学术委员会秘书长高伟毅先生,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周靖合、副校长陈瑞颖、刘占喜、房山行宫园校长徐春立出席了大会,各区初高中语文教研员、教师代表300多人出席了会议。
上午,宣武区中学语文教研员、“中学生课外阅读状况调查研究”课题组和调研报告执笔人之一吴东老师宣读了调研报告的基本内容,引起了与会人员的广泛关注。
温儒敏教授、苏立康教授分别做了有关语文阅读教学研究的报告。
温儒敏教授认为:阅读要照顾各个年龄段的特点,不要为学生阅读设置障碍,自由阅读很重要。课内要重视精读,课外要重视略读。图像与文字表征不同,对话深度会流失。非物质性的情感等使图像不能很好体现的,看影像多了,会影响想象力。影视永远不能替代书本的阅读。老师的读书时间还是有的,每天读一个小时,就在状态中。否则,整个品位在淡化。职业化的阅读是必要的,但总要有不少于1/3的阅读是非职业阅读。
苏立康教授认为:年轻的时候读书影响一生。要关注学生的阅读生活,这不只是说阅读课。学生高涨的阅读兴趣大大有益于语文学习,有助于提高成绩。让学生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去阅读。课内要讲阅读的方法,讲的生动,对学生是享受,享受文章、享受教师的智慧、享受同伴的经验、享受阅读能力的提升。把课内阅读的经验用到课外阅读上,把课外阅读引进课内。诵读要心、眼、口、耳并用,将书面文字化而为自己的东西,这个“化”大有意义。校园里要有朗朗读书声。
下午,高伟毅先生主持了两节课例展示会。房山区教师代表耿楠作题为《三十六计?D?D中国文化的智慧》的高中研究课;崇文区教师代表范蕾作题为《品味牵挂》的初中研究课。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全国中语会理事张彬福先生对这两节课做了点评和指导,使与会教师很受启发。最后,由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刘占喜作经验介绍,受到与会者一致好评。
出席研讨会的嘉宾
课程中心教材室主任张杰老师主持会议
北大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博导温儒敏教授做报告
全国中语会理事长、北京教育学院中文系苏立康教授做报告
宣武区中学语文教研员、调研报告执笔人之一吴东老师宣读调研报告
房山区教师代表耿楠作题为《三十六计――中国文化的智慧》的高中研究课
崇文区教师代表范蕾作题为《品味牵挂》的初中研究课
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刘占喜副校长发言
研讨会会场
课程中心
< 前一篇: 北京市高中综合实践第二场教师培训顺利完成 < 后一篇: 张铁道副院长参加基教研中心领导述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