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第36期:纽约、伦敦、巴黎、东京基础教肓发展指标比较

发布时间: 2010-12-03 来源: 北京教育科研网 发布者:ym

 

36.jpg 

 

聚焦世界城市
 

 纽约、伦敦、巴黎、东京基础教肓发展指标比较

义务教育年限和免费教育年限
义务教育年限和免费教育年限比较
 
纽约
伦敦
巴黎
东京
义务教育年限(年)
12
11
11
       9
实施义务教育的年龄(岁)
6-19
5-16
6-16
6-14
免费教育年限(年)
12
15
15
9
实施免费教育的年龄(年)
6-19
3-17
3-17
6-14
 
入学率
3-5岁儿童入园率比较(单位:%)
 
纽约
伦敦
巴黎
东京
2005
 
 
100
65.2
2004
54.0
 
100
65.4
2003
55.1
87
100
65.6
2002
56.3
 
100
65.2
2001
52.4
72
100
66.3

 

 
生均教育经费
生均教育经费比较
 
纽约(美元)
(2002)
伦敦(英镑)
(2003)
巴黎(美元)
(2002)
东京(日元)
(2004)
幼儿园
7881
 
4512
876098
小 学
8049
3000
5033
1088326
初 中
8669
3900
7820
1371467
高 中
9607
10469
9291
1548551
 
生均教育经费指数
生均教育经费占人均GDP的比例比较(单位:%)
 
纽约(2002)
伦敦(2003)
巴黎(2002)
东京(2002)
幼儿园
22
 
16
24.7
小 学
22
20
18
27.3
初 中
24
27
28
33.0
高 中
27
41
34
39.7
 
平均班额
平均班额比较
 
纽约(2002)
伦敦(2003)
巴黎(2002)
东京(2002)
幼儿园
 
 
 
26.1
小 学
21.7
26.8
 
30.4
初 中
22.6
21.8
23.5
33.4
 
生师比
生师比比较
 
纽约(2002)
伦敦(2005)
巴黎(2002)
东京(2005)
幼儿园
15.5       
15.7
18.8
16.9
小 学
15.5
       22.8
19.4
19.4
初 中
15.5
16.5
13.7
16.3
高 中
15.6
14.9(2001)
10.6
16.6
 
教师学历
纽约与东京各级学校教育中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比(单位:%)
 
东京(2004年)
纽约(1999-2000学年)
幼儿园
40.8
99.7
小 学
91.3
初 中
95.1
98.8
高 中
98.3
注:由于纽约、伦敦、巴黎、东京都普及了义务教育,统计小学与初中的入学率意义已经不大。所以纽约、伦敦、巴黎和东京都不统计小学和初中的入学率。目前这些城市正在把普及的重点放在学前教育阶段;生均教育经费指数是指生均教育经费占人均GDP的比例;
摘编自《上海教育科研》2007年第1期
 
纽约基础教育特色
 
● 教育财政
纽约州基础教育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地方财产税。州与地方政府是主要的提供者,投入一般各占一半。联邦政府的投人约占总投人的6%-10%,并且指定彩票收人用于教育。政府对义务教育的拨款方式为按照日均在校学生数实行百分比均衡补助拨款。这种拨款方法也称为学区财力均衡机制,因为由各学区根据自己的财政能力筹集教育经费,州政府只提供某个百分比,财力条件差的学区可以多得到一点政府拨款,条件好的得到的拨款相对较少。
同时,纽约州还根据学区经济资源能力和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为学生提供免费午餐,大约44.6%的学生有资格得到免费午餐,纽约市区和四大城区可以获得免费午餐的学生比例更高,大约是74.7%和73.2%。
● 培养理念
纽约的基础教育年限是12年,包括小学六年和中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纽约的公立中小学基本上实行按家庭住址就近划片入学的方式,但也有例外。史蒂文森高中、布朗克斯科学高中、布鲁克林技术高中面向全市初中公开招考,择优录取,是纽约市仅存的三所重点高中。从这三所高中的教育目标可以看出纽约义务教育的培养理念:史蒂文森高中培养具有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的人;培养积极进取、积极实践、善于合作、勇敢创新的人;培养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实现自我、贡献社会的人。布朗克斯科学高中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认为学校是激发动机、丰富大脑和净化心灵之地,学校要为发展学生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方面的兴趣和潜能提供机会。布鲁克林技术高中“旨在激励有潜力的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才能,贡献社会”。
● 课程教学
纽约州基础教育质量之高全美闻名,由于历史比其他州悠久,纽约州公立中学毕业生的SAT成绩在50个州里一直名列前茅。为了提高教育质量,纽约州教育厅于1999年6月在全州小学四年级和初中八年级的学生中正式启用了“纽约州新标准阅读和数学统一测验”,以衡量和提高全州各学校的教育质量。统计数字以学校为单位,列出每一所小学的四年级学生和每一所初中的八年级学生中达标人数的百分数,以及每所学校的成绩在全市同级学校里的排名等。纽约州统一考试只评估小学四年级和初中八年级的学生,幼儿园、一年级、二年级没有任何统一考试,三年级、五年级、七年级参加纽约市的阅读和数学的统一考试。9-12年级属于高中,高中采取学分制。在每年一月、六月和八月,高中生都可参加纽约州统一的高中课程分科考试。考试及格者才能得到学分,学分积累到规定的数量才可以取得纽约州教育厅认可的高中毕业证书。
摘编自《上海教育》2004年第10A期
 
纽约酝酿改革终身教职制
 
近日,美国纽约市市长麦克尔•彭博表示,他将彻底改革该市教师获授终身教席的方法,在教师晋升与提高学生测验成绩之间建立联系。“正如我们正在提高学生达到更高等级的门槛,我们必须同时提高我们的校长与教师的门槛,而且我们正在这样做。”彭博表示。纽约市的教师们也表示,如果不合格教师获得了终身教席的保护,这也是授予他们终身教席的管理者的错误。
美国实行教师终身聘任制的初衷是保护学术自由。在高校,一旦被认定为终身教职,教授们便很少被解雇。美国基础教育领域的教师任期规则各州各不相同,有些州采用类似于大学的规则,有些州则只提供就业保障法规定的保障,即保护老师们不被无理由地解聘。
纽约市的教师们可以在三年合格表现后获得终身教席。一旦教师被授予终身教席,除非经过行政听证会,否则不能被开除。教师工会将其称为正当法律程序,彭博和纽约市学校总监乔伊•克莱恩则将其称为不合格保护网。彭博表示,校长们必须开始拒绝终身任期,除非他们的学生在联邦测验中连续两年取得进步。美国教师联合会的主席米歇尔•马尔格鲁也认为,校长们已经能够以“任何理由”拒绝终身任期,并且老师们愿意“欢迎一个客观的、建立在取得共识的标准的基础上的终身教席授予程序”。
但是,教师工会已经反对使用纽约市中意的基准??联邦测验成绩,来评价教师的表现。纽约市教育局发言人娜塔莉•瑞维丝批评工会:“一方面,看上去他们因为太多教师获得终身教席而指责校长,另一方面,他们不希望校长在做出终身任期决定时参照学生的表现。”
今年,纽约市3.7%的老师在三年试用期结束时被拒绝授予终身教席,比去年的2.3%有所上升。另外有7.2%的教师的试用期被延长一年。纽约市校长工会的主席欧内斯特•洛根表示,他的会员们考虑了学生成绩,“我不认为校长们只是因为教师已经在那里工作三年就授予他们终身教席” 。资深的纽约市教师们则表示,他们需要终身教席作为工作保障。终身教席可以保护教师不受偏袒的影响,以及免受多种不利影响。
摘编自《现代教育报》2010-10-13
 
巴黎将建成世界最美的大学城
 
法国高等教育部部长裴克芮丝接受《法国世界报》专访时表示,将于2009年底前完成与巴黎市内各高等院校的会谈。届时,将发布巴黎大学与高等学院的整合计划,通过大学联盟的成立,让巴黎成为法国知识界对外的一扇美丽橱窗,期望巴黎在不久的将来跻身世界最美的大学城之列。
前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院长拉贝纳曾提出了巴黎“大学联盟”计划。由于当时只有巴黎近郊的几所大学着手进行整合,在巴黎南区与东区分别组成各自的“高等教育暨研究学园”,但巴黎市内的高等学府尚未达成共识,因此拉贝纳先生提议希望巴黎市区内八所公立大学与高等学院合作,待整合资源后,按领域组成各自专精的“高等研究学园”。
裴克芮丝表示,对法国高等教育界来说,建立大学联盟将加速缩减大学与高等学院之间的鸿沟。巴黎的“大学联盟”计划将说服相关大学加入这个未来的联盟,因为他们的意愿是“高等教育暨研究学园”得以成立的先决条件,另外“研究学园”的规模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在参考了国际知名大学的经验后,该计划提出,学院整合必须针对研究方向予以详细规划,其组织切不可过于庞大,每所学园内博士生以300至600名为限,否则多方团队将难以融合运作,每所学园招收学生以10万人为限。
裴克芮丝指出,巴黎“大学联盟”计划目前遇到的难题是校园的整体规划,因为校园的设置牵涉到认同与形象问题,同时必须配合每个研究学园的教学方针与研究宗旨。目前的想法是在巴黎市内规划三个“研究学园”,并计划在拉丁区内地势高处建立一个国际校园。
裴克芮丝表示:政府计划投入40亿欧元作为大巴黎地区(包括巴黎市区与郊区)的“大学联盟”计划中大型建设的补助款项。而“大学联盟”计划下一阶段的重点将以密切协商为主,分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是召集巴黎各大学校长与高等学院院长共同研讨商谈,希望在年底之前能够得到各方确切答复;第二部分则是与巴黎市政府磋商,确定未来各学园的分布地点,计划将目前120个分散的校址集中缩减为40个。另外,为了维持“研究学园”的公立身份,在院校整合的过程需要的额外经费,政府将予以资助。同时,在整合过渡期间,高等教育部将成立专门的协调单位,具体落实“大学联盟”计划。
摘编自台湾教育部电子报2009-10-22
 
海外直击
 
教育必须成为美国优先事宜
 
日前,美国教育部长邓肯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讲时指出,教育改革关乎社会正义,应当成为全国人民的使命。邓肯呼吁哈佛大学的学生,积极投身教育事业,成为教师,指导学生或到学校做志愿者,帮助美国儿童转变生活际遇。
邓肯分析了当前美国教育面临的两大挑战
辍学率高
目前高中生有四分之一中途辍学或不能按时毕业。每年大约一百万学生从学校流失到社会。在当今经济形势下,高中辍学者很难找到好工作。
未来四年内将会有大批教师退休
未来四年内将会有一批婴儿潮期出生的教师退休,预计每年需要聘用大约200万名新教师以接替他们。数学、科学和特殊教育等学科教师尤为缺乏。此外,城乡都将极其需要优质教师。
为应对挑战,实现为所有美国学生提供世界一流教育,奥巴马政府自上台之后,采取了一系列举措,目前这些举措取得的进展有:
48个州合作提高教育门槛,建立共同的为大学和职业做好准备的教育新标准。目前,已有36个州采纳了新标准。
● 通过“力争上游”计划,正资助44个州建立新的评估标准,以便更好地衡量学生是否处为大学入学和职业成功做准备的正轨上。
● 为大学生提供自《退伍军人法案》以来最大幅度的联邦资助,平均资助已增长到1000美元。下个十年,将继续大幅度增加佩尔助学金。此外,切断对银行的补贴,直接把贷款发放给学生。
● 使联邦学生贷款更易偿还,仅收取学生毕业后的可支配收入的15%用于偿还贷款。在偿还25年后,剩余的贷款可得以免除。如果从事教师、警官、军人等公共服务职业,在提供了10年的公共服务后,所有的债款一笔勾销。
邓肯指出,教育不仅是一种价值观,是消除贫困的一条正确道路,更是美国巨大的平衡器,是美国政府对公众承诺的核心。但美国并非一直在朝着这种方向而行动,有时对教育改革太过自满,因此改革受到了无休止争论的困扰和政治主张的隔离。邓肯特别强调,机会被拖延太久就是机会被否定,高质量教育被拖延太久就是教育被否定。每个孩子只有一次得到高质量教育的机会,他们不能等待。在全球经济竞争的严峻形势下,推迟和拖延教育改革即相当于自我毁灭,因此教育必须成为美国优先事宜。
编译自美国教育部网站 2010-11-4
 
英国大学毕业生失业率攀上历史高点
 
据英国高等教育就业服务处(Higher Education Careers Services Unit,HECSU)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届大学毕业生的失业率为8.9%,比上年提高了1个百分点,在1993年以后的17年里再次攀上历史高点。
大概有21000多名毕业半年以上的大学生仍然处于失业状态,而且那些找到工作的毕业生中超过三分之一都是临时补缺性质的工作并不是全职工作。总的来看,参与调查的224495名毕业生中有70000名毕业生或者领取失业救济金,或者做推销员,或者做服务员。
这些数字对于那些想把大学学费上限从每年3290英镑提高到9000英镑的政府官员们来说无疑是种讽刺,大学的学位越来越贵,可是工作却越来越难找。
过去两年,由于公共部门吸纳的大学毕业生数量比较稳定,失业率上涨的势头有所减缓。但是现在令人担忧的是,按照近日公布的政府公共支出预算审计的结果,为了节省政府开支,公共部门将砍掉490000个工作岗位。
数据还证实,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倾向于大学毕业后继续接受全日制教育而不是寻找工作。今年有这种倾向的毕业生占到15.4%,比去年提高了1.3个百分点。
调查显示,IT相关专业毕业生失业率最高,达到16.3%。媒体相关专业毕业生的失业率比上年提高了2.6个百分点,达到了14.6%。但是,零售服务行业对大学生就业的推动作用最大,这个行业在大学生就业市场的招聘比例提高了3.8个百分点,达到了14.4%。另外,社会服务和医疗保健部门在大学生就业市场的招聘比例也都有所提高。但是这两个部门都属于公共部门。
编译自英国《独立报》网站2010-11-1
 
专家谈“澳大利亚学历资格框架”改革
 
近日,“澳大利亚学历资格框架理事会”(AQFC)主席约翰•道金斯接受《澳大利亚人报》专访,谈到“澳大利亚学历资格框架”(AQF)的一些重要改革,以下是道金斯和记者的对话:
记者:为什么要对“澳大利亚学历资格框架”进行改革?
道金斯:全世界都在变化,澳大利亚也必须变化。现在澳大利亚有了更多的私人高等教育提供者,也拥有大量国际学生,国内学生的数量也在日益增长。高等教育系统的收入越来多的来自纳税人,学生支付的学费所占份额也在增加。那么需要明确两件事情,第一,大学应该承担什么责任,如何根据一定的质量框架来自评估这些责任?第二,特定的学历资格应该获得什么样的学习产出?
记者:AQF修订与布莱德利报告中的建议有关吗?有什么相关?
道金斯:政府已经采纳的布莱德利建议之一就是实现高等教育40%的参与目标。很多人认为只有牺牲质量才能实现这个目标。我不这样认为。我们不是要降低大学入学分数来招收更多学生,而是要为那些有能力接受高等教育,但由于某种原因不能接受的人提供更多机会。当然,随着高等教育的扩张,必须有一些机制来确保不降低质量。这就是政府成立“高等教育质量与标准局”来对大学质量进行监管的原因,而AQF修订是大学质量标准制定的一部分。
记者:AQF修订过程中,AQF理事会与其他国家有过合作吗?
道金斯:通过联邦政府,我们参与了与欧盟的对话,与负责欧盟学历资格框架的人进行过交流。同时AQF修订也参考了爱尔兰的学历资格框架。而我们的亚太邻居,如马来西亚、越南等,他们在考虑制定本国的学历资格框架时希望与我们进行交流。
记者:AQF的修订有什么哲学理论基础吗?
道金斯:AQF从本质上应该反映“学习产出”,我们在修订中主要考虑知识、技能及它们在实践中的应用。获得某一学历资格不是学习的终结,而是为未来学习做好准备。
编译自《澳大利亚人报》2010-11-17
 
澳大利亚将恢复高校学生会会费制度
 
近日,澳大利亚联邦议会通过《高等教育法修正案》(Higher Education Legislation Amendment)的提案,废除自霍华德政府时代起一直沿用的自愿学生会费制度。
《高等教育法修正案》恢复了大学学生会的收费制度,允许大学向学生提供校园活动和服务时收费。如俱乐部、体育运动、儿童看护以及职业指导等服务都处于收费范围。学校收费最高不可超过每年250元,收费标准每年都会调整。
由工党政府提出的这一议案以73票比71票通过,高等教育部长伊万斯说:“让这个提案能在圣诞节前通过是势在必行的,这样就可以让学生们从2011年起就能实施这一政策。”
各高等院校及其学生会纷纷对下院通过这一修正案表示欢迎。悉尼大学表示,在过去的3年里,他们不得不从教学和研究经费中拨出3800万元,用于学生会活动。联邦政府也声称,为了资助学生活动,已经花费了1.7亿元。
编译自《澳大利亚人报》2010-11-19
 
高层专家研讨新加坡大学教育发展方向
 
近日,由来自中国、芬兰、印度、英国、美国、荷兰及新加坡知名教育专家组成的“国际学术咨询团”将在新加坡召开第八届会议,此次会议为期五天,主题是“为新时代的经济需求改造新加坡大学教育”。
会议期间,咨询团将认真研讨新加坡现有自治大学,包括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和新加坡管理大学的发展状况及取得的进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提升大学教育对于新加坡的影响和贡献的相关战略。
“新加坡2015研究、创新及创业经费框架”也将在会议期间公布,“国际学术咨询团”将在此基础上思考新加坡高校的研究战略。
编译自新加坡教育部网站 2010-11-6
 
日本高中在校生学费减免人数创新高
 
日本文部科学省调查显示,2009年度因经济困难享受学费减免的日本公立高中在校生比上年度增加21,338人,达251,958人,创历史新高。私立高中享受学费减免的学生数也增加了5463人,达201,212人。
学费减免者占学生总数的比例也上升1个百分点达11.1%,同样为最高纪录。这反映了经济上的不景气给日本家庭带来了严重打击。该调查始于1996年度,当时该比例仅为3.4%。
本年度起日本高中实施免费就学,公立高中无需支付学费。即便如此,文部省仍表示:“给低收入家庭的学生提供多方面的经济支援刻不容缓。希望尽快着手设立奖学金帮助贫困学生支付书本等费用。”
摘编自共同网 2010-10-23
 
新视野
社会科学应该成为制定良好的公共政策的核心
 
作为一名前政治家、心理学研究者,西澳大利亚大学心理学院教授文斯洛普近日提出:有关人类行为的高质量研究对于有效的决策制定非常关键。他对当前社会科学领域的前沿研究与政府的决策制定之间缺乏关联感到非常惊讶。
文斯洛普教授认为:社会科学应该成为制定良好的公共政策的核心。公众对于公共政策的接受程度,包括他们对于公平和效率的判断,对于政策成功非常关键。而在现实中,许多政策制定者通常认为他们已经了解了所有他们需要了解的有关人类社会和行为的知识,他们还认为经济理论可以为他们提供所有高效率政策所需的理论基础。因此,构成公共政策基础的“立法、授权、激励以及说服沟通”等手段的有效性,常常由于不了解人们的心理而大打折扣。例如,如果不理解并改变人们的行为及思考方式,二氧化碳排放不可能持续下降。
文斯洛普教授建议,应该在社会科学家与关心人类行为的终端用户之间建立密切联系。把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转化为与良好政策制定的相关术语并不简单,许多研究人员也对这一任务不感兴趣。但是他认为,关键是在知识应用者与研究提供者之间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以便双方能够更好理解各自的领域。也就是说,政策制定者要更好理解人类行为,而科研人员要理解政策制定者对于奠定公共政策基础的高质量数据的需求。
编译自《澳大利亚人报》2010-11-17
 
专家视点
李政道:要创新,需学问,只学答,非学问
 
近日,在著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的带领下,一批来自教育界、科学界的专家学者聚首北京,参加首届“创新中国论坛”,并各抒己见,希望破解“钱学森之问”,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道路。
李政道先生最近一直在思考困扰了中国学术界一年多的问题:钱学森之问。他说:“什么样的模式真正能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呢?要找到这个答案我们可以问钱先生,看他的建议是怎样的”。他仔细梳理了钱学森的成长之路,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培养创造科学和发明技术的人才需要如钱学森先生和他在加州理工学院的导师冯卡门教授那样实行一对一的精英教育。这个一对一,不是一个老师教一个学生,而是一个老师教两个学生、3个学生。以加州理工学院和麻省理工学院为例,大学生与教授研究员的比例是平均两三个学生就有一位老师。而李政道自己就是这种精英教育的受益者。上世纪40年代末在芝加哥大学求学期间,李政道师从诺贝尔奖获得者、第一座核反应堆的设计者、著名物理学家费米教授。尽管费米教授当时非常繁忙,可是不管有多忙,每星期他都要花上半天时间给李政道做一对一的教导。
1948年,李政道的同学Maria Mayer作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学术报告,报告内容是关于不同原子核的能级,报告试图解释为什么会存在一些神秘的稳定数。在报告将要结束的时候,费米问这个同学:有没有什么现象可以表示出轨道自旋相互作用的存在?这个问题导致了Maria Mayer在几个星期之后的另外一个学术报告,以及她在这个课题上的第二篇文章。正是这个研究让她获得了196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这完全是引导。他让你知道,虽然这不是你研究的问题,但你可以解决它。这影响了我一生:遇到问题我就会想,费米老师会怎么样。”李政道说,“要创新,需学问,只学答,非学问。”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2010-11-11
 
大学毕业生起薪与农民工薪水趋同的现象
 
会影响到高中阶段教育的吸引力
 
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社科院人口和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指出:目前,大学毕业生的起薪与农民工工资差距在逐渐缩小,中国首次面临这种状况。
在日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举行的“中国青年论坛”上,蔡?发表演讲表示,中国的人口红利期已过去,造成了劳动力短缺。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就业机会增加、工资提高、某些行业之间工资趋同等现象。
蔡?给出了几组数据,2003年、2005年和2008年的数据显示,大学毕业生平均起薪保持在每月1500元左右,但农民工的月工资近年来由700元左右跃升至约1200元。尽管2009年大学生起薪与农民工差距拉大,但从2003年以来的数据看,这之间的薪酬差距呈现缩小的趋势。他说,“中国首次面临这种状况,还说不好这种状况会维持多长时间”。
蔡?强调说,虽然大学毕业生工作几年后的薪水变动率远高于农民工,且在大学生身上人力资源的投入收益最终会得到体现,但他仍担心这种现象造成负激励的效应,“干吗要去读书?”因为这会造成早辍学一年就多挣一年的钱,“干吗让孩子去读书?干吗上大学?然后就是干吗上高中?”
蔡?解释说,随着受教育年限的提升,一个人知识的专用性就越强,在劳动力市场上找到匹配岗位的概率也就越小,“读到博士以后的工作更难找,因为匹配率更小”,但农民工只要干得了的活就全都干。这种情况下,就造成了大学毕业生起薪很低,只能接受这个现实,而同时由于用工短缺,农民工薪水有所提高,这才导致了大学毕业生起薪与农民工薪水趋同的现象。
这种状况会影响到高中阶段教育的吸引力,蔡?认为,虽然现在提出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但由于付出的成本和接受教育时的机会成本,可能很难达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他建议将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围内。
摘编自《新京报》2010-11-20
 
深度调查
科教人才成我国国家竞争力的短板
 
近日发布的“中国国家竞争力报告”显示:近20年来,中国整体国家竞争力实现跨越式提升,但是科教人才等核心竞争力却与大国地位不相符合,结构性瓶颈凸显。该报告运用有关竞争力的最新经济学理论,由课题组独立开发出国家竞争力的基本分析框架和指标体系,对全球100个主要国家进行全景式扫描,从而提炼出中国的优势和劣势、机遇与挑战。
《中国国家竞争力报告》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国家竞争力稳步上升,进入近代以来发展最快的时期。1990年,中国的国家竞争力在全球100个国家中排名仅列第73位,到2008年,排名上升到第17名。但是,整体排名的迅速上攀不能掩盖中国结构性矛盾的存在。剥开增长和规模两项光环,产业结构落后的问题越来越严重,而其背后的事实则是我国科教人才的巨大短板。
根据课题组的研究,在人力资源总量上,中国依靠人口众多的优势,在G20国家中排名稳居第一,并远远领先其他国家,这得益于我国高等教育的日渐普及。然而,更能反映一国人力资本水平的人力资本构成指数却连续5年排在第18位,指数值仅是美国的1/12,日本的1/10,差距非常大。人力资本构成指数反映了本科学历以上、技能人才、工程师和科学家所占的比重。2004-2008年,美国、日本高居人力资本构成指数的冠亚军,说明中国人力资源总量虽大,但是拥有技能人才、工程师和科学家的比例却很低,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
在教育与健康方面,报告指出,我国的教育与健康指数在2008年为0.453,在G20中排名第14名,较2004年提升了两位,但与欧盟国家的差距十分明显。中国在高等教育入学率、每千人拥有的医生数量和获得改善的卫生设施比例这些指标上都表现出较大的劣势,与中国大国地位不相符合。
中国的高等教育指数一直排在第4位,仅次于欧盟、美国和日本,但指数值却不及欧盟的1/10,只有美国的1/3。世界著名高校主要集中于欧洲、美国,中国虽然已发展成为高等教育大国,高校数量众多,但整体水平并不高,尤其是缺乏一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另外,报告还揭示了中国在科技上的短板。2008年,中国的科学技术指数在G20国家排名中处于第6位,落后于美国、日本、欧盟、德国和韩国,但指数值不及美国的1/3。著名研究机构数量排名中前3位依次是美国、法国和德国,中国一直处在第7位。美国著名科研机构数量最多,达329位,中国为61个。
中国虽然逐年增加公共教育与科技投入支出,但人均额度较低。报告以人均公共教育支出为例:2004年,中国人均公共教育支出为91美元,4年后,翻了一番多,达207美元,竖向比增加不小,只是横向比还是不行,不但远落后于欧美,甚至比不上巴西、俄罗斯。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2010-10-26
责任编辑 邹 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