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第12期:北京跻身世界城市尚需40年

发布时间: 2011-05-16 来源: 北京教育科研网 发布者:ym

 

12.jpg
 
聚焦世界城市
 
京跻身世界城市尚需40年
目前,北京的世界城市指标总得分为34.90分,与纽约、伦敦、东京等世界城市相距约30年。北京社科院编写、中国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即将出版的《北京城乡发展报告2010-2011》,通过对10个方面的分析认为,北京正处在世界城市腾飞期。一方面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开始解决贫富分化问题;另一方面新移民数量猛增,促使原本就已紧张的住房、交通和就业问题更加严重。
去年,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外国问题研究所课题组做了“北京与世界城市发展阶段性特征分析”,发现在经济、文化、社会、城市发展几个部分的比较中,北京在社会部分与世界城市差距最大。其中,北京的人均住宅面积,比纽约、伦敦、东京几乎少了一半;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只相当于其他三个世界城市的九分之一;而每万辆机动车死亡人数,则多出了将近一倍。
《报告》预测,按照北京目前的发展状况,至2050年,可跻身世界城市行列,但“需要加快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着力保障并改善民生”。
《报告》建议:建立公正、公平的利益平衡和协调机制;参照国际上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与家庭平均收入的比例,提高保障标准;政府在相关政策的设计安排上,采取切实措施,向社会低层倾斜。
《报告》提出了北京追赶世界城市的几个阶段:
起步阶段:1978年-2008年奥运会。特征:基本完成工业化进程,成为国内或世界制造业中心、金融和商业中心;外来移民大量涌入,人口大量增加;人口更加多元,城市文化多元性。
腾飞阶段:2009年-2049年(人均GDP1万美元至10万美元)。特征:人口增加速度下降,特大型城市扩张,城市功能开始向郊区扩散;鼓励文化创新精神,勇于创造各种文化形式。
保持阶段:2050年后。特征:经济增长放缓,寻找新增长点;社会保障体系完善;政府更加重视文化的发展;区域大都市圈形成,中心城市功能向副中心和其他城市分散。
摘编自新华网 2011-4-26
纽约新任教育局长:追求更高质量的教育
纽约市市长迈克尔?布隆伯格近日委派负责教育和社区发展的副市长丹尼斯?M?沃尔科特为纽约市教育局长,接任辞职的凯思琳?布莱克。
自2002年布隆伯格当政以来,沃尔科特被市政厅任命管理纽约市教育,负责监督和协调教育局、青少年与社区发展局以及成人教育市长办公厅等机构的工作。沃尔科特几乎参与了纽约市政府和教育部门做出的每一个重要的教育决策,如拥护市长对公立学校的掌控、开发教育部门的资金项目、监督474所新学校的成立、支持109所特许学校的建立并拥护取消对特许学校的数量限制等。此外,沃尔科特还负责纽约学校建设局、纽约市立大学以及市立大学建设基金会的工作,并负责与纽约市社区机构之间的合作等。
沃尔卡特在就职讲话中说,“我想向布隆伯格市长表示感谢,他给了我为纽约市110万儿童服务的机会”,“我和我的孩子以及孙子一起,我们这个家庭代表了四代纽约市公立学校的儿童,我决心要确保我们的教育系统所带来的是我们的父母所期盼和应得的,那就是更高质量的教育。
沃尔卡特表示,各项教育政策方针短时间内将持续不变,因为他参与制定了目前所实施的教育政策,包括以等级体系评估学校和师生、关闭表现不佳的学校、推动特许学校的设立等。
根据纽约市教育局网站、纽约市政府网站相关信息编译整理 2011-4-8
伦敦高校2010-2011学年经费分配贫富不均
根据英格兰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HEFCE)于2010年3月公布的2010-2011学年临时拨款分配方案,伦敦41所高校的常规拨款将达到15.05亿,占英格兰高校(130所)常规拨款总额的24%。
伦敦高校的教学经费占英格兰高校教学经费的22%,研究经费占英格兰高校研究经费的30%。另外,获得常规拨款最多的20所高校中,有4所是伦敦的研究型大学。在伦敦的41所高校中,拨款额度排名前5位的高校,教学经费和研究经费分别占到伦敦总教学经费和研究经费的33%和66%。伦敦15所继续教育学院将获得英格兰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1480万英镑的经费资助,占英格兰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对124所继续教育学院资助总额的8%。
与上一学年相比,2010-2011学年伦敦高校的常规拨款呈现以下特点:4所高校的拨款增长幅度超过通货膨胀率(2%),增长数额从33000英镑到100万英镑不等;36所高校的拨款增长幅度低于通货膨胀率;9所中小规模的高校面临2%-12%的拨款削减,削减数额从11000英镑到300万英镑不等。
编译自伦敦高等教育网站 2011-4-22
巴黎国际大学城发展新起点
据法国总理府网站消息,法国中央政府与巴黎市政府最近就巴黎国际大学城的发展达成一项重要协议。根据这项协议,巴黎市政府把16000平方米的土地产权完全转让给中央政府,使得大学城内可新建大学生公寓和相应公共设施,从而使大学城提高接待能力,可为1200多名大学生和研究人员解决住所。
位于第14区的巴黎国际大学城(CIUP)根据巴黎市政府与巴黎大学于1921年签署的一项协议创办,目前可容纳近1万名大学生和研究人员,其中主要为外国留学生,巴黎国际大学城内的许多楼群也为不同国家所建造。然而,由于大学城的土地产权关系复杂,同时为巴黎市政府?大学管理署和中央政府所有,导致近40年来无法在大学城内新建任何学生公寓楼,大学城的发展也受到严重阻碍。
因此,这一协议将是巴黎国际大学城发展的一个新起点,也是加强巴黎吸引力的机遇,而其最大的受益者将是国际大学生?研究人员以及附近的巴黎居民。
摘编自感觉法兰西网站 2011-4-17
海外直击
教科文组织与环球教育集团联手加强师资培训
日前,教科文组织将与在全球拥有100多家国际学校的环球教育集团签署合作伙伴协议,以联手应对发展中国家的师资短缺问题。根据伙伴协议,环球教育集团将在未来4年内向教科文组织提供100万美元用以落实教师培训计划并同时促进女童与妇女教育。这一伙伴关系突出了教科文组织当前工作的两个优先事项――非洲与性别平等。
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指出:“教师短缺是制约2015年前普及初等教育这一目标如期实现的关键性因素。据估计,为满足教育需求,从现在起到2015年,全球每年需新增190万名教师,其中一半以上的需求源自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博科娃指出:“据教科文组织统计,女童占全球6700万名失学儿童的60%以上。要达成2015年目标,就需要招募并选派认识到女童教育的重要性且训练有素的教师。鼓励更多的妇女加入教师行列,是加快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之一。”
环球教育集团创办人兼总裁Sunny Varkey表示,教师可造就未来的领袖,是真正的国家建造者。这次合作是环球教育集团提供世界级教育工作者的经验及专业知识,以促进全球范围的师资培训工作的一个范例。环球教育集团目前也正在印度和阿联酋建立师资培训学院。
编译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 2011-4-4
美国留学生教育开始复苏
近日,据“美国研究生院理事会”(Council of Graduate Schools)公布的一份最新调查报告显示:2010-2011学年度,申请美国研究生课程的留学生人数增长了9%,与去年的增长速度持平。这表明,自“911”事件及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美国的留学生教育开始复苏(2003-2004学年度申请研究生课程的国际学生人数比2002-2003学年度下降了28%)。
报告还显示:来自中国、印度、韩国、土耳其的研究生尤其愿意到美国攻读学位。来自中国、印度、韩国三个国家的留学生数量占了美国所有攻读研究生的留学生一半。另外,今年留学生对工程学、物理学和地球科学课程的需求增长最强,申请量都增长了12%,需求较弱的学科是社会科学和商科,申请量各增长了4%和5%。目前,有近三分之二的国际学生在美国注册工程学、地球与物理科学以及数学与计算机课程。
此次调查面向美国230所高校研究生院的研究生课程申请者发放问卷,问卷回收率为47%,约五十万学生对问卷进行了反馈。
编译自《澳大利亚人报》2011-4-13
澳大利亚积极推动幼儿保育的新标准
近日,“澳大利亚幼儿教育协会”(Early Childhood Australia)指出,尽管在成本花费方面存在争议,但新的澳大利亚幼儿保育标准有望比预期更早贯彻执行。
该组织发表的报告显示:目前澳大利亚14000家获得批准的保育院,近87万幼儿接受保育院的早期幼儿教育及护理,他们平均每周有17个小时是在保育院度过。有如此众多的幼儿接受保育服务,因此保育院的品质与专业非常重要。目前新南威尔士州等4个州已经对2岁以下幼儿执行新标准的1:4的保育员对幼儿比;还有6个州对3岁以上幼儿达到或超过新标准规定的1:11的保育员对幼儿比。
新的幼儿保育标准由联邦及各州州政府共同制定,并获澳大利亚政府理事会(COAG)核准。此项改革的目的是整体提高幼儿保育标准,以取代已往各州的相关规范。除了上述的保育员对幼儿比规定外,此项改革还要求所有保育员至少需要具备幼儿保育的三级证书,或正在从事获得证书的学习;百分之五十的保育员需具备文凭或正在学习中;此外托儿人数超过25名以上的保育院还需聘1名幼教老师。联邦规定针对幼儿的新标准将从2012年1月开始强制实行,而针对年龄稍长幼儿的标准则将从2016年1月开始实行。
由于保育界的部分人士担心依新规定需雇佣更多合格员工进而导致成本上升,目前正发起反对此项改革的运动。对此,联邦保育部长爱丽丝表示,同意“澳大利亚幼儿教育协会”的观点,政府不会推迟实施新的品质要求标准。
编译自《悉尼先驱晨报》2011-4-13
澳大利亚第二次公布“学前儿童发展指数”
2011年4月14日,澳大利亚中小学教育、学前儿童及青年部部长彼得?盖瑞特公布了最新的“学前儿童发展指数”(Australian Early Development Index,缩写为AEDI),该指数涉及学前儿童五个关键领域的发展情况――身体健康状况、社交能力、情绪成熟性、语言和认知技能、沟通技能和常识。新数据的公布表明澳大利亚现在拥有了一个全面的、反映全国学前儿童发展概貌的新指标
该指数第一次公布是在2009年,当时收集的数据覆盖了全国97.5%的五岁儿童,但由于澳大利亚人口分布情况及出于隐私的考虑,当时该指数只对37%的澳大利亚社区开放。而今年的指数涉及了全国99%的五岁儿童,同时96%的社区都能在线看到该指数的相关信息。
“学前儿童发展指数”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反映澳大利亚学前儿童发展的数据库,对于这些数据的分析结果将影响到教育、医疗和社区服务等各部门的政策及实践。由于该指数具体到每一个社区,因此可以让政府与社区及时了解哪些工作对学前儿童的发展有益,哪些领域仍需改进等。
 根据澳大利亚教育、就业和劳资关系部网站、澳大利亚学前儿童发展指数网站相关信息编译整理 2011-4-18
澳公布“授课式研究生学习参与程度调查”结果
近日,澳大利亚教育研究委员会公布了首次对授课式研究生学习参与程度调查结果――《监控风险与回报:批判性看授课式研究生的投入与产出》。调查表明:尽管与本科生相比,授课式研究生学习参与程度更高,但是授课式研究生学习参与程度总体而言仍为中等,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高等教育提供者在增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育体验方面还有提升空间。
这项名为“2010年研究生学习参与程度调查”(POSSE)的调研类似于与目前已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开展的最大规模的大学生调查――“澳大利亚本科生学习参与程度调查”,是第一次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面向研究生展开,来自澳新15所高校的1万名授课式研究生参与了调查。授课式研究生对于澳大利亚的高等教育非常重要,但是他们通常夹在本科生和研究式研究生中间被遗忘。
澳大利亚教育研究委员会(ACER)高级研究员丹尼尔?爱德华博士说, POSSE是首次对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授课式研究生信息进行收集的一次重要尝试。
POSSE(2010)显示:与本科生相比,授课式研究生认为他们的学习更具学术挑战,同时在结合工作以及高级思维的训练方面也更强;授课式研究生中的留学生比国内学生对所有指标的评价更高。
调查还显示:授课式研究生的学习参与程度与所学的领域相关。信息技术学科的学生对他们的学习在结合工作、高级思维训练及整体满意度方面都评分最低。而教育学科的学生对以上三个方面评价最高。攻读自然科学的学生更愿意继续攻读研究学位,而管理、工程学和创造艺术学生对涉及研究的进一步深造兴趣最低。
注:澳大利亚的硕士研究生分为两类:一类是授课式研究生,时间短,一年或两年,主要是课堂学习;一类是研究式研究生,一般学期两年,专门培养将来准备做研究当科学家的人才。
根据澳大利亚教育研究委员会网站、《澳大利亚人报》
相关信息编译整理 2011-4-27
海外信息一览
欧盟发布2011年度教育和培训进展报告
2011年4月19日欧盟委员会发布2011年度教育和培训进展报告,报告的主要结论有:
l        关于2010指标
过去10年欧盟成员国在教育体系的关键领域取得较大进步,但到2010年应完成的5项教育指标中仅有1项达标,其它4项尚有较大差距。
欧盟在增加数学、理工科毕业生人数这一指标上顺利达标,自2000年以来增加了37%,大幅超过预期的15%的目标。但其它4项指标,如减少辍学率、增加青少年完成高中教育的人数、提高15岁以上孩子阅读能力、增加成人参与终身学习的比例等方面,虽然取得较大进展,但仍未达标。
l        关于2020指标
“欧洲2020战略”包括两项有关教育和培训的核心量化指标,即将青少年辍学率由15%降至10%以下,30-34岁人口完成高等教育的比例由31%提高至40%。
如果各成员国政府继续给予高度重视,并保证足够投入,从目前进展情况看,2020教育指标,尤其是两大核心量化指标有望完成。
l        自2000年以来,欧洲公民参与教育的总体情况有所增加,成年人的资格水平也有所提升,儿童接受早期教育的比例也在上升。
l      受教育过程中性别差异较为明显。如女生在阅读能力上超过男生,而在辍学者中男生占绝大多数。而在数学、理工科大学毕业生数量上男生又明显领先。
2009年,欧盟教育部长理事会一致同意,到2020年欧盟的教育与培训体系应达到以下5项关键指标:青少年辍学率低于10%。目前这一比例为14.4%,还需将辍学学生人数减少170万;30-34岁成年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不低于40%。目前这一比例为32.3%,还需增加260万大学毕业生;4岁至小学入学年龄的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比例不低于95%。现在这一比例为92.3%,至少还要解决25万儿童的入学;15岁青少年在阅读、数学和科学能力较差的比例不高于15%。目前这一比例为20%,还需减少25万;参与终身学习的成年人(25-64岁)比例平均要达到15%。目前仅为9.3%,还需增加1500万成年人参与终身学习。
欧盟委员会教育文化委员瓦西利乌强烈呼吁各成员国在当前经济危机的背景下继续保持教育经费投入,对教育和培训的投入就是对未来就业和经济增长的投资。
摘编自中国驻欧盟使团网站 2011-4-20
美国议员提出资优教育法案
4月14日,美国共和党及民主党两党的参众议员向国会提交一项有关资优教育的法案,希望在中小学教育法中重视资优教育。
议员们认为,联邦的中小学教育法重视弱势教育,并提供许多资助,但资优教育却未受到应有的关注。他们提出的提案名为《通过授权教师给予资优生和高能力学习者以帮助》(To Aid Gifted and High-Ability Learners by Empowering the Nation's Teachers),简称《天才法案》(Talent Act)。
该提案的要旨包括:
l        各州成绩报告卡要体现优异学生的进步状况;
l        各州要增加资优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机会;
l        为研究以学校或教室为基础的资优教育创新教学法提供竞争性经费;
l        弱势学校及农村教育成就计划中要有资优学生认定计划;
l        为研究资优学生的认定方式提供经费;
l        联邦教育部要搜集全国资优教育的相关资料。
摘编自《台湾教育部电子报》2011-4-21
大学基金会成为法国大学筹资新工具
近日,法国高等教育与研究部长瓦蕾莉•贝克莱斯在雷恩大学基金会成立一周年庆纪念大会上宣布,迄今为止,法国83所综合大学已经成立了39个基金会,其中大学基金会24个,合作基金会15个,预计在未来几个月中,法国大学的基金会总数将可达到60个。
法国允许综合大学和高等科研机构成立基金会是2007年8月10日《关于综合大学自由与责任的法律》实施以来才出现的新鲜事物。这是法国大学从此可以支配的向企业和个人筹集资金的新工具;也是一个有利于加强综合大学与企业联系的“双赢”措施:作为捐赠者的企业和个人都可享受减税待遇,并被结合参与基金会管理;对于综合大学来说,可以拓宽资金来源,为学生提供奖学金,改善教育与研究条件,发展与企业的合作伙伴关系。
大学成立的基金会有两种不同的法律性质:一是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大学基金会”,它由大学校务委员会决定成立,无最低捐赠基金要求,其宗旨是支持学校的综合项目,例如,提供奖学金?设立教授职位?方便人才国际流动等。基金会受一个由学校各方及捐赠者代表组成的管理委员会;二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合作基金会”,这类基金会通常与某一特定项目相关,受年限限制,存在时间不能低于5年,最低捐赠基金不能低于15万欧元。基金会受董事会领导,学校自动拥有董事会的一半董事席位。
截至目前,两类基金会的资金来源主要由企业或各级地方政府提供,也有部分基金会开始向公众,尤其是向校友募捐。据高等教育与研究部估计,近80家不同领域的法国大型企业集团为大学基金会提供了资金。
摘编自感觉法兰西网站 2011-4-15
新加坡将在未来3年拨款100万培养青少年领袖
近日,新加坡社会发展、青年及体育部高级政务次长张思乐在出席2011年度“全国学生领袖大会”时,宣布成立全国青年理事会学院,同时承诺政府将在未来3年为学院拨款100万元,培训4560名学生领袖以及学生指导员。
“全国青理会学院”的宗旨是教导青少年领袖关怀他人,并能够大胆创新,萌生更多创意计划,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张思乐同时也是全国青理会主席。他说:“全国青理会学院将让青少年领袖与学校紧密配合,通过相同的理念,带领其他学生为更多社区服务。”
今年的全国学生领袖大会着重讨论学生领袖的社会创新能力,目标是通过提升创新思维,让他们可以更好地带领其他学生帮助社区。
摘编自新加坡《联合早报》2011-4-19
日本公立小学一年级今年起实施每班35人制
4月15日,日本参议院召开本院会议表决通过《义务教育法标准法修正案》,全国公立小学一年级自今年4月开始实施每班35人制。
该修正案是自1980年修正通过将以往的每班45人制改为40人制之后,至今31年来又一次修正通过缩减班级规模。但修正案并未做硬性规定人数上限,以配合地方弹性编班需求。另因最近发生东日本大地震,造成灾区儿童心理严重打击,因此修正案附带决议,必须在校配置心理辅导教师,以及加强校舍耐震功能等事宜。
文部科学省为了推动更加绵密周详的课业并减少校园欺凌事发生,早已计划未来8年内完成全国所有公立中小学实施每班35人(以下)制(其中小1及小2实施30人制)。但因必须大幅增加教师人数,可能会造成财政困难,所以先自本年开始推动小一每班35人制。
文部科学省表示,未来公立中小学仍然会实施每班35人制,至于何时全面实施,必须另作探讨。
摘编自《台湾教育部电子报》2011-4-21
日本京都府研讨中小学周六上课制
目前,为配合小学今年4月新学年度实施的新学习指导要领,日本京都府教育委员会正在研讨周六上课的可行性。
新学习指导要领大幅增加中小学生应学习的课程内容,小学定于本年度开始实施,中学预计明年实施。各校为配合新课程内容,研讨是否缩短寒假天数,或是增加平常上课时数。
另外,虽然从2002学年度开始学校实施每周上课5天制,但其实已有许多学校利用星期六作为学生自由参加的社团、体验研修等活动的时间,为配合该类活动,相关负责教师也必须到校辅导。既然已有部分学校教师于周六到校,京都府教育委员会决定重新检讨利用周六作为上课时段。检讨委员会将由学校代表、家长会代表及专家学者组成,研讨是否需要利用周六时段,以及如果研讨通过后上课的时数、课程内容安排等。
目前,日本的学校教育法施行规则等相关法令已明文规定周六不上课,所以如要周六上课,亦涉及到法令的修正,程序较为复杂。委员会成立后,预计于本年内得出是否利用周六上课的结果。如果认为确有必要时,将向文部科学省建议修正相关法令。
摘编自《世界教育信息》2011年第3期
韩国研讨2012年中小学每周上课5天
2月14日,韩国教育科学与技术部表示,将考虑自2012年起,中小学每周上课5天。换言之,教师和学生周六不必到校上课。
韩国中小学现行的是每周上课与周末例假制度:每月第一周与第三周的周一至周六,教师和学生均须到校上课,第二周与第四周的周六为周末例假,不需到校上课。
韩国教育科学与技术部官员称,针对这项制度性变革,将于今年7月以前举行一连串听证会,听取各界意见,并设法筹措出所需经费预算,今年下半年起将试办中小学每周上课5天制,最快明年全面实施。
事实上,这是韩国教师协会联合会多年的诉求,他们原希望从2000年起,全韩中小学就该实施每周上课5天制;他们认为,这对教育、对社会都是一项重要变革,既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又可使教师拥有更多弹性时间准备课堂教学。
韩国教师与教育工作者联盟认为,有必要研究制订适当措施,弥补可能疏忽的漏洞;教育科学与技术部对两个周六不上课所涉及的各学科授课时数问题,制订具体补救办法,避免届时教师与学生出现不适应现象。
摘编自《世界教育信息》2011年第3期
热点聚焦
大学全球化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近日,英国广播公司(BBC)网站发表一篇名为《大学毕业生――评判国力的新指标》(Graduates -- the new measure of power)的文章,文中描述了全球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文章指出:高等教育扩张已经是近年来全球的共同趋势,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进入大学就读。就OECD成员国而言,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大学毕业生的比例已增加了一倍。以中国为例,在1998年,全中国只有约100万名大学生,然而在十年之后,中国就已经拥有了全球规模最庞大的大学教育系统,上个月中国教育部公布的报告中指出,在过去四年内,中国已经有3400万名大学毕业生,而到2020年,将会有3550万学生在大学就读。这种高等教育的快速扩张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快速的一种扩张运动,而伴随着高等教育扩张而来的则是另外一种高等教育的改变――大学的全球化。
现今全世界有越来越多的大学开始大力招募海外学生,或是积极在海外设立分校,试图通过与当地政府或教育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的方式,来为海外学生提供更多远距离学习的课程并授予正式的学位。此外,这些大学还提供用其他语言或当地语言进行授课的课程,以吸引更多学生,增加其在招生时的吸引力与竞争力。举例来说,来自中国的学生可以在芬兰的大学里选择英语授课的课程并修习学位;法国巴黎大学在阿布扎比(阿联酋的首都)开课并授予法国学位;美国的大学则纷纷在中国和韩国设立分校;等等。上述这些都是大学全球化的代表。
不单单是西方的大学院校在寻求新市场,许多中东地区或是亚洲地区的大学也都纷纷在寻求海外设校的可能性并积极寻找合作伙伴,以作为其迅速在海外建立新研究基地的途径。以纽约大学为例,作为美国最大的私立大学,不仅在纽约和阿布扎比设有校区,更计划在上海设立分校,同时该校还在全球设有十六个不同的学术研究中心;另一方面,许多城市(或国家)也竞相提供优厚的条件来吸引外国大学设立分校,不但可以通过大学的设立来吸引更多一流人才进驻,更可以藉此提升城市(或国家)本身的繁荣与竞争力。如在卡塔尔,就有一个专门为各国大学的海外分校设立新建的教育城,目前为止,这个教育城里已有八所海外大学的分校与许多随之而来的研究学者,而英国的伦敦大学学院也成为第一个在卡塔尔大学城设立校区的英国大学。此外,中国的上海,也成为许多海外大学准备设立海外分校的城市,以作为其进入亚洲与大中国市场的跳板。
这些积极全球化的大学将成为引领人类文明与社会发展的中心,同时,随着这些大学的设立所带来的人才,也将成为大学所在地进步的动力来源。在二十一世纪,一流人才将会在上海、阿布扎比、伦敦或纽约这样的城市聚集,这些城市里的大学将会产生磁力,吸引人才入驻;而相对的,这些人才也将会提供意见与精力来促成经济的成长、进步与创新,为这些城市注入新的活力与竞争力。大学所在的城市将成为全国甚至是全球的经济中心,而设立大学更将成为吸引全球一流人才聚集的捷径。
此外,科技的进步更助长了高等教育与大学全球化的趋势,通过各种高科技产品与其所建立的平台,大学可以提供给学生更多学习的渠道与媒介,学生不需要再如传统的学习方式一般坐在教室里上课听讲,他们可以通过各种新的科技来参与学习活动,学习变得更加无疆界,学习的内容也更为多元。许多大学纷纷提供开放式课程,有兴趣的学习者可以通过网络与各种社群平台,自由地在线观看与下载,摆脱时间与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开始学习。
如果说在上一个世纪开始,用来衡量一个国家国力强弱的指标可能是战舰的数量或煤矿藏量的多寡;而在当前的这个世纪,一个国家的国力指标则可能是建立在该国所拥有的大学数量与质量上。
摘编自《台湾教育部电子报》2011-4-21
全球过度培养博士成问题
4月21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发表社论和相关系列文章说,当前全球高等教育界存在过度培养博士的问题,博士的数量越来越多,但其培养体系却较少与社会实际需求衔接,毕业后的就业成为问题,须采取措施改革博士教育。
社论说,现在全球的博士教育不断膨胀,甚至出现“像种蘑菇一样培养博士”的说法。的确,在许多地方,大量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博士推动了经济增长,并且许多博士也找到了不错的工作。但不能忽视的是,过度增长的博士数量也带来一些问题。
除数量增长导致博士学位含金量下降外,比较明显的是就业问题。现在许多博士毕业后为求得一个学术岗位,还得熬五到十年读博士后,最终却往往还是梦想破灭,因为在博士数量大幅增长的同时,大学等机构中的学术岗位数量并未增长甚至下降。为了工作,许多博士毕业后转行,但这显然不是他们接受多年教育的价值所在。
社论以美国和日本为例,分析其原因是博士培养体系没有较好地与社会实际需求衔接。两国官方机构均拨付大量研究经费,推动博士教育的增长,但并未同时很好地考虑就业市场的需求。博士数量增长的动力来源于研究经费而不是社会实际需求,从而导致就业问题。此外,一些学者利用政府拨付的研究经费招收大量博士生,让他们帮自己发表论文,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博士数量膨胀的趋势。
社论呼吁,各国有关机构应该重视这些问题,采取措施改革博士教育。一方面可以利用政府的能力进行国民经济需求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决定支持哪些博士点,关停与社会实际需求不符的博士点;另一方面,博士课程本身也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让他们能够掌握更多的实用知识。
摘编自新华网 2011-4-21
新视野
改革教师绩效评估机制可提升经济产值
近日,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葛拉坦研究所公布的最新报告显示,改革教师评价和反馈系统,预计能够提高教师效能20-30%,能够大幅提升澳大利亚学生成绩,还可每年提高0.4%的经济效益,到2050年将为澳大利亚增加2400亿澳元的经济产值。
该报告在分析了8种教师评估方式(学生考试成绩,同僚观察和调查等)的基础上提出建议:学校应使用学生考试成绩及更多元的方法来制定教师绩效“平衡计分卡”;为了能奖励最优教学成效的教师,学校需要对教师薪资有更大的自主权。
澳洲教育工会联邦主席安吉洛认为,该报告认识到以官僚来管理教师专业发展往往会适得其反;教师的专业发展的确需要提供给教师更多的时间、空间来共同检讨教学实践,尽管这将需要更多的经费资助,但也是最有效的途径。
编译自《悉尼先驱晨报》2011-4-19
深度调查
美国亚太裔高中生所学课程最难而且成绩最好
美国教育部4月13日发布2009年全美高中教育进展评估报告显示,亚太裔高中生学习的课程最难,而且成绩最好该报告强调,更加严格的课程要求,尤其是更高水平的数学和科学课程,是学生在高中阶段取得更大成绩的关键。
美国中小学教育是否过于宽松,一直是教育界争论的话题。从“不让一个孩子掉队”(No child left behind)法案实施起,政府强调通过考试强化美国教育,不合格的学校面临被关闭的危险。这份对全美740所高中的3.7万名毕业生所做的调查显示,美国高中生2009年的平均成绩是3.0,而1990年时是2.68。学生120个课时的平均学分由2005年的26.8增加到27.2。全美评估管理委员会主席德里斯科尔说:“这些发现清楚地表明课程严格度与成绩之间的联系,有力地说明学生在高中阶段应上更具挑战性的课程。”
美国高中生学习成绩的族裔差异依然明显。2009年,亚太裔高中生的平均成绩是3.26分,白人学生是3.09分,西裔学生为2.84分,黑人学生仅为2.69分。与1990年和 2005年相比,亚太裔学生成绩的提高幅度最大,而黑人学生与2005年相比总体成绩没有进步。
报告发现,亚太裔高中生总体受到的训练最严,有29%的学生上过严格的课程,38%的学生上过中等课程,只有33%的人课程低于标准。而白人学生上过严格课程的为14%,黑人和西裔学生上严格课程的更不到1成。德里斯科尔强调,高中严格的学习与以后的成功有密切关联,研究表明美国需要更高标准的中学教育,尤其是在数学和科学方面要有更高的要求。
摘编自《现代教育报》2011-4-20
高中生出国留学意向调查:五成学生最想留学美国
“高中生出国留学跟踪调查”由新浪教育频道、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麦可思共同推出,调查为期半年,通过跟踪调查,了解高中生留学意向及现状,收回独立IP地址的高中生有效答卷共2946份,调查时间为2010年9月19日到2011年3月11日。
调查显示:
l        70%计划高中毕业后出国读大学
在有出国意向的被调查高中生中,70%计划高中毕业后出国读大学,24%计划出国继续高中学习,6%计划在国内完成大学学业后出国读研究生。
l        67%留学理由是“接受更好的教育”
在有出国意向的被调查高中生中,排在首位的留学理由是“接受更好的教育”(67%),其次是“增强职业竞争力”(38%),理由为“逃离国内升学压力”的比例为19%,多存在于计划出国读高中的、成绩在班级排名较低的高中生群体。
l        50%最想留学美国
在有出国意向的被调查高中生中,最想留学美国的比例最高(50%),主要原因是“教学质量好,国内对其学历认同度高”(86%);其后是加拿大(16%)、澳大利亚和英国(均为10%),主要原因是“教学质量好,国内对其学历认同度高”以及“工作和移民容易”。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2011-4-12
责任编辑 邹 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