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第22期:“能力导向”转向“价值导向”

发布时间: 2011-10-26 来源: 北京教育科研网 发布者:ym

 

22.jpg

 

――新加坡新任教育部长谈未来教育方向
编者按:一年一度的新加坡教育部工作蓝图大会,通常会盘点教育方面已经取得的进步,同时制定来年教育优先发展战略。2011年9月22日,新加坡新任教育部长王瑞杰在今年的教育部工作蓝图大会上发表了一份关于教育变革的演说。他在演讲中提出了新加坡未来教育发展的重点:鉴于国际局势的大变动,新加坡未来20年的教育将以价值为导向,培养有价值观和有竞争力的新一代国人。本文选取演讲中的重要内容编译而成。
 
在过去三个月,无数校长、教师、家长和社会人士都对我提及关注学生“品格教育和建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性。这些意见让我意识到应该转变新加坡教育未来发展的侧重点。
一、2030年的世界和新加坡
伦敦经济学院一名教授以国民生产总值为基础所做的报告指出,世界经济重心已经从1980年的大西洋,移至2010年的中东,预期将于2030年移至亚洲。经济重心移到亚洲将为新加坡提供无限商机,但中国和印度的崛起也将为新加坡带来沉重的竞争压力。新加坡每年仅培养1.2万名至1.3万名大学生,怎样和中国、印度每年培养1000万名大学生和无数熟练技工相比?
此外,新加坡年轻人面对的大变动不只是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以及科技的日新月异,还包括传统社会架构的变异,如家庭、生活方式的改变。新加坡将面对从今天八人养一名老人,到20年后剧减至仅有3.2人养一名老人的老龄化社会。
随着新加坡变得越来越发达,家长所受的教育越来越高,他们对孩子的预期将继续改变。
二、奠定新加坡优质、高效教育体系的关键基础
在过去几年,我们实施了大大小小许多改革,这使我们的教育系统变得越来越强大和优秀。但我们从未忽视以下一些关键基础:
第一,我们需要在所有方面,包括德智体群美几个方面,培养儿童全面发展。
第二,我们需要迎合新加坡人的多样化需求,让所有人在其一生不断进步.我们不是为所有人规定一条路径,而是为不同背景的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路径和机会。而且,这些路径彼此间应有桥梁和阶梯,没有死胡同。
第三,我们需要时刻保持严格和高标准。
第四,在设计政策时,我们需要效率和效力,保证公共投入实现最大价值。
第五,好的政策需要合理实施并协同努力。每个人都需要付出努力,彼此相互补充。
第六,教育必须适合我们独特的背景。我们应该有勇气和信心做我们认为正确的事,将我们的制度变成最适合我们的。
第七,我们需要在强调基础和确保未来之间找到适度平衡。
三、转向“学生中心、价值观导向”的教育
新加坡的教育导向一直随着时代要求不断更新:从1959年起的生存导向,到1979年以后的效率导向,再到1997年以后的能力导向。在这次教育部工作蓝图研讨中,我希望强调下一个发展阶段的两个重点。我希望让教育系统变得更加以学生为中心,更加关注全面教育,更加强调价值观和品格发展。我们可以将这个概括为“学生中心、价值观导向的教育”。
短期内,我们的政策不可能面面俱到,但我希望勾画出主要的方向和原则,并实施一些有针对性的改革来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所谓“价值”,包括“自我价值”、“道义价值”和“公民职责价值”。“自我价值”给予学生自信心和自我意识,培养他们坚忍不拔的意志力;“道义价值”培养学生在多元种族、多元文化的社会,尊重、负责、关怀和赏识他人;“公民职责价值”则培养学生成为坚强、有毅力、有知识、有见闻,国家有难,能奋起捍卫祖国的好公民。
如果说价值观提供了哲学基础,那么品格发展将使这些价值观变得鲜活。价值观和品格培养必须构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全面教育”的核心。
四、如何实现“学生中心、价值观导向”的教育
我们将从三个广泛的领域着手,以实现“学生中心、价值观导向”的教育。
(一)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确保所有学生成功
今年教育部工作蓝图的主题是“我们的儿童,我们的目标,我们的未来”。儿童必须是未来我们所有教育工作的核心。
为了重新确认价值观和品格培养在我们教育体系中的核心位置,教育部将设立“品格与公民教育组”,全面规划学生的品格教育课程,检讨课程发展活动评分架构。目前,国民教育、课程辅助活动和公民与道德教育的工作由不同小组进行。因此,教育部计划把这三个组别整合为新的品格与公民教育组。这样一来,课程规划的协调工作可做得更好。在新课程尚未推出之际,教育部会为学校制作一套策划课程的指导资料。这套材料估计可在11月完成。新的综合课程更突出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同时鼓励各校根据自己的校风、校史编入与别校不同的内容。
除了从课本中学习待人处世之道外,还将通过参与各种课程辅助活动促进学生“五育”全面发展。课程辅助活动的真谛在于让学生体会努力、团结和纪律的意义,而不是盲目地以追求奖牌为终极目标。
教育部接下来还会检讨现有的课程辅助活动评估框架(LEAPS),目的是把评分基准从学生取得的成就转移到参与过程上,鼓励他们多加入非竞赛类的体育项目和其他活动。
(二)追求“以学校为本,教师主导”的卓越:授权学校和教育者为每个学生做到最好
学校是教育系统行动的中心。只有学校做对了,我们才能获得正确的结果。因此,必须授权学校并通过支持教师卓越发展使之具备培养学生价值观和“21世纪能力”的能力。
自1998年推出的“卓越学校模式”和“奖励计划总蓝图”,旨在培育学校持续追求进步的文化、能力和动力,通过学校之间的竞争提升水平。近十年来,这些计划使学校的整体水平显著进步,也使学校之间能够分享好的治校方针。但这些计划却为校方增加了行政工作量。因此,教育部将对“奖励计划总蓝图”奖项进行检讨,探讨这个金字塔式奖励架构的存在是否还有意义,教育部将鼓励学校聚焦创造与分享好的治校方针,而不是为获奖疲于奔命。
教育部除了对“卓越学校模式”、“奖励计划总蓝图”进行简化和调整,以使学校有更多空间创新及更好地应付每个学生的需求外,还将取消“持恒成就奖”,让学校节省资源去参与更多不同种类的活动。另外,教育部也将改变肯定一所好学校的方式,以帮助学校以学生为本并鼓励它们持续进步与创新。
此外,所有奖项的评估工作将通过“卓越学校模式”的校外验证进行。换句话说,学校无需特地去申请这些奖项,这将有助于减少教师工作量。
为方便学校过渡到新架构,现有架构将持续至2013年。教育部会继续和学校对话,再敲定细节。
我相信这些改变将提升学校的自主权,给它们更多灵活度以满足学生需求。
(三)寻求与家庭和社会的合作:增强伙伴关系
要实现“以学生为本、价值为导向”的景观,需要家长和社区的大力配合。 这样的合作非常重要,因为价值观和全面教育不可能由学校单独完成。
接下来,负责社区与家长辅助学校理事会(Community and Parents in Support of Schools)的高级政务次长贺华吉和沈颖将探讨如何让更多家长参与推动教育事业。
有了社区与家长辅助学校理事会的引导,家长志愿者就能更快领悟到他们扮演的角色有多重要。家长可以更有精力和能力投入孩子的生活。理事会还将提供资源和知识,指导家长如何更有效帮助学生发挥所长。
五、结语
我们需要培养有坚定的价值观,关爱家庭和同辈,并深深植根祖国的年轻一代。我们的教育体系必须为所有儿童创造机会以展现其潜能,同时也必须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品格,以应对不确定的未来,并为新加坡的成功贡献自己的力量。我相信,我们与学校领导、教师、辅助教育者和家长共同努力,一定能实现这个目标!
北京教科院信息中心 唐科莉
资料来源:新加坡教育部网站
责任编辑 商发明 邹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