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第08期:未来十年部分高校将面临破产危机

发布时间: 2010-04-21 来源: 京教育科研网 发布者:ym

 

 

 

海外直击

OECD报告《代际社会流动仅仅是家庭的事吗?》公布

《代际社会流动仅仅是家庭的事吗?》是OECD年度报告《向增长迈进》(Going for Growth)的一部分,近日公布的这份研究报告显示:社会流动微弱带来的直接后果是缺乏公平机会,降低生产力和抑制经济增长。

报告认为:人的社会发展取决于多方面因素,如个体能力、家庭和社会环境、社交网络、生活态度等。但是公共行为,尤其是教育及税收政策,在帮助人们取得更高收入和社会地位方面,能够比父母发挥更为关键的作用。

研究指出:在所有OECD国家中,家庭及其社会经济背景是影响个体教育与收入水平的主要因素,但家长的受教育程度,对于孩子未来前途的影响在南欧和英国尤其明显。研究发现:在南欧和英国,父亲有大学学历的儿童成年后平均收入与其父受教育程度为中等教育水平的儿童相比大约高20%,与其父没有受过中等教育的儿童相比高30%。受过良好教育的家长更倾向于让孩子受到良好教育,其子女也更容易从事收入较高的工作。

报告称:鼓励课堂上更大的社会融合,是通过政府政策来帮助处境不利儿童改善其前途的途径之一;同样重要的还有:为那些处于弱势的年轻人提供优质教育,让他们在整个教育系统中能够获得更多的学业机会;另外,过早依据学业能力将学生分流将削弱社会流动,将筛选年龄从10岁推迟到16岁更为妥当。

研究还发现:代际社会流动在一些不公平的社会中更弱。报告认为:重新分配税收和救济金政策的目的就是为处境不利的家庭提供收入支持,增加他们受教育的机会,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将降低由于贫困或较差家庭教育背景带来的不利。但是,在考虑“重新分配政策”提高社会流动率,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还需要权衡其他一些众所周知的负面影响,例如这些政策可能带来劳动力利用率降低而阻碍经济增长。

编译自OECD网站 2010-2-10

美国拟改革现有的教师培养和校长培养方案

近期,美国教育部长邓肯多次在讲话中谈到,很多大学的教育学院长期以来一直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联邦政府、州、学区、认证机构,工会,大学等,都没有充分认识到提高教师素质的紧迫性。面对新的形势,必须对现有的教师培养和校长培养方案进行深刻变革。

邓肯指出,当前教师学院的学生们在完成既定的培养方案后即开始从事教师职业,但他们并未被视为需要具备熟练技能的专业人员。学校对这些新入职教师的引导和指导都还不足够充分,教师专业发展的质量也普遍较差。教师的薪酬不是根据其在课堂上的授课表现或者学生的学习成效来确定,而是根据教师的资历或者工作的时间长短来确定。因此,目前的教师绩效评价,很大程度上是脱离实效的。再如校长培养,校长在过去几十年里一直被视为是学校建筑的管理者和学校运行的监督者,相应的培养方案也是据此设计。但当今,校长的角色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校长不仅仅是一个教学监督者,也是一个教学领导者。一流的学校领导更像是一位CEO,他们能够监管数百万美元的预算和数百名员工,他们需要与社区组织和媒体紧密联系,他们应当成为学校变革的推动者。

邓肯指出,各州和学区也对长期以来薄弱的教师培训负有责任。大多数州都是例行公事地批准教师教育课程,资格考试也通常很少涉及有关实际课堂教学准备的内容,而只是通过笔试考察一些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此外,教育部过去的认识也不清晰,很长一段时间对教师培养和校长培养的投入不足。邓肯承诺,这种状况将得以改变,他已经在政府的新预算中提出,将教师培养经费翻番,增至2.35亿美元,校长培养经费将增加5倍,达到1.7亿美元。

邓肯指出,三个重大变化驱动着美国师资培养需要进行转型性变革:

第一,当今的学生和工人深陷全球经济的竞争之中,这在历史上是第一次。成千上万的美国人过去所受的教育在今天已经用处不大。在信息时代,辍学后能找到一份好工作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即使是具有高中文凭但没有大学学位的工人,在未来找到合适工作机会的可能性也极为有限。

第二,公民权利带来挑战,政府不能辜负人民追求机会平等的伟大梦想。教育一直是美国社会伟大的均衡器。无论何种种族、原籍何处、残疾与否,每个儿童都有权享有高质量的公共教育。公立学校必须担当其责任――教育和引导所有学生充分发挥其潜能。

第三,优秀师资培养迫在眉睫。在未来的十年中,美国大量出生于婴儿潮时代的教师即将纷纷退休,因此必须加紧教师培养。美国目前有大约320万教师,其中多一半教师和校长出生于婴儿潮时期。

根据美国教育部近期资料编译整理 2010-3-16

美国公布《改革美国教育:技术推动学习》报告

日前,美国教育部公布了一份名为《改革美国教育:技术推动学习》的报告。报告指出,在奥巴马政府的领导下,教育改革已成为一个由两个明确目标导向的紧迫的优先事项。这两个目标是:第一,提高大学毕业生的比例(目前为39%),到2020年,要实现60%的美国人都持有2年或4年学位文凭;第二,缩小学生的学业差距,实现所有学生――无论种族、收入、居住地――都能顺利从高中毕业,并做好进入大学或就业的准备。

报告强调,各方必须采取成本低、成效高的举措来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报告指出,技术是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方面的关键支撑,以技术为基础的学习和评估系统在改善学生的学习和收集数据以便持续的提高各级教育方面起着关键作用。技术将帮助教师实施合作教学与专业学习,更好地培养和加强教育工作者的职业素质和专业知识。为了缩短学生的学习路径,必须利用技术来提供强大的吸引力和学习经验、学习内容及相关资源,从而以更加完整、真实的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业成绩。

编译自美国教育部网站 2010-3-3

美国将通过学校建设债券加强校园建设

美国财政部和教育部近日联合宣布,将根据《2009年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的规定,分配110亿美元学校建设债券,用于学校建设、土地购买或设施修缮。建设债券将帮助各州和地方政府以很低的融资成本来改进和建设急需的公立学校。购买这些债券的投资者将按规定享受联邦所得税税费抵免。

财政部副部长尼尔沃林(Neal Wolin)指出,该学校建设债券为投资者提供低成本借贷,是一个双赢的举措。同时,这些建设债券所支持的项目将在建设现代化学校的过程中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并为美国的孩子们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美国教育部副部长Tony Miller也表示,“帮助学生做好参与全球经济竞争的准备,需要改进美国现有教育体系的方方面面,理所当然也包括学习环境的改善。复苏法案保证了我们的教师能够坚守课堂,而建设债券项目也是提高学校质量的富有长远意义的投入。”

编译自美国教育部网站 2010-3-17

英国力图为每所小学都配备一名数学特级教师

英国学校事务大臣戴安娜(Diana Johnson)近日宣布,政府将投入1180万英镑用于1500多名小学数学特级教师的培养。数学特级教师计划主要是为小学教师提供为其两年的硕士学位课程。今年1月,第一批入选教师已开始参加培训。

戴安娜在数学教育顾问委员会举行的年会上发言时说,新入选的培养对象将加入到1600多名已经开始两年硕士课程学习的小学教师队伍中来,为了数学特级教师的称号而努力。戴安娜说,数学特级教师将会改变小学数学的教学方式,帮助英国学生成为世界上数学学得最好的学生,也会带动一个更有作为的教师队伍的成长。

数学特级教师培养计划对数学特级教师的要求有:

l        提高普通教师的数学知识和教学水平,使他们在教学中更有自信;

l        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让他们在数学方面的表现越来越好;

l      在自己所在学校传授教学技能,让身边的教师受益。在数学特级教师的带动下,在全国形成更多的卓越的数学研究团队;

l      特级教师要为形成区域数学特级教师研修网络,共同提升区域教学水平作出应有的努力。

英国政府曾承诺:到2019年,每所小学都配备一名数学特级教师。这次高达千万英镑的投入是对这一承诺的回应和支持。戴安娜表示,由于与科学、数学和技术相关的工作会越来越多,提高英国学生的数学成绩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紧迫。这也是英国新一轮小学课程改革为何把读写、数学和ICT作为每门课程的支柱和基石的原因。同时也是政府投入4.68亿英镑为学习落后的学生提供“一对一”辅导的根由。

编译自英国儿童、学校和家庭部网站 2010-03-02

英国力保“全球第二”科研地位

英国科学技术委员会(Council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CST)日前发布一份研究报告,就如何保持英国科研实力和地位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报告提出的核心建议是:重新审视博士生和硕士生的培养,吸引最优秀的人才,培养高水平的研究力量。

CST的报告引用了科学、工程和技术领域的很多数据,全面分析了英国在飞速发展的全球化背景下所处的科研地位。报告认为:英国的科研实力仅次于美国,但是像中国和印度这样的新兴力量正在崛起,英国只有做好充分准备才不至于黯然失色。

CST报告提出的主要建议包括:

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政府应该重新考虑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培养问题;

在科学技术委员会的推动下,政府应明确英国科研发展的前景,并确保在经济低迷时期持续的科研投入;

政府应确保科研框架实施到位,同时要不断加大投入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以帮助英国应对全球挑战。

英国首相布朗对此作出回应说,政府会继续支持科研事业的发展,现在的科研预算已经达到1997年的两倍,一定程度上确保了英国科研在全球的领导地位。在八国集团里,英国的科研事业发展是最卓有成效的,仅在临床科学、生物科学和环境科学方面的总体质量和影响力稍逊于美国,位居第二。对于CST提出的保持英国科研实力和地位的建议,他表示很乐于接受。

编译自英国商务、创新和技能部2010-3-1

澳大利亚政府拟建立“我的大学”网站

33召开的澳洲大学联盟大会上,澳大利亚副总理兼教育部长朱莉娅?吉拉德宣布:计划将与各大学一起合作,于2012年推出一个为各澳洲大学评级的新网站――“我的大学”(My University)。此项计划是对今年1月启动的“我的学校”(My School)网站的补充。

计划建立的新网站将公布各大学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进步状况及就业情况等信息,同时列出各大学在其本校与分校设置的课程及拥有的设施。还将包含即将制定的用于分配绩效基金的新的“学习与教学绩效指标”。信息将以非常简单的形式向学生、家长提供;各大学也能从同行的成功经验中进行学习,而大学的教学质量也将更为大众所了解。新的监管机构――“高等教育质量和标准局”将负责对信息进行监督。

1月启动的“我的学校”网站已经引起了许多教育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他们担心这个网站公布的各个学校的教育成绩会被用来对学校排名与区分,因而造成一些不公平的效应。但是全国高等教育工会主席阿尔帕博士认为,工会对“我的大学”网站对大学的分类没有任何的顾虑。她说:“大学排行榜是国际上的做法。但对某个特定地区的教育系统来说,这并不特别有效。”

《高等教育评估报告》的作者丹尼斯?布莱德利也非常赞成建立“我的大学”网站的计划,她认为,该计划与即将推出的新的“学生驱动”体系是一致的。在一个拥有更多选择和竞争的更加开放的系统中,人们需要更好的公开信息。

建立“我的大学”网站的计划,还得到了全国学生工会的支持,但学生工会希望政府在网站建立之前能先和学生磋商。

编译自《澳大利亚人报》网站 2010-3-3

澳大利亚:增强大学的“原住民文化素养”

316,澳洲大学联盟宣布:拨款30万澳元,资助四所大学实施一些增强大学“原住民文化素养”(Indigenous Cultural Competency)的实验计划,旨在培养毕业生具备在原住民社区有效工作的技能和文化能力,并为大学中的原住民学生和职员创造更好的工作与学习环境。

澳洲大学联盟执行主管格林?威瑟斯指出:通过实验计划的开展,有助于形成一个将“原住民文化素养”融入整个大学活动中的“全国最佳实践框架”,有助于提高原住民学生的大学参与率。

实验计划将获得联邦教育、就业和劳动关系部的支持,并接受教育、就业和劳动关系部工作委员会、澳洲大学联盟及原住民高等教育顾问委员会的监督。

四项实验计划包括:埃迪斯科文大学,尝试通过法律、物理疗法和公共健康等课程形成“原住民文化素养”;纽卡斯尔大学,尝试通过商业和法律学院课程培养“原住民文化素养”,并结交一些商业伙伴以推动对大学毕业生“原住民文化素养”的重视;西澳大利亚大学,尝试建立“原住民文化能力资源网;卧龙岗大学,尝试用一些动漫技术将原住民故事融入早期教育与小学教育课程。

编译自澳洲大学联盟网站 2010-3-16

澳大利亚:大学奖学金向农村学生倾斜

近日,澳大利亚联邦政府与反对党就一些“青年津贴”的争议问题达成和解。即将通过的新的《青年津贴法案》,将使澳大利亚“学生收入支持体系”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澳大利亚教育部长朱莉娅?吉拉德宣布:从41开始,15万个大学生奖学金名额将陆续发放。

反对党教育发言人克里斯托弗?派恩也指出:根据联邦政府最初的改革建议,农村、偏远地区的年轻人需要一周工作30小时,并连续工作18个月,才能达到申请“青年津贴”中有关“独立资格”的条件。而现在,根据与联邦政府达成的协议,新法案规定,农村和偏远地区学生在两年时间中一周工作15小时或18个月收入达到19532元就可以达到申请要求,这大大减轻了农村及偏远地区学生的工作压力。

编译自《澳大利亚人报》网站 2010-3-17

新加坡2010年教育三大看点

39,新加坡国会围绕“加大教育投入,加强面向所有人的教育”主题举行了2010财政年度供给辩论委员会(Committee of Supply)。从预算辩论中,可以读出新加坡2010年教育的三大看点:

l        经济危机不会影响教育投入,教育拨款仍将增加

新加坡教育部长黄永宏承诺:去年对教育的拨款是87亿元,比前年增加5.5%,今年将再增多11%,至97亿元。未来几年,只要经济发展状况容许,拨款还将增至110亿元。他指出,过去10年,教育部一直以平均占3.5%国内生产总值的经费来提高教育素质。这10年,教育部的预算,从2000年的60亿元,至去年的87亿元,增加了45%。教育部的开支一直约占政府总开支的20%,这个比率,比韩国(15%)、日本(10%)、英国(12%)和美国(15%)都高。黄永宏明确:将把教育部经费的50%用在小学、中学教育,45%用在中学后的初院、工艺教育学院、理工学院和大学教育。

l        增强“21世纪技能”的培养

黄永宏宣布将投入更多资源加强学生软技能和价值观的培养。未来十年都将致力于将所有新加坡儿童培养成为“自信的人、自我管理的学习者、有责任感的公民和积极的贡献者”。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育部制定了“21世纪技能”框架,将技能划分为三个层次:其核心是“品格与道德培养”,其次是“社交和情感技能”(自我意识、自我管理、负责任的决策制定、关系管理及社交意识),以及“面向全球化世界的关键能力”(全球意识、跨文化技能、公民素养、批判思维和信息与通讯技能)。

l        扩大理工学院规模,让更多人接受大学教育

为了应付与日俱增的需求,新加坡政府计划在未来四年,拨款10亿元,扩建本地五所理工学院,使可录取的学生人数增加两成。黄永宏指出,理工学院今年所录取的学生人数就占了同届小一生总数的42%,而这数字预计在2015年将达到45%。除了有越来越多中四毕业生有资格报读理工学院外,工艺教育学院(ITE)毕业后升读理工学院的人数也逐年增加,从1995年的12%增加到现在的19%。修读高级国家工艺教育学院证书(Higher Nitec)的学生当中就有37%的毕业生成功直接升上理工学院。工艺教育学院现在所录取的学生人数占同批小一生总数的22%。教育部承诺还将继续提升工艺教育学院的教学素质。

编译自新加坡教育部网站 2010-3-10

新加坡:应用信息技术促进教与学

201034,由新加坡教育部和国际信息技术学会联合组织的第二届“利用技术促进教与学(ICTLT)” 国际大会在新加坡召开。新加坡教育部高级政务部长易华仁在会上发表了主题为“以ICT三期规划为契机,充分释放ICT促进教与学的潜能”的重要演讲,谈到了新加坡在应用信息技术促进教与学方面的一些重要举措。

从新加坡信息技术教育的一期规划到目前的三期规划,新加坡已经构建起健全的教育结构,已经有能力培养学生具备提高21世纪新加坡地位所需的技能和品质。随着向三期规划迈进,新加坡将进一步强调ICT促进学与教的创新,强调增强教学同行的合作,以及在整个教育系统推广优秀的ICT学习与教学实践。

新加坡ICT三期规划的愿景是――“应用ICT改变学习者”,该愿景是配合《2015年国家课程大纲》的目标“必须提供及时而富有针对性的教育,让学生为21世纪就业做好准备”而提出。

ICT三期规划明确了要实现的两个学生培养目标:

第一,培养学生具备21世纪所必须的自我管理及合作技能。教育部承诺,在未来5年,学校将逐步实现至少20%课程应用ICT来支持学生的自我管理与合作学习。

第二,培养学生成为有辨别能力和责任感的ICT应用者。教育部启动了“网络健康计划”,为每所学校提供一名经过培训的教师,让学生了解网络空间的潜在危险,成为负责任ICT的使用者。此外,还启动了“网络健康学生大使”计划,让学生自己来维护同龄人的网络健康。2010年末,50%的学校将拥有一名经过培训的“网络健康学生大使”,到2013年,所有学校将拥有这样的大使。

为了促进在整个教育系统中推广优秀的ICT学习与教学实践,新加坡正逐步实现ICT与课程的无缝连接,为学生营造ICT丰富的学习体验也正逐步融入课程大纲。在教学方式改变的同时,也在努力改变学习的评估方式。目前,新加坡正在新的评估网站――“We-Learn”上进行中学低年级英语的评估实验。未来两年,新加坡将探索、开发和实施新的适用于21世纪技能的评估方法。

为了支持整个教育系统范围内ICT与课程及评估的融合,新加坡还将建立一支专家团队――“ICT导师”队伍,以系统提升教师能力,让ICT促进教与学的潜能在所有学校发挥。2013年,所有学校都将配备4ICT导师。

同时,教育部还将为所有学校配备支持整个教育系统改革的、面向未来学习的ICT基础设施。学校带宽最近已经从5兆升级到20兆。“新一代全国宽带网络”将为所有学校提供互联网无线连接和广域网高速连接。

背景资料:1997年,新加坡教育部启动了信息技术教育(ICT)一期规划,奠定了扩大技术在所有课堂中应用的基础。随着教师信息素养问题的解决,2002年启动ICT二期规划。给予学校充分自主权,让学校自己规划、预算和实施ICT基础设施建设,以支持各自的教学与学习目标。从2008年开始,新加坡已经开始实施ICT三期规划(2008-2012)。

编译自新加坡教育部网站 2010-3-4

印度内阁批准外国大学教育机构进驻计划

印度内阁近日批准了一项提案,允许外国大学在印度建立分校。该法案规定,外国学院及大学将均被承认享有大学地位,这意味着它们可以在印度提供学位教育课程,这或许将给国际教育机构提供一个巨大的市场。当前有100多家外国教育机构在印度提供教育课程,但大多是职业性或技术性教育,为期仅几周或数月。

印度内阁计划于下月向国会提交《外国教育提供方(管理)法案》(Foreign Education Providers (Regulatory) Bill),该项法案需经国会批准方能生效。

负责教育的印度人力资源与发展部部长卡比尔?希巴尔(Kapil Sibal)评价说,“这将是一个扩大选择、增强竞争及提高教育质量基准的里程碑。”

全球各大学一直企图开启进军印度教育市场之路。分析人士称,该法案将有助于加快印度的经济增长。目前印度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是由计算机程序员、工程师及经理人推动的。印度新德里的智库、印度国际经济关系研究委员会研究贸易政策的客座教授Anwarul Hoda认为,此举将会为优质教育及知识经济提供动力。

编译自《华尔街日报》2010-3-16

 

海外信息一览

欧盟2020战略凸显“创新型联盟”建设

33,新一届欧盟委员会以政策文件的形式,对外公布了欧盟未来10年经济发展战略――欧盟2020战略这一战略明确把发展知识与创新经济、绿色经济和高就业经济以及实现智慧型、可持续和包容性增长,作为21世纪头10年建设欧洲社会市场经济的三大战略优先任务。同时,把里斯本战略未能实现的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作为五大战略目标之一,特别把建设创新型联盟作为七大配套旗舰计划之首,凸显了科教支撑、创新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定位。

目前,这一战略已提交欧盟理事会讨论,将在3月底的欧盟峰会上原则通过后补充各成员国战略细节,在6月峰会上正式出台并付诸实施。

摘编自中国驻欧盟使团网站 2010-3-10

美国教育行业伦理守则

l        守则一:对学生的义务

不得无故限制学生独立追求学问的行动;不得无故遏止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不得蓄意压抑或扭曲使学生进步的主题;尽可能保证学生远离有损于健康、学习与安全的情况;不得恣意刁难和谩骂学生;不得因种族、肤色、信条、性别、国籍、婚姻状况、政治或宗教信仰、家庭、社会文化背景、性别倾向,而造成不公平对待。当中包括:拒绝学生参与课程;拒绝学生受益;给予学生利益;不得运用于学生的专业关系谋取私人利益;除不可避免的专业目的或法律要求外,不得公开专业服务期间取得的与学生有关的资料。

l        守则二:对专业的义务

不得蓄意运用专业职权发表虚假的言论,或隐藏有关能力与资格的资料事实;不得伪造专业资格;不得协助已知在品格、教育或其他相关属性上不合格者取得专业职位;不得刻意对专业职位候选人的资格发表虚假的言论;不得在未经许可的教学实习中协助非教育工作者。除不可避免的专业目的或法律要求外,不得公开于专业服务期间所获得的与同事有关的资料。不得刻意发表与同事有关的虚假或诋毁的言论。不得接受任何可能削弱或影响职业决策和行为的赠物、礼品和好处。

摘编自《教育情报参考》2010年第2

美国首部全国统一课程标准草案出炉

日前,首部全国统一课程标准草案出炉。这部由全国州长协会和各州教育长官委员会牵头制定的课程标准,旨在结束课程标准在美国各自为政的局面,为全国学生作好“上大学和就业的准备”。全国统一课程标准包括从幼儿园到高中各年级的英语和数学两门学科。

该标准吸收了美国各州及全球的课程标准的最佳经验,由教师、专家、家长、教育管理者等共同制定,因而反映了编制者对儿童的期望及课程教学的现实。该标准并没有告诉教师如何教,但它有助于让教师知道学生应该获得哪些知识与技能,并为学生创设最佳的教学和环境。标准编制的宗旨是确保高中毕业的学生为上大学和就业做好了准备,并以国际标准为参照,确保美国学生在全球市场具有竞争力。

新的全国统一课程标准将引发美国基础教育一系列的变革,包括教材编订、教师培训以及试题编制等,因为大多数州已经表示将实施全国统一课程。只有少数几个州不会采纳,比如马萨诸塞州,该州的课程标准在美国一直是公认最高的。

摘编自《中国教师报》2010-3-19

解析澳大利亚国家课程

222,历时三年制定的澳大利亚全国统一课程标准(K-10)草案正式对外公布,在网站上向公众征询意见。《澳大利亚全国统一课程标准(K-10)(草案)》力争在三方面确保国家课程达到世界一流:

l        课程的制定方式

大纲凝聚了全国最优秀的人才,包括教师、学者和课程专家的智慧,吸纳了国内各州、各领地以及领先国家的先进经验,并在全国范围广泛征求了意见。

l        课程结构与组织方式

首先公布的英语、历史、科学与数学4门学科的课程(标准)对教授给学生的学科内容以及对学生每学年的学习要求进行了明确的阐述。它指出了所有学生都必须学习的核心内容,同时确保学生对这些内容有深入学习的时间。国家课程还给学校和教师留下了容纳地方特色内容和主题内容的空间。所设的成绩标准具有挑战性,并有利于所有学生接受高质量的教育。

虽然国家课程是分科设立的,但在制定的过程中,特意将“十大综合能力”和“三大跨学科”主题融入到每一个学科的教学中。十大综合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算数、信息交流技术、思维能力、伦理行为、创造力、自我管理、团队精神、跨文化理解、社交能力;而三大跨学科主题包含土著人历史和文化、亚洲及澳大利亚与亚洲的关系、可持续发展。

澳大利亚课程、评估与汇报局(ACARA)正在制定十大综合能力和三大跨学科主题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理解方面的联合标准,用于对英语、数学、科学和历史等学科课程大纲的评估,以确保这十大综合能力和三大跨学科主题在4门学科中得以有力且连贯的渗透,并指导未来其他学科的课程制定。

l        大纲获取与使用方式

此前,各州的课程都是以硬皮本的方式出版发行,通常每一个学习领域有其单独的册子。这种方式强化了传统课程静态、二维及学科中心的特点。而澳大利亚国家课程草案及最终文本都将采取在线发布的方式,为课程的使用和组织提供了灵活性。

根据《中国教师报》2010-3-3相关信息整理

韩国2020年教育预测

《朝鲜日报》创刊90周年之际,该报与现代经济研究院一起,对韩国的学制体系、高考制度、课外辅导市场、留学生市场等方面做了未来十年的预测。

l        可能引进秋季入学制

现在韩国实行春季入学制,但专家们预测,到2020年,韩国小学和中学学生将实行9月开始新学年的秋季入学制,以适应世界趋势。

l        学制变化

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学制从现在的“6334”转为将小学学年减1年的“5344”。考虑青少年发育加快的情况,很可能将入学年龄从6岁提前至5岁。随着跨国婚姻家庭增加,农村小学1年级一个班20名新生中将有10名会是跨国婚姻家庭的孩子。

l        高中平准化政策失效

专家预测,高中平准化政策将会继续保持,但随着特色高中和自主私立学校的增加,其效果将大不如前。韩国教育研究信息服务中心(KERIS)院长千岁英预测:“10年后,公共教育与个人教育的界线很可能消失,以至没有毕业证书,其学历照样通过国家教育以外的新型学校或学院获得认可,大学招生将不集中在高三下学期进行,转变为高中三年随时招生的方式。

l        高等教育的变化

韩国大学的全球竞争力有望进一步提高。国家的支持和投资将集中于发展潜力大的少数学科,学科之间的整合将会加快。大学的研究环境和报酬水平将会不断提高,在韩国进行研究和授课的外国学者将会大大增加。英语将成为大学的主要授课语言。

l        低生育率的后遗症会让韩国大学重新洗牌

据现代经济研究院预测,2020年的招生竞争率(高中毕业生与大学招生人数的比值)将由目前的0.811下降至0.7312022年会达到0.641。因此,很多大学将面临招生困难,私立大学或非首都圈大学会受到很大的冲击。但少数名牌大学依然很吸引人,招生的次数也会增加,围绕名牌大学的高考竞争将更加激烈。

l        补习热未见冷却

虽然韩国政府在10年前就向课外辅导“宣战”了,但课外辅导热潮到2020年也未见冷却。专家认为,重视特定科目的课外辅导已发展为与大学招生标准相吻合的各类专门形态,具有“量身定制”的特点,所以今后还会给学生家长带来巨大压力。

l        赴中国留学掀热潮

10年后去中国留学的韩国学生很可能超过赴美留学生。随着中国在全球的威望提高,选择中国大学的韩国学生将会增加。低龄留学也将从美国转到中国。

摘编自《朝鲜日报》中文网 2010-3-9

专家视点

未来十年部分高校将面临破产危机

全国人大代表、著名经济学家、武汉大学校长顾海良近日在公开媒体表示,中国某些高校的破产危机并非耸人听闻。

今年,北京高考报名人数下降了20%,而上海已经连续3年出现报名人数不足的情况。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进,我国加快了进入老龄化社会的脚步。数据显示,未来10年中国18岁到22岁的人口将减少约4000万人。相应的,生源减少会加剧高校的竞争和淘汰,没有特色或经营不善的学校会陷入困境。

顾海良指出,这几年,有些民办学校、独立学院招生不足的现象日渐严重。“他们用了多种手段抢生源,但降分已经到极限了,700多分满分,只要有200分就招。”

他说,在中国高校合并和调整规模的大潮中,很多综合性高校都把扩招的重点放在研究生上,追求研究生和本科生数量的11。这样,本科阶段扩招来的学生更多地进入二三流大学。而到2020年,人口数量不断下降,如果一类校招生人数控制不变,那么二三类学校的生源就吃紧,很多学校会面临招生困难,恐怕连末流学生都抢不到。

作为经济学家,顾海良用数字进行了分析:一个民办学校或者独立学院,仅仅就其办学基本经费而言,在校生人数在1.1万人以上的时候,才可能进入良性循环。而低于6000人就开始赔钱,就必然要压缩教师和设备维持运转。所有在校生人数如果低于5000人,这所学校可能就会难以维系,陷入财务危机。“如果拿不出有效办法,他们的破产不会太遥远”。

顾海良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应高度重视国民教育体系高校的规模数量和结构布局问题。同时,一些缺乏竞争力的学校应该及早走集约型发展道路,找到符合自己特色的突破口,切忌办教育也一哄而上好大喜功。他很推崇有些民办学校和独立学院的办学理念,把学生的培养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结合起来、和人才市场需求密切结合起来的办学模式,走类似国外“社区大学”的发展模式。

“中国的民办教育市场还不成熟,没有足够多的投资者愿意掏钱办教育。”顾海良指出,民办教育可以借鉴西方的基金会方式。目前,国内对民办教育的“非赢利性”有误解,事实上在欧美国家的私立学校,“非赢利”的意思是,学校要赢利,但投资者不分红利,这样把所有的钱都滚在学校基金里保值增值。如果不允许盈利,民办学校就无法达到一定规模,更难进入良性循环。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2010-3-24

深度调查

调查显示:2010届女大学生就业率比男生低8.5%

一项针对女性毕业生的专项调查近日出炉,调查由国内大学生就业第三方独立调查机构――麦可思研究院完成。该调查以2010届大学毕业生为调查对象,有效答卷共64589份,其中本科35071份,高职高专29518份。调查显示:2010届女大学生就业率比男生低8.5%

就业单位民企更“爱”女生。调查显示,签约国企的女大学毕业生占已签约女大学毕业生的比例远低于男性的同项比例,约13个百分点。相反,民企目前是2010届女大学毕业生最大签约雇主,已签约女大学毕业生五成以上就业于民企,较男毕业生同项比例(43%)高出9个百分点。此外,女大学毕业生从事制造业、建筑业、电信及电子信息服务业的签约比例明显低于男性。

就业质量女生比不过男生。调查显示,女大学毕业生签约薪资与专业对口率均明显低于男生。截至2月底,女性本科和高职高专毕业生平均签约月薪分别为1884元、1731元,较男性本科毕业生(2245元)和男性高职高专毕业生(2063元)分别低361元和332元。另外,女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较男性低,女性本科(61%)和高职高专(59%)毕业生分别比男性低12个和11个百分点。这表明,女大学毕业生通过接受较低薪资和与专业相关度较低的工作来实现就业,其就业质量较低。此外,部分行业存在同工不同酬的薪资歧视。签约于交通、物流、仓储和邮政服务业的2010届大学毕业生女性月薪比男性低523元,签约于电信及电子信息服务业的2010届大学毕业生女性月薪比男性低420元。

摘编自《大河报》2010-3-2

我国城市儿童理财教育亟需加强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322公布了对我国城市儿童理财状况的调查报告。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中国银行于20096月组成“少年儿童理财习惯培养课题组”,于当年10月至12月对北京、上海、广州等10个城市的3000多名三、四、五年级小学生及其家长、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

家长包办孩子的消费行为。调查结果显示,16.7%的儿童没有个人积蓄,17.5%的儿童个人积蓄在5000元以上。儿童拥有零花钱的数量随其年龄递增,多数在100元以内。近七成家长表示每月都会给孩子零花钱,其中,50元以下的占近55%50元至100元之间有10.6%100元以上的仅占3.5%。但同时,有超过三成的家长表示每月不给孩子零花钱,这与回答每月没有零花钱的受调查儿童比例基本相当。

用金钱鼓励学习成绩不可取。调查还显示,在我国城市儿童获得零花钱的理由中,相关度最高的分别是:家务劳动(占47.1%)、学习成绩(占43.1%)、生日或节日礼物(占35.5%)、主动要或家长直接定期给予(占38.3%)。调查显示出一些家长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良好的金钱观,让孩子通过个人劳动获得零花钱。女少年儿童通过劳动获得及父母主动给予的比例更高,50.0%,而男少年儿童相应的百分比是43.9%

“小富翁”理财意识淡薄。调查显示,17.1%的儿童觉得零花钱刚好够用,53.3%觉得够用并有节余,21.3%觉得零花钱花不出去,三者合计达91.7%。仅有8.4%的少年儿童觉得自己的零花钱不够用。对于多余的零花钱,2%的少年儿童会想办法花掉,53.9%会放在家里存起来,18.4%会存银行,25.7%会交给父母管理。

理财教育亟待加强。调查显示出教师对儿童消费行为的评价与家长和儿童的评价差距较大。有82.8%的少年儿童认为自己的消费总体上是合理的,仅有5.4%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消费总体上不太合理,家长评价与儿童的自我评价大体相同。但是,94.4%的教师认为目前少年儿童中存在乱花钱、高消费的现象。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说:“一些国家理财教育已开展了很久,但我国的理财教育还处在较低水平,理财教育手段也十分有限,下一步,我们应该开发一些理财课程,从价值观、知识、行为三个方面,加强对青少年的理财教育。

根据《光明日报》、《北京晚报》、新华网32223日的相关资料整理

责任编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