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第36期:法国新版高中改革方案的要点

发布时间: 2009-12-04 来源: 京教育科研网 发布者:ym

海外直击

 

首次“欧盟-美国教育政策对话”论坛开幕

欧盟委员会通过一系列的会议和协商之后,与美国的教育合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在政策层面,有史以来首次“欧盟-美国教育政策对话”论坛于20091089日在华盛顿特区举行。

“欧盟-美国教育政策对话”论坛由欧盟教育文化司和美国教育部共同举办。这次论坛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大西洋地区的教育合作,同时就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和面临的挑战互相交换意见,比如,博洛尼亚进程对于高等教育改革的影响以及大学与企业的合作。

论坛双方在教育政策及措施方面交换了意见,对于新近成立的欧洲创新与技术研究院和大学与企业之间的合作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在操作层面,欧盟委员会将会继续保持并扩大与美国政府在“亚特兰蒂斯项目”(Atlantis programme大西洋沿岸国家的学生交流项目)中的长期合作。

通过对话,欧盟和美国均认识到,双方在学生和教师的学术合作交流领域还有巨大的潜力可挖,“亚特兰蒂斯项目”还有广阔的合作空间。双方同意通过“欧盟-美国联合协调”项目,引领大西洋地区对于学分体系和大学与企业合作的比较研究,互相交流在企业与大学合作以及增加不利群体上大学机会方面取得的经验。

欧盟教育文化司负责人坎坦(Odile Quintin)女士率领代表团在论坛上与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伯克利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波士顿大学的代表进行了会谈。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发现,这些世界顶级名校成功的关键在于平等的、不分等级的组织体系。他们的教师在课程设置方面享有很大的自由度,他们的学生也平等享有选择所学科目的自由。另外一个与欧洲有较大不同的是,企业家文化弥漫在整个校园和学生生活当中。学生的使命不仅是获得纯粹的学术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开发研究项目并且能够最终从企业家那里获得实际投资。美国人爱冒险的性格使得这种文化更易为人接受,而在欧洲则不同。

坎坦女士在结束美国之行时说,欧洲有很多非常好的大学,伴随着博洛尼亚进程的开展,欧洲对世界其他地区学生的吸引力越来越大。但是,我们仍然有很多地方需要向美国学习,尤其是他们的企业家文化、面对风险的积极态度、世界一流的科研水平以及知识与创新的转化。

编译自欧盟委员会网站 2009-10-19

经济困难时期美国大学费用依然上涨

虽然消费者物价指数在过去的一年中下降了大约2.1%,但是美国大学费用依然保持了上涨。美国大学理事会近日发布了《大学费用趋势报告(2009)》,数据显示:2009年公立四年制院校州内学杂费平均为7020美元,比2008年高出429美元,涨幅6.5%平均总费用,包括学杂费和食宿费,为15213美元,同比增长5.9%

2009年公立四年制院校州外学杂费平均为18548美元,比2008年高出1088美元,涨幅6.2%。平均总费用,包括学杂费和食宿费,为26741美元,同比增长6.0%

2009年公立两年制院校州内学杂费平均为2544美元,比2008年高出172美元,涨幅7.3%

2009年私立非营利性四年制院校学杂费平均为26273美元,比2008年高出1096美元,涨幅4.4%。平均总费用,包括学杂费和食宿费,为35636美元,同比增长4.3%

美国国家公共政策及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帕特里克•卡伦表示,这一增长非常令人失望。他说:“在当前国家经济困难时期,大学费用仍有这样的增长令人惊讶。这说明高等教育仍然是一个卖方市场,很多人需要为此而负重。”他还指出:“虽然很多人认为我们能够通过更多的财政资助来解决这个问题,但大学还是应当进行适当的成本控制。”

编译自《纽约时报》2009-10-20

美国40%中小学教师感到工作沮丧

近日,美国一家非营利性研究机构――公众议程(Public Agenda)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美国40%的中小学教师对其工作表现出沮丧情绪。

这项调查的样本来自全美的890位教师,调查的主题为“当今教师如何看待自己的职业”,具体涉及教师对所从事职业的看法、为什么选择教师职业、学校的领导与学校的氛围、自身面临的问题、学生状况以及学生的成绩、改革理念等等。根据调查结果,教师们对教师职业的态度被划分为三类:沮丧的、满意的、理想的。

沮丧类教师占到被调查人数的40%这些教师普遍而强烈地认为,教学是一项要求甚高的工作,令人深感疲惫。这些教师中,多一半任教于薪酬较低的学校;61%的教师感到缺少来自教学管理人员的有力支持;75%的教师苦恼于课堂纪律与学生的行为问题;70%的教师认为学校过于看重考试。

满意类教师占到被调查人数的37%他们中的大多数对自身所在学校的评价是“有秩序的、安全的、受尊敬的”,对学校的管理感到满意,并将教师视为终身职业。这类教师中,三分之二任教于中等薪酬或较高薪酬的学校,并且大多拥有研究生学位;四分之三感到有足够的时间制定更好的教学计划;63%的教师强烈认为教学恰是自己希望从事的工作;82%的教师教龄已超过10年。

理想类教师占到被调查人数的23%他们认为,好教师能够引导所有学生专注学业,包括那些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以及缺少父母关爱的学生。这类教师中,多一半的年龄为32岁或更为年轻;36%的教师表示,虽然愿意在教育领域持续工作,但计划以后离开课堂教学岗位转而从事教育领域的其他工作。

编译自美国《教育周刊》2009-10-19

美国教师培养任务紧迫

美国教育部长邓肯近日在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发表讲话。他谈到,虽然在过去的十年中,美国许多教育学院完善了培养计划,但教师培养依然面临着严峻挑战,需要进行实质性的变革,而不仅仅是一定程度上的调整。他指出,美国当前面临着三大挑战,使得教师培养任务非常紧迫。

首先,现代社会知识更新迅速,成千上万的美国人之前接受的教育在当前已经没有太大作用。在当前这样的信息时代,学生不可能中途退学后找到适合的工作。即使是那些具有高中毕业证书但是没有大学学位的工人,在激烈的全球经济竞争中,所能够争取的机会也都非常有限。就像奥巴马曾经讲过的,“教育已经不再仅仅是一个通往机会和成功的途径,而是获得成功的先决条件。”

其次,如教育家贺拉斯?曼所说,教育一直是美国社会的均衡器。无论种族、原籍地、是否残疾,任何一个孩子都有权享有优质公共教育。当今,政府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需要履行对人民的承诺,这也是公立学校的责任,即引导所有学生充分发挥其潜力。但目前,美国距离实现人人平等享有教育机会的目标还相差甚远。美国目前每年有将近30%,也就是大约120万名学生辍学或者不能按时读完高中;在最贫困的学校里,孩子们缺少合格的教师。教育是公民权利问题,政府如果关注促进机会公平、减少不平等、增强公民的认知和参与,则应当将课堂视为起点。

再次,在未来的10年中,美国一大批出生于婴儿潮时期的教师即将纷纷退休。美国目前有大约320万教师任教于9.5万所学校,其中多一半教师和校长出生于婴儿潮时期。接下来的4年中,将有三分之一经验丰富的教师和学校管理者因退休等原因而离开教育岗位。教育部计划到2014年新增100万名教师。

邓肯说,这些挑战也意味着教师在未来将成为美国一个非常繁荣的职业。美国在未来五年中吸引,更为重要的是留住优秀教师的能力,将塑造美国此后30年的公共教育,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

编译自美国教育部网站 2009-10-22

英国发布“职业生涯”教育战略

英国儿童、学校和家庭部大臣鲍尔斯(Ed Balls)、主管学校事务的大臣伊恩?赖特(Iain Wright)和曼联足球队主教练弗格森爵士共同出席了“职业生涯”教育战略(careers education strategy)的发布仪式。这意味着有关个人职业生涯的信息、建议和指导(IAG)将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新的“职业生涯”教育战略设定的目标人群是英国的年轻人,主要为他们提供相关的信息、建议和指导。

“职业生涯”教育战略包含如下计划:

l    通过延长教育年限的方式,确保年轻人在18岁以前接受职业生涯方面的教育;

l    在小学引入职业生涯教育的内容,并且计划让小学和大学开展合作,让小学生体验高等教育以及更广阔的社会生活;

l    力争让每一名年轻人都能得到颇富人生经验的顾问的指导;

l    充分利用21世纪的信息技术手段,通过社交网站(FacebookYou Tube)、博客和网络论坛的形式提供更好的在线职业生涯教育;

l    为贫困家庭的孩子和残疾青年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帮助他们挖掘自身潜能;

l    为学校和家长提供相应的资源和支持,便于他们从早入手跟孩子交流职业生涯方面的信息;

l    投入1000万英镑支持“职业生涯”教育的创新举措。

编译自英国儿童、学校和家庭部网站 2009-10-26

英国公布青少年教育和培训的主要举措

英国主管学校事务的大臣伊恩?赖特(Iain Wright)近日公布了英国18岁以下青少年接受教育和培训的重要战略举措,力争让所有青少年在18岁以前不间断地接受教育和培训。

英国政府此次选择了11个地区进行试点,并提供100万英镑的财政资助,争取到2015年将青少年的教育和培训年限延至18岁。

试点地区可以采取三种不同的模式,一是让那些已经辍学1年的青少年重新回到学校接受教育或参加就业培训;二是为青少年提供最好的就业指导确保他们充分释放潜能;三是从整个地区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确保所有适龄青少年接受教育和培训。

伊恩?赖特表示,我们正在为所有青少年提供机会,希望他们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就在伊恩?赖特宣布青少年教育和培训战略的同一天,中小企业扩招学徒的创新计划也同时出炉。12家机构将获得政府700万英镑的资助用于设立新的学徒培训部和培训协会。这些机构将帮助中小企业在今后三年提供超过14000个针对1618岁青少年的学徒岗位。为青少年提供的学徒岗位将覆盖影响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行业和部门,包括环境、创新、工程、制造、工商管理。

编译自英国儿童、学校和家庭部网站 2009-10-21

英国“未来学校建设”引入声学测试

英国主管儿童事务的大臣摩根(Delyth Morgan)今日宣布,英国所有的“未来学校建设”项目必须在合同上明确要求做声学测试。如果“未来学校建设”项目的合同上没有声学测试的内容,将得不到政府的任何资助。

这项措施是提高学校声效一揽子计划中的一部分,是为了确保所有儿童尤其是听力障碍儿童拥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实现自身潜能。

20095月,政府曾经对“未来学校建设”项目提出了最低设计标准,以保证学校建设的质量。这次是在最低设计标准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声学测试的要求。建筑委员会和专家小组会对项目进行评估。只有通过最终评审的项目才能继续下去,不合格的项目会被叫停。

摩根在写给国会的书面声明中说,良好的声音环境非常有利于孩子们的学习,对那些听力有障碍的孩子尤为重要。

编译自英国儿童、学校和家庭部网站 2009-10-16

英国严把“入学公平”关

英国20072008入学申诉统计结果今日公布,主管学校事务的大臣詹森(Diana Johnson)说,很高兴看到家长们利用赋予他们的权利进行申诉,申诉制度的建立就是为了确保学校招生体系的公平。

数据显示,绝大部分孩子进入了他们首选的中学就读。所有入学申请中仅有3.7%进入了申诉程序。

詹森说,我们高兴地看到,绝大多数家长都能把孩子送进学校,不遵守入学政策的学校只是极少数。我们的入学政策是公开、透明的,我们想要家长选择学校,而不是让学校选择家长。

以前,家长对于指定的学校或者选择留下或者离开,没有权利进行申诉。现在,家长不必担心申诉的问题,他们只是想为孩子选一所好学校,而这也正是我们要做的。

我们早已制定了学校教学达标的标准。1997年,一半的中学不能达标。现在,只有十二分之一的学校达不到要求。到2011年,我们争取让所有的学校都达标。

事实上,有一些学校一直很出色,但政府不能确保每个孩子的第一入学志愿都能实现。即便是第二志愿的学校,也并不意味着接受二流的教育。家长们可以放心,不管孩子进入哪所学校,政府对学校的支持和资助都会比以往更多。

在一些偏远的地区存在小学入学难的问题,政府已经拿出2亿英镑的资金,帮助地方专门解决这个问题。在接下来的13年里,这些地区将有一半小学会重建或重修。

编译自英国儿童、学校和家庭部网站 2009-10-29

日本酝酿改革教师培训制度

近期,日本文部科学省正在考虑实施一个6年的教师培训计划,并将硬性规定每名教师都必须拥有大学硕士学位。那些渴望到中小学任教者必须修完全部课程。新的计划还包括一年的实践教学。

当今的教师必须能够处理日益复杂的教学问题。这意味着教师需要掌握高度专业化的知识和技能。但很多人反对立即将完成硕士课程作为取得教师资格的必须要求。

社论指出,用6年时间接受培训将可能导致日本想要从教的人数下降。这么长时间的理论和教育方法学习也并不一定能转化为实际教学技巧,完成培训课程的学生能否被录用也并没有确定性。学费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而花一年时间进行教学实践,无疑是获得教师必备技能的理想途径。不过这也许会给接受这些教师的学校带来沉重负担。更为可行和有效的制度是为那些大学毕业后获得了教师资格并且已经在学校教学过几年的年轻教师提供修读研究生课程的机会。此外,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吸引不同专业背景和能力的人来从教。同样重要的是要采取措施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许多教师抱怨每天忙于琐事而身心疲惫。沉重的工作量可能是造成教师技能下降的因素之一。

编译自《朝日新闻》2009-10-28

新加坡设“家长大使”促进家校合作

1024,新加坡国家发展部兼教育部高级政务部长傅海燕在“社区与家长辅助学校咨询委员会”(COMPASS)大会上宣布成立“家长大使工作小组”(Parent Ambassador Taskforce)。今后,这些“家长大使”将负责从家长的角度,向家长解释教育政策对家长和学生的影响,同时将家长的反馈及所关注的教育问题传达给教育部。“家长大使工作小组”还将建立所有学校内部“家长支持团体”的数据库资料,以便教育部的相关政策和计划的信息能够直接传达给这些家长支持团体,而后者也能及时把这些信息传达给学校的其他家长。

“社区与家长辅助学校咨询委员会”一直致力于寻求各种途径,加强和促进家、校与社区之间的合作。当前已经建立了一些家校沟通平台,如每两年举行一次的“社区与家长辅助学校咨询委员会”大会,也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今年大会的主题是:“为我们年轻一代构建强有力的基础――家校合作促进学生价值观培养”。大会强调家校必须携手合作,共同为保证孩子在学校拥有最佳的学习环境奠定良好基础。

随着新加坡家庭结构的变化,今天大多数新加坡孩子在核心家庭中长大,少数生长在单亲家庭中。2005年新加坡家庭普查显示,大约59%受访家庭由夫妇和至少一个孩子构成,大约13%孩子生活在单亲家庭中。这些社会变革对于学生的社交和情感健康及品德培养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家长角色缺失对儿童和青年的许多方面都带来了负面影响,如健康、教育成就和评价、行为问题、心理健康等。尽管社会期望学校在价值观教育中承担关键角色,但是只有学校和教育者扮演好家长和家庭的补充角色,成为他们最好的伙伴,家校目标一致,并用统一的方法塑造孩子的品格时,价值观教育才能取得最佳的结果。

编译自新加坡教育部网站 2009-10-25

海外信息一览

 

欧盟发布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进展报告

欧盟委员会近日发布了《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进展报告》,对20062009年间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进展做了回顾总结。报告介绍了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在欧盟成员国、欧洲及全球层面的发展,并提出了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和建议。

报告指出,在高等教育中,质量保障是建立和谐、兼容和有吸引力的欧洲高教区的核心,与博洛尼亚进程的目标一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学术和职业流动的增加,跨境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越来越重要。

目前欧洲高教区46个国家几乎都有质量保障机构。这些机构在规模、种类、范围、章程、工作重点和国际能力方面各不相同。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构的国际网络(缩写:INQAAHE)的框架内,全球范围的质量保障对话也正在不断加强。

报告提出的建议如下:

(一)进一步明确界定欧洲教育质量保障机构的功能

在欧洲高教区内,质量保障机构仍然相对较新,尚需要证明其独立性和专业性,以便在相关利益者之间建立信任。同时,还需要进一步给用户和社会提供足够的透明度和足够的可比性。这是学位互认和促进学生流动的重要前提条件。

为了提高欧洲质量保障机构的效率以及保障其用户利益,应明确界定欧洲质量保障协会(ENQA)、欧洲质量保障注册局(EQAR)、欧洲资格认证联盟(ECA)的不同角色。EQAR可以优先考虑的事项是,提供一种简单的、能够在线访问的欧洲评估机构和程序清单。在欧盟委员会的支持下,由ECA着手进行的一项名为“Qrossroads”的实验,可以作为一个有益的起点,提供规模更大的数据库。通过与NARIC_ENIChttp://www.enic-naric.net/ 是包括美国在内的50多个国家的学术和专业资格认可网络)密切合作,进一步挖掘该数据库的潜力,以推动学历互认并增加流动性。

针对目前因机构多规模小而带来的风险,可考虑通过现有的欧洲质量保障网络(ENQAECA)进行机构合并,也可考虑扩大机构的活动范围,使其业务能够涉及终身学习、远程教育、在线教育、职业教育、跨国和私立高等教育等。

(二)进一步发展欧洲教育质量保障标准与准则

尽管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标准与准则是在博洛尼亚进程范围内制定的,但未提及与欧洲高教区的基本要求和优先发展领域相一致的重要性。为使质量保障更符合欧洲高教区的建设,必须把质量保障各机构和其他利益攸关方纳入博洛尼亚进程的框架内。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改进:

把与欧洲资格框架(EQF)和2005年通过的欧洲高教区资历框架相对接,作为在欧洲高教区内机构的基本素质要求。文凭的补充说明和欧洲学分转换与积累制度(ECTS)的实施指南应更加清晰和便于操作,因其尚未在大多数国家得到充分执行。

在欧洲高教区内,质量标准应包括促进就业和增加流动性等优先发展事项,并与2009年博洛尼亚部长会议确定的目标保持一致。

高校内部质量保障系统的标准也应考虑其他方面的因素,如学生服务的总体质量、对学生和校友的职业/就业指导、财务管理能力培养、《欧洲研究人员宪章》及《招聘研究人员行为准则》执行情况等。

(三)在欧洲层面上建立更强大的质量保障

鉴于欧洲的联合培养和双学位课程日益重要,应鼓励国家质量保障机构开展跨境服务活动并寻求其它国家承认,同时也鼓励高校使用国外的注册服务机构。为提高透明度,欧委会支持发展质量保障补充工具,特别是能够提供关于高校质量保障的比较研究和方案。这些工具也包括定制大学排名,如欧委会最近发起的一项可行性研究,旨在制定一种多维的定制化方法(customised approach)来进行全球大学排名。

摘编自中国驻欧盟使团网站 2009-10-20

美教育部长邓肯:抓住机遇,推动基础教育改革

美国教育部长阿尼?邓肯日前在全美州长协会教育论坛发表讲话,号召各州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共同推动基础教育改革。

邓肯指出,目前美国公立教育系统正迎来历史上一次难得的改革机遇,主要包括4个方面:(1)奥巴马效应;(2)参众两院和教育工会的领导与支持;(3)行之有效的成功战略经验;(4)《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以下简称《复苏法》)为教育提供的上千亿美元的经费。

邓肯强调,根据美国宪法,联邦教育部不会指挥或直接管理全美教育发展,而是鼓励、奖励和支持地方各级政府创造性地改革和发展教育。邓肯表示,尽管《复苏法》的初衷是保护和创造就业机会,也确实保住了成千上万个与教育有关的工作岗位,但如果仅限于此,美国教育就会丧失一次难得的改革机会。邓肯认为,要充分利用联邦拨款,在以下4个核心领域推进全美基础教育改革。

建立强大的教育数据库

要更好地跟踪学生从学前到大学的学业进展信息。教师们需要利用这些信息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校长们需要利用这些信息判断教师们的教学效果。因为有了《复苏法》,建立这一信息系统并不差钱,因此,要为教育提供最先进的信息和技术服务。

提高教师和校长素质

把好教师请进教室、把好校长请进学校比什么都重要。虽然全美有数百万辛勤工作、献身教育的教师,但也有很多学校的教师状况不尽如人意,有些新教师根本不适合教师岗位。

要修订评价教师的方法。据“新教师项目”(New Teacher Project)最新报告显示,全美99%的教师被评为同一个等级,多数教师评级系统与学生的学业进展无关。一些州甚至还通过了将教师评价和学生成绩相隔离的法律。这无论对学生还是对教师来说都不公平,甚至不诚实。应该对临时教师资格、绩效工资与奖金等政策持更开明的态度。实行绩效工资可能会引发一些教师对公平问题的关切,但只要政府和教师工会坐下来协商,而不是强迫其接受,相信一定能够找到妥善地奖励优秀教师的办法。

扭转差校局面

根据《不让一个孩子掉队》(NCLB)法案,全美去年有5000所中小学校进行重建。这些学校至少已连续5年未能取得足够的进展,需要马上配备新校长、新教职工以及采用整套新的教育方式。各州和学区需要政治勇气关闭差校。从现在到2010年,我们共有50亿美元预算用于这项工作。这是美国公立教育系统最难以克服的挑战。大家都在关注多建特许学校,但各州更应关注的是特许学校的质量。

提高课程和评价标准

各州应瞄准国际课程和评价标准,使学生高中毕业后即为进入大学深造和走上工作岗位做好准备。各州应以面向国际的课程标准为基础。许多州的领导已呼吁了多年,但创建统一的标准始终不受欢迎。好在目前有46个州和3个美属领地已经同意制定统一的面向大学入学和就业的基础教育标准。如果各州都设立同样的高标准,各州就能分享经验并进行课程合作,知道如何进行教师培训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这也会加快教育改革进程。

各州必须建立更高、更清楚、更简练的教育标准,为学生们的升学和就业进行严格的训练。标准必须严谨,而且紧扣学生必备的知识和技能。要限定一些必备的知识和技能标准,使教学更加深入。

新标准设定好后,政府将出资帮助各州来建立新的评价系统。新的评价系统要能评价出学生是否掌握了各项规定内容,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利于升学或就业。评价要和课程标准紧密相关,能够准确反映学生的信息。鼓励各州合作开发评价系统以节约经费。

邓肯指出,对教育来讲,政府此次投入之大前所未有,恐怕将来也不会再有,机不可失,希望各州拿出勇气,通过一系列改革,改变30%的高中学生辍学、数以百万计的大学生艰难维持学业这一使美国正危险地落后于其他国家的现状。同时,他还督促各州牢记衡量教育社会价值的标准就是能否为孩子们提供机会,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梦想。提高教育质量不仅是一项社会道德义务,也不仅是一项经济促进措施,而是涉及公民权利,帮助人们摆脱贫困,实现社会公平的伟大事业。

摘编自《基础教育参考》2009年第10

法国新版高中改革方案的要点

l        设立“渐进式、可逆性”导向机制

有困难的学生随时可以享受“补习培训”或“搭桥培训”,以便更换学科。相关决定将由班级委员会做出;专业分科将是渐进的,以便“学生对他们的选择有个成熟的过程”;高中一年级的课程将以普通科为主,而毕业班分科将更加明确;更好的导向需要掌握更多的信息,学校将为每个学生设立传帮带关系,或者增加与大学和企业界的接触,以保障信息的获得。

l        重新平衡不同的学科类,结束科学类独霸的局面

提高科学及工业科技类(STI)学科的地位,革新其教学大纲。STI类的学生也可以攻读科技学院(IUT)、高级技术员证书(BTS)以及专门面向名牌高等工程师学校的预备班;拯救文学专业,使之变为“名副其实的国际学科”,把重点放在外语、法律或文化艺术教育上。

l        为所有学生设定因人而异的辅导体制

所有高中二年级学生自2010年开学起,都可以享受每周两小时在学习小组里的辅导。这种辅导体制2010年将扩大到高中一年级,2012年扩大到毕业班;每周两小时的辅导课不会加重学生的课时负担,因此可以在时间安排上“找到新的平衡”。

l        设立外语学习“紧急计划”

修改高中毕业会考的性质和考试内容;通过电信会议(teleconference),增加与“讲母语者”的接触,增加语言助理的人数;为到国外短期居住学习语言提供便利;推广用外语传授某些基本知识的教学。

l        加强艺术和文化学科的教学

l        把高中生培养成负责任的、独立自主的年轻成年人

摘编自《欧洲时报》2009-10-10

日本:全国学力考试该何去何从

日本伴随民主党政权的诞生,以小学6年级和初中3年级为对象实施的全国学力?学习状况调查(全国学力考试)可能由全员参加的方式变为只抽取部分学校参加。对此,大家议论纷纷。

由于有些地区的教育委员会是通过分析考试结果来制定学力提高对策的,因此这种转变对他们来说是不小的打击。大阪府教委中小学科负责人表示:“分析每年的考试结果,改善授课方式的环节已经开始启动。如果政策发生改变的话,就会对此有所影响……。”

对成绩比较好的地区来说,也同样有困惑之处。初中、小学连续3年都高居全国榜首的秋田县教委义务教育科有关人员也表示:“如果按抽样方式进行的话,即使全国整体的发展状况可以了解,但各市、町、村、各学校之间的详细情况则很难掌握。”

大阪府一名30岁左右的小学教师称:“如果采用抽样方式,每年的考试分析结果都是‘爱看书的孩子国语成绩好’。因此,仅靠抽样是不够的。”大阪府市教委的一名职员也说:“由于连续3年都参加学力考试,现在已经能够把握今后的课题和发展方向了。”

但另一方面,有些教育相关人士也提出,“即使全员不能参加,也能把握学生学力的发展状况”。同时,投入巨额费用,继续以全员参加的方式实施考试的做法也受到人们的质疑。原公立高中教师下桥邦彦(69)称:“每隔几年按照抽样调查的方式实施学力考试也能衡量学生学力的变化。现行的全员参加的方式只是浪费财政预算。如果真的要提高学力的话,希望能帮助各地区建立少人数班级。”

摘编自《比较教育研究》2009年第10

新加坡教育部拨款支持“休息时间”计划

新加坡教育部宣布,从今年起,将为学校推行的休息时间Time Out)计划拨出每所学校多达1.2万元的款项,让学校通过该计划帮助有纪律、行为或学业问题的学生,防止他们辍学。目前,已经有80所学校申请这笔款项。

教育部高级政务次长马善高说,新加坡中小学生的辍学率在2007年下降至1.6%去年更是降至1.5%。与其他国家的5%7%相比,1.5%的辍学人数很少,这是因为新加坡学校推行的许多有针对性计划已经取得明显效果。

“休息时间”计划就是其中一个例子。一些学校自2007年开始试行休息时间计划,让学生在正课之外“暂时休息”,通过营会、户外学习、活动项目,如烹饪、社区服务等学习方式,引起有纪律、行为或学业问题的学生的学习兴趣,防止他们辍学,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马善高说,教育部因此决定拨款支持学校进行这项计划,让参与试行计划的学校也与其他学校分享经验。

摘编自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 2009-10-29

韩国推动“教室革命”

2007年开始在韩国33所高中试行的“学科专用教室制”目前已获得肯定。近日,韩国教育科学技术部正式宣布,韩国将投入3000亿韩元在全国600所初中和高中学校试行推广“学科专用教室制”。此项改革被韩国教育界称为实现“学校先进化”的“教室革命”。

学生流动上课,并不意味着取消以往的年级和班级,学生所属的年级和班级不变,班主任制度和指定的教师也不变。由于没有固定的班级教室所限,学生需要按照自己的课程表,分散到相应的教室上课。

目前,韩国距第七次课程改革已有10年之久,教育界正在酝酿新的变革,“学科专用教室制”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学校教学组织形式的变化很可能给学校教育更深层次的变革提供契机。不少韩国学者认为,为实施“学科专用教室制”改革,需要很多配套改革和投入,如教师的培养、培训和指导;专业教师和兼职教师以及行政辅助人员编制的扩充;因对教师的专业化要求提升而面临的提高待遇问题;取消班级教室后要为学生提供休息室、书包和用具存放处等配套设施,校园必然面临改建和扩建。此外,试行此项改革的学校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也有待进一步思考和解决,有的学校出现了同类学生扎推选课,分成“优劣班”的倾向;经验不足的初中一年级学生因时常转换教室而感到身心疲惫;有些教师也因专业化要求提高、工作量增加而感到不适应。一些教师反映,因学生各自选择课程,自主、分散行为增多,不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生活方面的指导,学校内年级和班级归属意识和共同体意识变得薄弱。

摘编自中国教育新闻网 2009-11-2

新视野

剑桥大学报告:儿童6岁前接受正规教育有害无益

近日,由剑桥大学进行的、英国40年来最大型的独立小学教育研究指出,未满6岁就开始接受语文和数学等正规学习的儿童,长大后学习表现反而不及较迟读书的同龄儿童,“早读书有优势”的理论有害无益。长达608页的《剑桥初等教育调查》由剑桥大学基于28项问卷调查,访问了1052人及250个团体,花6年时间完成。调查主要针对入学年龄与儿童学习能力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报告指出,未满6岁的幼童应该接受以游戏为基础的非正式教育,透过自然吸收进行学习。报告认为,无证据显示幼童过早接受正规文法教育会有任何益处,相反可能产生揠苗助长的反效果。报告指出,若把学前基本教育时间延长,将有助儿童建立对学习的正面态度,并培养良好语言及学习能力,有助日后长远发展。研究顾问委员会主席皮尤警告,过早要求儿童接受正规教育课程,是无视他们的学习、个人发展能力。她指出,4岁半至5岁是儿童开始学习的关键阶段,“若在这阶段遭遇到学习挫折,将难以令他们重返教育系统。”

摘编自香港《文汇报》2009-10-17

专家视点

 

刘燕华:我国科技创新方法存在五大问题

在近日举行的2009创新方法高层论坛上,科技部副部长、创新方法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刘燕华指出,目前,我国科技创新工作中,在方法上存在五大问题。

一是科学思维培育不够。创新思维与创新精神培养缺位;科研活动创新思维不足,自主创新研究成果少;以跟踪模仿为主,自主创新较少;多数学科发展滞后,属于世界领先的学科很少;中国申请人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PCT专利申请只占总量的0.96%;尊重科学、崇尚科学的氛围不够,科学精神与科学氛围仍然不足,不按照科学规律办事的问题仍普遍存在。

二是科学方法研究与应用不够。科技界关于科学方法的意识薄弱,科研活动中,忽视研究方法的规范性、创新性;国内学术期刊很少发表关于研究方法和哲学思考类的理论性论文;对科学方法的研究不够,仅限于对国际科学方法的跟踪、了解,缺乏对前沿方法的前瞻性研究;科学方法的研究与应用严重脱节;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缺乏科学创新方法。

三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学仪器设备匮乏。“十五”期间,国家主体科技计划用于“科学仪器设备研制与开发”项目的经费只有0.85亿元,仅占三大科技计划经费的千分之二和科学仪器购置经费的1%;科学仪器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明显差距,高档科学仪器基本处于空白,中档科学仪器、国产设备稳定性和重现性不高,软件配套性较差,占有率小;科学研究“空芯化”现象严重,每年科学仪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60%用于进口设备,其中,精密仪器、生命科学仪器、大型科学仪器等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更是90%以上依靠进口。

四是创新政策环境还不完善。虽然近年来我国科学研究与发展(R&D)经费投入不断增加,但与发达国家以及同等发展水平的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科技投入水平还不高。以2004年为例,我国研发经费仅相当于美国的8%;全国研发人员年平均经费分别只有韩国的14%和日本的8%,而在发达国家,公共财政支持科技发展的经费中有40%用于支持科学方法和科学仪器。在我国,国家主体科技计划对这方面研究项目的支持几乎为零。

五是评价方法有待改进。目前,我国科技成果评价方式也不利于创新方法的发展。科研院所对科研人员研究能力的评价标准不全面,过分重视SCI,而忽视一些基础性或方法上的重要问题。以诺贝尔奖为例,诺贝尔奖有1/3是通过科学发现、理论推导得奖;有1/3是通过方法上的创新、方法思路上的创新得奖;还有1/3是通过科学仪器、科学手段、科学工具上的创新得奖。而在我们的科技布局上,更多瞄准了第一个1/3,把后两个1/3基本忽略了。

摘编自《科学时报》2009-10-27

深度调查

73.8%的人认为大城市的户籍门槛该拆了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搜狐新闻社区进行的在线调查(1896人参加)显示,73.8%的人表示大城市的户籍门槛该拆了。

全国约有3亿人口与常住户口分离。60.3%的人表示取消户口就是要把户口附加的利益降低到零。哪些社会福利和机会应该与户籍脱钩?“教育”和“医疗”成为首选,分别有69.5%的人选择。接下来依次是:社会保障(63.7%)、幼托(63.5%、养老(63.3%、就业机会(59.4%)。68.4%的人表示都应脱钩。

调查中,47.6%的人表示没有本地户口感觉会受到歧视65.2%的人觉得没有稳定感和归属感。没有本地户口的最大问题是什么?调查中,选择最多的是孩子的教育问题84.0%),其次是无法享受同等的社会福利77.5%),45.4%的人表示不解决户口将来发展会有很多不便。66.9%的人表示每个人都应拥有良好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调查中72.2%的人认同:如果可享受和本地居民同样的社会保障和福利,有没有户口不重要;39.2%的人表示,随着社会福利与户籍登记的脱钩,户口差别会越来越淡化。到底该不该彻底放开户口?调查中,64.2%的人认同应该彻底放开户口,取消户籍差别;也有16.3%的人认为户籍不能彻底放开,以免人口都涌向大城市。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2009-10-20

责任编辑  杨妍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