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第26期:中国的孩子究竟缺什么
发布时间: 2011-11-16 来源: 发布者:ym
聚焦世界城市
纽约为非英语母语学生提供双语教学
纽约州教育厅长约翰?金表示,今年6月份的统计资料显示,母语为非英语的学生毕业率只有41.5%,2006年只有7%的母语为非英语的学生被认为有资格进入大学或者直接就业。“纠正行动计划”将在未来3年实施,执行区域将以移民社区为优先,包括皇后区的大部分社区,还有亚裔集中的一些社区。家长可以选择为孩子报名英语作为第二外语教学或者使用母语进行的双语教学课程。
纽约市教育总监奥尔科特对这一行动计划表示赞成,他认为,如果教学方式得当,母语为非英语的学生学习成绩将会更好。纽约州的纽约市教育当局将联合行动,保证尽快雇佣足够的双语教师,以解决目前双语教师短缺的问题。
摘编自《台湾教育部电子报》
英国10所顶尖私校在伦敦联合办学助贫
英国10所顶尖的私立学校将共同协作,在东伦敦建立一所新的中六学院(sixth-form college,相当于国内拥有普通高中教育资格的学校),为来自贫困家庭的优秀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新学院的经费均来自政府“自由学校”项目的资金。
布莱顿学院(英国知名私校之一,创办于1845年)作为10所私校的开路先锋,将会带头负责新学院的筹建工作。伊顿公学将会负责新学院的英语教学工作,海格学校(Highgate School,由伊丽莎白一世女王特许于1565年建立)负责新学院的数学教学工作,伦敦城市学校(City of London school,创办于1834年)负责体育教学工作。
这些声誉斐然的私立学校将会为新学院的教学质量提供保障,帮助贫困家庭的孩子迈入像牛津、剑桥这样的属于罗素集团的知名高等学府。东伦敦的这所新学院是教育大臣迈克尔?戈夫将要批准创办的55所学院之一,这些学院将在明年9月正式开学。
这些顶尖私立学校的联合办学也是为了向首相卡梅伦表明,在私立学校和公立学校之间并没有难以逾越的鸿沟。
编译自英国《独立报》
海外直击
UNESCO:有关全球青年状况的八项数据
日前,第七届教科文组织青年论坛在教科文组织巴黎总部举行。论坛公布了有关全球青年状况的八项数据:
l 青年占生活在世界各地的穷人中的大多数――将近2.09亿人每天的生活费用不到1美元,5.15亿不到2美元;
l 每天约有565名10-29岁的年轻人死于人际暴力;
l 发展中国家残疾儿童的失学率为98%,99%的残疾女童为文盲;
l 青年失业的可能性是成年人的三倍以上;
l 2007-2009年间,青年失业率从11.9%上升至13%,增加了780万人;
l 全球青年劳动力参与率从2000年的53.8%降到了2010年的50.9%,这意味着当前每两名年轻人中只有一名活跃在劳动力市场;
l 1990-2009年间,全球15-24岁青年的识字率从83%提高到了89%;
l 在大量青年无法被正规教育系统顾及的国家,非正规教育活动为发展生活与维生技能做出的贡献有所增长。
编译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
欧盟与中国推动文教深层次合作
欧盟与中国在教育、文化等领域的合作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欧盟教育、文化、语言多样性和青年事务委员瓦西
访问期间,瓦西利乌委员与中国文化部部长蔡武以及教育部副部长郝平进行会晤,并且出席了三项重大活动:出席中欧青年交流年闭幕式、为欧盟中国电影展揭幕、参加第二届中欧文化高层论坛。
瓦西利乌委员说,高层人文交流对话,是双方伙伴关系的“第三支柱”,它是在前两个合作协议即高层经贸对话(“第一支柱”)和高层战略对话(“第二支柱”)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双方合作的“第三支柱”会使欧盟和中国之间的关系向更高层次发展,将开辟更广泛领域的对话空间。
过去十年,欧盟与中国在文化、教育领域的合作取得了长足进展。2000多名中国学生受益于“伊拉斯谟计划”到欧洲留学,200名欧洲学生也来到中国学习。大约有550名中国的科研人员得到了欧盟“玛丽?居里计划”的资助到国外开展研究。60多所中国的大学参与了欧盟的国际交换生计划。
欧盟与中国下一步的合作计划将包括设立欧中联合奖学金,建立欧中高等教育理事会等。
编译自欧盟委员会网站
实现财政可持续的同时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报告指出:由于大学毕业生失业率持续走高,中东和北非地区更高的大学入学率没有转化成足够的经济收益。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这些地区的经济增长不足以吸纳日益增长的受过教育的劳动力,宏观环境、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不匹配,如GDP不稳定,劳动力需求主要集中在公共部门,经济过分依赖石油收入,没有融入全球经济等。再加上从学校到就业的转换水平低、基础教育后教育和培训体系的低质量,使这个地区充满挑战。同时,未来十年,大学注册率还将与过去十年一样迅速增长。因此,除了少数石油丰富的国家外,高等教育扩张的需求将很难或者说不可能依靠政府收入来满足。
在这样的背景下,世界银行与法国开发署(AFD)合作完成了这份报告,旨在为中东与南非地区提供在保证高等教育质量并确保机会公平的前提下,资助高等教育扩张的模式。
这份报告强调:经费来源必须多样化,同时要提高目前经费的使用效率。
报告指出:为了实现中东和南非地区大学和高等教育其他机构的日益攀升的财政需求,来自学费和其他费用的非政府收入、大学创业活动、外部捐赠与合作协议、私人部门与慈善机构的收入也非常必要。
报告认为,在私立大学学生所占比例高或者公立大学收费很高的时候,针对来自低社会经济背景学生的学生贷款和奖学金对于扩大高等教育机会及就显得非常关键。政府还应该通过将经费与绩效挂钩,以更加节约成本的方式分配资源,如绩效协议、竞争性经费或任何形式的基于结果的经费分配。
报告还强调,被美国私立和公立大学成功使用的捐赠模式应该作为中东和南非地区筹集经费时考虑的途径。
编译自世界银行官方网站
英国大学申请人数下降
据英国高校招生办的数据显示,目前申请2012年上大学的人数为69724人,比去年同期的76612人减少了9%。
众多学生和大学教师认为联合政府匆忙出台的高等教育政策十分拙劣,批评之声此起彼伏。去年11月,联合政府公布高校经费及资助计划,允许大学自2012年9月开始,收取最高限额为9000英镑的学费。上个月,英国财政部宣布,高等教育的教学经费(不包含研究经费)在今后四年内将被削减29亿英镑或者40%。
代表学生和大学教师利益的英国学生联合会表示,大学申请人数下降已经证实政府的高昂学费政策让一部分想上大学的人选择了放弃。
英国学生联合会副主席说:“这样的迹象已经表明,由于政府糟糕的政策引发的混乱,让年轻人在递交大学申请的时候犹豫不决。部长们必须停止对于这次混乱的改革做无谓的政策修补,认真倾听学生、教师和大学的意见,在对高等教育体系的伤害从临时性混乱转变为永久性损伤以前,彻底检讨他们的高等教育改革白皮书。”
英国大学部长戴维?威利茨认为,上述数字没有反映出大学申请的潜在趋势。他说,现在还不是大学申请的最后截止日期,说申请人数下降为时尚早。
编译自英国《独立报》
澳大利亚将职业教育融入国家课程
近日,澳大利亚中小学教育部长彼得盖瑞特在公、私立“培训与继续教育学院”(TAFE)主管会议中提出,联邦政府目前正致力于将“职业教育”融入中小学的国家课程(National Curriculum)中,主要目的是为了确保澳大利亚的学生在离开学校时,能够拥有足够的技能以符合未来就业的需求。盖瑞特部长认为,在义务教育结束后,向学生提供普及的培训课程是提升经济的关键。
盖瑞特部长指出,“教育具有转型的力量”,澳洲执政党也一直深信“教育是个人脱离艰难经济环境的逃生之路”。未来经济发展的挑战,将需要灵活、聪明的员工,职业教育已成为联邦总理吉拉德政府的核心议题。
编译自《澳大利亚人报》
澳洲大学联盟公布未来三年计划
在该计划的指导下,澳洲大学联盟将继续增强并促进澳大利亚大学对国家做出贡献,同时为成员校发挥其关键作用提供所需的支持,努力确保大学拥有进一步推动澳大利亚创新、生产力与繁荣所需的环境。
目前在澳洲大学联盟成员校注册学生超过100万,教职员超过10万。
该计划除了勾勒澳洲大学联盟的愿景、使命、价值观和目标外,还描述了未来三年的优先任务,包括:
l 努力从高等教育基础经费检讨中获得积极结果、支持签证管理政策改革;
l 监督“高等教育质量与标准局”(TEQSA)的建立;
l 从服务、娱乐设施、住宿和安全等方面改进并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等。
编译自澳洲大学联盟网站
留学生骤减使澳国际教育产业年损20亿
由于选择留学澳洲的人骤然下跌,导致澳大利亚国际教育产业年收入损失近20亿元。专家称,这还不是最糟糕的时候,因为上个月宣布的学生签证改革将会在明年下半年才产生影响。
据最新官方数据显示,截至到今年9月,抵澳的留学生人数相比前一年同期减少9.4%。虽然大学的留学生数量仍然增长了0.8%,但是新生数量却减少了3.1%,降至9.2万人。换言之,0.8%的增幅只是反映了系统内现有留学生情况,而实际上,新增留学生数量却急转直下。其它教育部门的留学生数量更是急剧下降,职业教育和英语语言学院的入学率降幅都达到了17%。
澳大利亚一半大学总注册学生中,有四分之一或以上的学生为留学生。巴拉瑞特大学的留学生比例更是高达48%,为全澳之最。私立天主教大学的留学生比率最低,仅有6%,而去年天主教高等教育系统内的留学生平均比例为22%。
国际教育产业的这一幅惨景也印证了本月初移民和公民事务部公布的数据:除了香港外,其它留学生来源国的申请人数都大幅下降;留学生的主要来源国也发生了改变,今年9月份中国学生占了留学生总人数的40%,人数居于第二名的马来西亚学生仅占7.5%,而去年中国学生的比例为27%,印度则以15%跟随其后。
编译自《澳大利亚人报》
印度大学吸引力弱,外国留学生难驻足
每年印度大约有15万名学生出国留学,但近年来到印度留学的外国留学生数量与出国人数相比几乎不值一提,而且多年来外国留学生数量基本保持平稳。
据印度人力资源部的调查数据显示,印度大学的注册外国留学生人数从2000-2001年的500人增加到2008-2009年21778人。这段时期恰逢全球范围留学生数量的急剧增长期,全球的留学生数量增长了65%。
印度大学联盟(AIU)的一项研究表明,来印度留学的外国学生绝大部分选择了印度南方的大学,最受外国留学生欢迎的10所大学中有5所位于印度南部地区。
印度大学联盟的调查数据称,大部分外国留学生报名参加了国家开放大学(National Open University)的远程教育课程。如果选择全日制课程的话,很多外国留学生会到生活成本相对比较低的城市去学习,如普纳(印度西部城市)。普纳大学和共生国际大学吸引了很多外国留学生,这两所大学使得普纳这座城市已经成为印度西部马哈拉施特拉邦的外国留学生聚集地。
普纳的高等学校参与了很多国际教育交流活动,而且以“东方的牛津”为名头吸引了很多来自西亚的学生。
编译自《印度时报》
东亚地区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国际交流研讨会召开
为了分享东亚地区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的宝贵经验和加深东亚各国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合作关系,由日本文部科学省、韩国教育科学技术部、日本学位与大学评估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评估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以及韩国高等教育委员会联合举办的、以东亚地区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为主题的国际研讨会日前在日本东京召开。
研讨会针对初步形成一个东亚地区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框架展开了一系列研讨,不仅广泛讨论了“大学生流动性计划的集体行动”这一概念,还研讨了与东亚各国各种复杂情形下的全球人力资源开发相匹配的教育培养模式。
会议达成的以下四点共识:
l 为了确保东亚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增长,大学的角色定位是至关重要的。大学首先承担着教学和研究的双重责任,负责学科知识的传承和发展,同时创造新知识和技术,并将知识、技术反馈给社会,为时代的需要培养人才。
l 在东亚地区经济活动一体化和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通过学分转换与合理的课程评价方法,加强区域间的教育合作和高级人才培养,以促进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是非常重要的。
l 日本作为本次研讨会的东道主将促进基础设施的建设,开发人力资源,以满足日本地震重建的需求,最终努力实现社会和经济国际化和开放化。日本将与其它东亚国家相互合作,贯彻人力资源开发计划。
l 在鼓励大学之间交流的过程中,尊重不同民族历史和文化、不同国家高等教育学校包括学位、学分以及多种其它体系发展路径是非常重要的。同时,推动信息公开化和培养共识也至关重要。
编译自日本文部科学省网站
海外信息一览
美国高等教育2009年统计数据
根据《美国高等教育纪年报》(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2011年8月出刊的年鉴,美国2009年高等教育统计数据如下:
l 平均学费
公立大学6695美元,公立社区学院2285美元,私立院校23210美元。
l 高校数量
公立四年制大学672所,社区学院1000所,私立四年制大学1539所,私立二年制学院85所,营利四年制大学563所,营利二年制学院636所,共计4495所。
l 学生就读院校类别
就读社区学院的占39.4%,就读公立四年制大学的占37.5%,就读私立非营利高校的占16.5%,就读营利高校的占6.6%。
l 学位颁发数
副学士学位78.73万位,学士学位160.1万位,硕士65.7万位,博士6.77万位,专业学位9.2万位。
l 各类收入占高校总收入的百分比
学费占总收入的比例:公立四年制大学20.1%,公立二年制学院16.4%,私立大学77.8%,私立二年制学院66.9%;
联邦拨款、补助及契约:公立四年制大学15.1%,公立二年制学院16.3%,私立四年制大学30.6%,私立二年制学院13.2%;
州拨款、补助及契约:公立四年制大学26.9%,公立二年制学院34.3%,私立四年制大学2.6%,私立二年制学院4.6%;
地方政府拨款、补助及契约:公立四年制大学4.5%,公立二年制学院19.7%,私立四年制大学0.8%,私立二年制学院0.1%。
l 教研支出
教学:公立四年制大学32.9%,公立二年制学院37.4%,私立四年制大学32.9%,私立二年制学院33.5%;
研究:公立四年制大学11.8%,私立四年制大学10.8%。
摘编自《台湾教育部电子报》
美国教育面临政府裁减预算的阵痛
课程减少、教师下岗、图书馆开放时间减少……这已经不是美国某个中、小学或者某个州公立学校的独有现象。由于美国财政预算的缩减,美国绝大部分州的中、小学都面临着巨大的难题。今年下半年,美国政府债务已经超过上限14.29万亿美元,也就是说,美国每花1美元,就有超过0.4美元都是债务。另外,财政赤字已经超过1.4万亿美元,债务和赤字都已经达到了历史的高点。“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裁减年度预算的行动”已不可避免。根据国会两党达成的协议,奥巴马政府在2011财年将削减39亿美元开支,未来的10年之内,美国将裁减5000亿美元的联邦政府开支。
教育面临着缩减预算的阵痛。据统计,美国2010年全国学前班到12年级一共削减了18亿美元的经费,2011财政年度的减资额将达到25亿美元。2010年高等教育的经费减少了12亿美元,今年预计减少50亿美元。削减公共教育预算最直接的后果是美国大量教师失业。据美联社报道,从2008年开始,美国中、小学以及部分高校损失了29.4万个教育职位。这产生了连锁后果:课程减少,甚至有的“非核心课程”被裁减。除此之外,由于公共教育支出的减少,在校学生所享受的一系列良好学习和锻炼条件都受到影响:暂停室内网球、图书馆开放时间,校车服务范围缩小。据美联社报道,美国有120个农村学区已经实行每周4天课时制。许多州的成人教育、图书馆开放、免费课本、落后生补习等一系列福利都在被裁减之列,而这些福利对于少数族裔、低收入家庭而言至关重要。
美国一些教育专家指出,目前的严峻形势在短期内难以逆转,即使按照最好的情况――明年经济强劲增长,各学区预算恢复到衰退之前的水平也要到2013年之后。因此,现在应该考虑提高有限的公共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缓解公共教育面临的危机。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
美国隔代教养现象引发关注
2009年美国人口普查局统计显示,全美未满18周岁、与祖父母同住的青少年人口已达到780万,这一数据在1991年只有470万,十年间增长了64%。隔代教养现象还存在族裔差异,2009年白人儿童中有9%与至少一位祖父母同住,西班牙裔有14%,非洲裔则达到17%。
2005年,主要由祖父母照顾的5-14岁儿童比例达到12.8%。祖父母照顾儿童的时间也在增长,从2005年的每星期13小时增加到2006年的14-16小时。
有些城市如巴尔的摩成立了祖父母教育协会,定期举办讲座或座谈会,让祖父母们更深入地了解目前的教育体制和青少年各类活动,希望帮助祖父母获得与培养后代相关的技能,如使用计算机的能力等。
据悉,目前全美只有加利福尼亚州、夏威夷州、马里兰州等14个州允许祖父母在没有抚养权的状况下,可直接代替父母帮儿童注册入学,并参与学校活动。其他州对祖父母直接带领小孩入学仍有很多限制。这也是为了防止部分家长利用长辈亲友的地址让小孩进入好学区。
摘编自《世界教育信息》2011年第9期
英国永久居留移民增长最快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2009年,共有397900名移民决定在英国定居。与前一年相比,英国永久居留移民人数上升14%,是发达国家中增长最快的。
实际上,经合组织的报告显示,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导致全球范围内移民人数大幅下降。报告指出,英国是经济危机以后移民永久居留人数仍在上升的两个国家之一,只有美国的永久居留移民人数超过英国。2009年,有110万移民在美国获永久居留身份,比上一年增长了2%。
报告称,英国移民人数的上升,主要因素是移民的家庭成员加入,以及大量外国留学生在英国生活。报告还指出,中国与印度经济实力的增长也导致更多的人为了工作移民。但是,中国人更喜欢去日本、韩国或澳大利亚,并不热衷英国。相比之下,作为第三大移民群体的印度人,则主要来到英国。
摘编自华翼网新闻中心
英国大幅削减政府资助研究生名额
继大学本科生学费上涨后,英国将在下一学年度大幅削减对研究生的资助名额。英国联合政府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2011-2012学年度政府对研究生的资助将大幅减少:理工类博士生名额将减少1/3,由2902个减至1900个;人文类硕士生名额由607个减至490个;环境科学类硕士生的285个名额被全数削减,而同领域的博士生资助名额只增加了5个,由325增至330;经济社科类博士生名额由730个降至660个。其他学科领域也或多或少受到波及。
英国联合政府对研究生的资助主要通过英国研究理事会下设的7个研究委员会实施,除上述4个领域外,还包括与生物科学技术、医学等对应的3个研究委员会。这些研究委员会将资助名额分配给受助生招生学校,助学金申请者一般直接与大学联系。
有批评指出,此举将对英国高校在前沿研究和创新领域研究的广度、深度及质量造成全面破坏性影响,政府资助的减少可能直接导致英国优秀生源的外流。
摘编自《世界教育信息》2011年第9期
日本文部科学省重新检讨“教师证书制度”
近日,日本文部科学省宣布将对现行由各“都道府县”颁发教师证书的制度进行检讨,将效仿取得医师资格的途径,通过“国家考试”的方式取得“国家资格”,由国家来保证教师的素质及能力的门槛。中央审议委员会特?召集专家学者成立工作推动小组,讨论检讨实施的可能性等,并预计在2011年内确定施政方向。
日本现行的教师证书按照教育阶段分为小学及中等学校。教育学专业学生在修完教育的基础理论与教育实习等专业课程后,由都道府县的教育委员会授予教师证书,之后参加教师甄别考试合格后正式开始教学。
由于教育专业课程的学分由各校自行认定,教育内容及学生的实际修习状况等不容易得知。另外,依据文部科学省的统计资料,2008年度取得小学、初中和高中教师证书的人数攀升到13万4千多人,然而通过2009年教师甄别考试录取的毕业生人数仅为11951人。如果将教师资格提升到国家资格的层面,将提升取得教师资格的学生素质,但另一方面,如何与现行的教师证书整合、考试的难易度设置以及实施的经费来源也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工作推动小组负责人指出,通过取得国家资格的模式,有助于评估教师资质与能力的基准更加透明。因此将参考医师考试等现有国家考试内容,谋求全国共通的资格考试方式。
摘编自《台湾教育部电子报》
专家视点
宽容的教育环境有利于成功
近日,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西澳大利亚大学教授巴里?马歇尔应邀走进中国高等学府,与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的学子们分享他的研究经历和人生感悟,揭示诺贝尔奖的真正内涵。他认为,一个比较宽松的教育环境有利于成功。
马歇尔因为发现幽门螺旋杆菌是导致胃溃疡的主要原因而摘得诺奖桂冠。他回忆当初幽门螺旋杆菌假说在刚刚提出时曾被科学家和医生们嘲笑,他的论文也曾遭到学术研讨会的委婉拒绝。“原有的知识会左右人们的方向”,马歇尔称之为“知识的错觉”。为了证实自己的设想,他以身试毒,不惜喝下一杯幽门螺旋杆菌培养液,导致大病一场,但最终证明了自己的假说,在10年以后找到了胃溃疡的检查及治疗方法。
马歇尔认为,想在科研中获得成功,应当从小应该培养自己追求与众不同的心态,不走寻常路,不要随大流。在高中时他就有这样一种倾向:“不太愿意永远跟随别人的兴趣爱好。我会在自己的兴趣爱好上花很多的时间,比如做化学实验。从教育角度来说,一个比较宽容的教育环境,有利于以后做出学术成果。”
目前,马歇尔作为大学教授肩负着培养学生的重任,他说:“从我的经验来看,教授学生有两方面特别重要。一是基本素质的培养,比如诚信、勤奋,在研究过程中必须尊重别人的科研成果;二是要正视挫折,我们做实验时经常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可能与我们的初衷完全背离,这时需正视挫折,善于从挫折中找寻新的线索,进行思考。”马歇尔强调,“科学研究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人们不光是看你发表的文章,还要看你这个人。要让学术界人人都知道你这个人踏实肯干、为人诚实、研究结果严谨。如果你开始就靠投机取巧、学术欺骗获取名誉,可能10年以后你会变得一文不名了。”
摘编自《中国教育报》
中国的孩子究竟缺什么
美国心理学专家琳达?卡姆拉斯发表的《中美儿童发展》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她的研究结果显示,美国3岁孩子的微笑要比同龄的中国孩子多55.6%,这意味着美国孩子比中国孩子更快乐。一些中国专家认为,造成中国孩子微笑少的原因,与父母对孩子生活大包大揽以及对孩子的高期望有关。
儿童时期是人格形成的基础阶段。对于儿童教育的目标,西方家长认为是“快乐”,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家长则认为是“成功”。由此导致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模式。专家分析指出,大包大揽直接造成了孩子自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的缺乏,不知道如何与别人相处,也不能对自己有一个客观清晰的认识。大包大揽还会使孩子的自制力低下,习惯了这种生活的孩子在独立面对问题时常会表现出不知所措或是浅尝辄止。高期望和高标准的要求,往往给孩子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也容易使家长在面对孩子时产生不良情绪。
卡姆拉斯指出,中国父母在易发怒程度上要比美国父母高出26%,在严厉程度上则要高出52.2%。父母焦虑、急躁等不良情绪,同样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消极的影响。长久的不快乐会导致抑郁症。调查显示,中国目前约有20%的儿童出现抑郁症状,其中4%为临床抑郁,即需要接受临床治疗的重症抑郁。对此,专家的解释依然与家长的高期望以及激烈的社会竞争有关。父母消极情绪的强烈程度与孩子出现行为异常问题直接呈正比关系。
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心理学系教授琳达?杰克逊对130个平均年龄为13.5岁的美国孩子的跟踪调查表明,美国孩子不经常使用网上聊天工具。在她的调查中,许多孩子都表示,既然有父母和朋友,为什么还要同陌生人交谈?
在上网问题上,中国父母缺少与孩子的平等沟通,反而促成了孩子沉迷于网络,之后是粗暴的干涉,又激发了孩子的逆反心理。中国儿童教育的症结集中地体现在大包大揽和高期望值上,而这两点又都可以归为父母对孩子的过度关注和宠爱。
摘编自中国家庭教育网
深度调查
《海归就业力调查》发布
启德教育国际教育研究院近日发布《海归就业力调查》。结果显示:高达95%的海归在海外工作经历少于3年,72%的海归月薪低于1万元人民币。报告以逾7000名各行各业的海归为样本进行分析,揭示了中国海归的职场生存现状。
七成海归选择回国就业,薪金要求趋于理性。调查显示,现有七成海归主动选择回国就业。他们提出的月薪要求从3千至1万元不等。其中虽然不乏优秀的海归进入知名企业担任要职,但也出现了不少“海带”与“海参”(海待与海剩)。从调查结果来看,顺利步入职场的海归身居要职拿高薪的为数不多。海归的起薪一般在3千元左右,薪金在3千至1万元区间的占受访人群的逾七成;部分海归在企业或机构中担任主管、经理级别的职务。受调查者表示,现在进入世界500强和国内科研机构以及大型国企的难度越来越大,所以他们对于薪金的要求也越来越趋于理性。在接受调查的海归中,67%的人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4个城市,24%的人在东部沿海城市发展,而在中西部城市就业的仅占9%。
就业渠道越来越广泛,民企揽才异军突起。调查结果显示,多达46%的海归在民企找到了职业发展的平台。但调查数据同时显示,外资以及合资企业仍是海归的首选,国有大中型企业以及公务员职位对海归也有很大吸引力,另有部分海归选择自主创业。启德教育国际教育研究院专家介绍,大多数成功创业的海归通常都集中在高科技领域,占70%以上,还有20%的海归集中在咨询、法律服务和教育等领域,5%左右是在制造领域,这说明海归在高科技领域里创业独具优势。
大小海归同台竞技,工作经验成关键。从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过半数的海归在海外有1-3年的工作经验,或是在出国前曾有3-5年的工作经历,这部分人被称为“大海归”;另有近一半海归没有工作经验,学成即归国,甚至在国内也未工作过,这部分人被划分为“小海归”。本次调查中,43%的受访者薪金在3千至5千元之间,属“小海归”。
摘编自《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 邹 敏
< 前一篇: 2011年第25期:澳大利亚“基础教育革命”新进程 < 后一篇: 2011年第27期:21世纪的学习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