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第15期:金砖四国教育竞争优势的比较

发布时间: 2009-05-04 来源: 京教育科研网 发布者:ym

 

 

 

国内教育看点

新医改对民办、公办高校学生一视同仁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近日就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医保试点答记者问时指出,“新医改”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体系后,不论是公办高校,还是民办高校,不论是部属高校,还是地方高校,只要是在同一地区,学生都可以享受政府同样的财政补贴和同等的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我国对大学生实行公费医疗始于上世纪50年代初期。然而,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及民办高校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实行的公费医疗制度面临诸多问题。

2008年年底国务院决定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此次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大学生范围是:各类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包括民办高校)、科研院所中接受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全日制本专科生、全日制研究生。

摘编自《光明日报》2009-4-10

海外直击

UNESCO总干事呼吁G20各国重视教育投资

 

42日,伦敦G20峰会召开前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松浦晃一郎致信出席G20峰会的各国领导人,呼吁各国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

松浦晃一郎说,世界各国领导人在应对系统性问题和金融问题的同时,还应当关注制约经济长远发展的根本问题,比如教育问题。他强调说:“教育支出是每个国家回报率最高的投资之一。研究显示,学制平均每延长一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就会增长4%6%。当前形势下注资于教育事业,不仅能刺激经济复苏,而且有利于经济在未来更加显著地增长,并有助于确保世界的长期稳定。因此,教科文组织建议把教育议题列入为解决目前经济危机而召开的所有国际会议的日程之中。”

编译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 2009-4-2

“欧盟产学合作论坛”促大学与企业对话

近日,欧洲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提出了一系列加强产学合作的政策措施。这些措施也是欧洲委员会支持各成员国提升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欧洲委员会建议定期举办“欧盟产学合作论坛”(EU Forum for University-Business Dialogue),为大学与企业之间进行对话搭建平台。这两年已经举办过类似的论坛。“欧盟产学合作论坛”将为高等教育机构、企业、商业协会、中介机构和政府部门提供广阔的平台,便于他们互相交流经验,共同商讨问题与对策。

产学合作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广泛认识,双方都能从共赢的角度出发开展合作。产学合作促进了双方知识、成果的转化,这种长期的合作关系可以为双方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回报,而且对于大学生就业非常有利。

欧盟主管教育、文化事务的委员菲格尔(Ján Figel')表示,大学与企业之间开展更为紧密的合作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基础,进一步推进产学合作非常必要。“欧盟产学合作论坛”将为合作双方提供具体的平台和有力的支持,双方可以从各自不同层面的改革中获得启发。

欧洲委员会将在以往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完善“欧盟产学合作论坛”,从形式上来说,论坛可以举办全体会议和主题研讨会。从范围上来说,要加大政府层面的参与力度,同时对欧盟以外的组织敞开大门。

编译自http://europa.eu 2009-4-2

教师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基石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松浦晃一郎在33142召开的可持续发展教育世界大会上明确了“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计划”后半期的重点事宜。他敦促与会者把重点放在三个主要议题上。

第一,伙伴关系的重要性。松浦晃一郎说,与“可持续性”密切相关的是“相互依存”的概念,这就要求各国共同努力,共克难题。虽然“多方利益相关者的伙伴关系”有时会被比较随意地谈及,但对可持续发展教育而言,这种伙伴关系十分重要。

第二,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关键作用。松浦晃一郎称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是有效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计划的“基石”。“目前全世界有6000多万教师和不计其数的非正式教育工作者。他们在各自所属地方工作,但却需要研究全球性问题。为了使教育对学习者而言更加贴近和切实,他们必须依靠地方的投入、环境和价值观念。因此,必须意识到,教师们不仅是独立的个体,同时也是教育和学习机构的一部分、社区的一部分、社会的一部分,他们的工作需要获得支持。”

第三,需要有一个广泛理解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方式,并非仅限于特定主题或课程内容,而需提供一个更加宏大的愿景――关于教育的宗旨和目标、教育的适合性、学习的环境、所持的价值观和原则、以及需要具备的技术、能力、行为和态度。可持续发展教育与这些问题紧密相关。

松浦晃一郎强调,可持续发展教育应当为所有层次和模式的教育所熟知,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从社区学习活动到专业发展与培训。他还说“可持续发展教育是学习如何根据长远的经济、生态和社会公平发展来做出决策的过程。培养面向未来的思考能力是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每个人都是促变因素,每个人都有责任促进可持续发展教育计划的实施,不管是在地方、国家,还是在区域或国际层面。但我不希望这种责任听起来像是一个负担,因为恰恰相反,它是体现我们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以及在共同的事业中与其他人一起分享工作和生活的一种方式。”

编译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 2009-4-2

美国:改变对学生的贷款方式惹争议

奥巴马政府在其财政预算案中指出,联邦政府将接手大部分助学贷款,而停止原来由联邦所担保的银行和其他放款方对学生提供贷款业务,从而结束对银行和其他放贷者提供高额学生贷款补贴。

美国国会预算局透露,贷款方式的转变将在未来的十年中节省大约940亿美元。

美国教育部长邓肯表示,取消通过银行向学生贷款节省下来的贷款补贴金将用于扩大对学生的资助规模,“我们希望帮助更多的学生,而不是继续补贴银行。”

加州民主党人、众议院教育委员会主席乔治?米勒称赞奥巴马的建议是一个“坚实的计划,使美国联邦学生贷款更为可靠。”

虽然此项提议得到了众多支持,但反对声也非常强烈,特别是多年来因提供学生贷款而受到政府补贴的银行等放款方,他们不仅对此项提议表示反对,还对教育部门是否具备每年提供600多亿美元学生贷款的能力提出质疑。因为来自大学理事会的统计数据显示,该部门去年仅提供了130亿美元的贷款给学生。

美国学生贷款供应商团体的执行董事凯文?布鲁斯说:“这项计划表明政府决定获取联邦学生贷款的利润。”

一些共和党人认为,终止担保贷款计划是“政府接管以私有部门为基础的学生贷款项目,带走了学生的选择和利益,而在政府资产负债表中增加了数百亿支出。”

编译自《纽约时报》2009-4-13

美国:特定学校建设经费下拨

13日,美国教育部长邓肯宣布,1.088亿用于特定学校与社区,以及流浪儿童的教育经费目前已下拨至各州。

1.088亿资金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政府补助金项目拨款,为0.396亿美元,主要用于特定学校(如军事基地学校)的修缮和学校现代化建设,以及改善班级拥挤现状;另一部分为流浪儿童与年轻人救济项目拨款,为0.692亿美元,主要用于满足流浪儿童受教育以及其他相关需求。

邓肯说:“在当前这种困难的经济形势下,要将刺激法案所明确投入的资金早日划拨到位,这些资金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也能够创造就业岗位,以及繁荣地方经济。”

编译自美国教育部网站 2009-4-13

英国“激励社区”助力年轻人成长

近日,英国主管社区与地方事务的大臣黑兹尔布莱尔斯(Hazel Blears)宣布,启动预算高达1000万英镑的“激励社区”计划(Inspiring Communities),使社区在年轻人成长过程中发挥更大更积极的作用。

英国政府发布的《新机遇白皮书》中曾提到,近年来英国的社会流动性有所增加。过去十年,约60万年轻人脱离了原来的生活困境。低收入家庭的学生上大学的比例也在提高。但是,《新机遇白皮书》也提到了面临的挑战,在一些贫困地区,年轻人很难实现更高的目标和理想。他们在学校表现好并不意味着将来的生活会更好。缺乏自信、缺少抱负、目光短浅成为阻碍这些年轻人成功的绊脚石。

虽说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多数是由学校的表现来决定的,但是一个孩子最终能够取得什么样的成就却受到很多校外因素的影响。

布莱尔斯说,有时候年轻人很难碰到好的机会,主要是因为周边的人没有看到他们的潜能,我们必须扭转这种局面。

“激励社区”计划将开展多种以培育创新精神为主的活动,借此提高年轻人的成就感,开阔他们的视野,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帮助他们发挥自身潜能,实现梦想。

编译自www.communities.gov.uk 2009-04-08

英国教师联合抵制小学的全国统考

 

按照英国的规定,所有7岁、11岁以及14岁的英国学生都要参加标准成绩测试,SATsStandard Attainment Tests)。SATs主旨是评估学生对基础学科的掌握情况,考试科目有英语、数学和科学。

英国儿童、学校和家庭部大臣鲍尔斯曾向议会介绍了改革全国考试体系的计划,其中包括立即终止14岁学生的全国统考,并且取消根据考试成绩进行学校排名的做法。但是,计划中并未提及取消7岁、11岁学生的全国统考。

英国教师联合会(National Union of Teachers)希望以压倒性的绝对优势票数,要求废除小学阶段的SATs。英国校长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Head Teachers)对此也表示支持。

在英国教师联合会的年会上,与会代表讨论最热烈的话题就是考试制度。代表们表示,为考试而教已经扭曲了教育本身,教师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为考试做准备,忽略了教育本质

英国儿童、学校和家庭部大臣鲍尔斯称,教师的抵制行为是违法的,有证据表明,三分之二的家长赞成全国统考。儿童、学校和家庭部的发言人重申,阶段性统考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就至关重要,英国教师联合会发起的抵制行为是不负责任的。

编译自英国《泰晤士报》2009-4-11

专家认为:在创新方面,澳应该效仿美国

澳大利亚陆克文政府的首席创新顾问特里?卡特勒建议:澳大利亚应该效仿美国的科技刺激计划,应投入40亿澳元促进绿色就业和科技创新。

负责对澳创新体制进行审视的特里?卡特勒认为:创新既是经济危机的起因也是解决方案。美国抵押贷款的创新导致了一些金融工具的开发,与原始的相关资产分离,触发了经济危机。危机时期,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国家的优先战略,创新无疑应该成为经济政策的核心。

卡特勒在他的204页的里程碑报告《冒险澳大利亚》中提出了大量建议,如增加研发投入,加强高校与企业合作;用“课税扣除”代替“研发税收减让”以驱动中小型创新企业增长;对政府采购业务进行改革以鼓励创新企业,同时建立一种凭证机制确保中小企业也能够与大学合作;加强公共部门的研究能力;政府应该对大学和企业的创新同等对待,平行投资,以增加产出。

编译自《澳大利亚人报》2009-4-1

调查显示:海外留学生数量事关澳洲当地就业水平

 

受澳大利亚私立教育和培训委员会委托,澳大利亚经济分析机构Access Economics首次集合所有可得数据,就留学生对澳大利亚经济的贡献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如果入澳的海外学生人数减少5%的话,澳洲将减少6000多个职位。这将给澳洲经济造成13亿元的损失。

Access Economics发布的报告显示,澳大利亚教育出口产业20062008年三年间增长了42%,就业人员达12.6万,对澳洲GDP的贡献为1%;在20072008财年,在澳海外学生的教育费用支出为141亿元,在澳其它支出为126亿元。

研究同时证实:教育的确是澳洲第三大出口产业,仅次于煤矿和铁矿,超过旅游与服务行业,与金矿、原油和铝出口并驾齐驱。

澳大利亚私立教育和培训委员会全国执行长官安德鲁?史密斯认为:教育出口(包括公立和私立教育提供者)是一个急速发展的产业,是抗击全球危机的一个最强有力的防御工事,每四名留学生进入一个国家,就会创造出一个工作岗位。

调查还显示,2006年入澳的海外学生人数为20.7万人,占到了全球海外学生市场份额的7.5%20062008年高等教育的留学生只增长了7.7%,而留学生英语强化课程及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在该期间增长迅速,入学率各自增长了63.7%112.6%。报告认为高等教育机构与教育市场的其他机构相比,已经达到饱和。

史密斯还补充道:教育出口的重要性不能只用经济来衡量,它还将对来澳学习的学生及他们的国家做出巨大贡献。

编译自《澳大利亚人报》2009-4-1

全球经济危机呼唤高校加强伦理课程

在全世界高等教育系统努力解决经济不景气可能对收入、成本和入学率带来的影响之际,澳大利亚大学校长将眼光瞄准了危机后的课程改革。他们在思考:高等教育在职业道德和更广泛的社会伦理革新中将发挥怎样的领导作用?

新南威尔士大学副校长、管理学专家弗雷德?希尔曼一直在研究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对全球经济危机的贡献,以及这些学科对危机后复苏可能发挥的作用。他上周透露,正考虑有必要在本科核心课程中加强伦理道德的成分。

西澳大利亚大学副校长艾伦?罗伯逊认为:未来几年,伦理课程在西澳大利亚大学将更加重要。目前已在他们的课程体系中有所体现,开设了一系列专门的有关商业伦理道德的讲座。在慈善基金的资助下,西澳大利亚大学商学院还为撰写“伦理或企业家精神”方面论文的学生设立专门的奖学金,同时设立了“伦理和企业家精神”方面的访问学者。最近,该商学院还要求学生必修一门课程――“组织、管理和领导伦理”。

詹姆士-库克大学副校长桑德拉?哈丁认为:应该加强课程中伦理成分,以便学生能够处理生活中的伦理问题,同时也能顺利通过职业机构的认证。但是作为一名经济社会学家,她不认为伦理课程的开设能触及经济危机的核心,她认为全球经济危机不是由单个人造成的,还有监管制度失误以及对市场行为的不现实社会预期等因素的影响。

悉尼科技大学副校长罗斯?密尔本认为:伦理是毕业生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他也不相信只有全球经济危机才让伦理变得更加重要。他说,多年来,我们看到大学校长和大学的自信不断被“伦理缺失”侵蚀,而管理失误使问题更加恶化。这不仅仅在商科中存在,在法律、政治、新闻和创造性写作以及医学领域都存在。但他与墨尔本大学的副校长格林?戴维斯、莫纳什大学副校长理查德?拉金斯一样,都不赞成强制学生学习伦理课程。

编译自《澳大利亚人报》2009-4-8

澳基础教育不公平随年级增长而加大

澳大利亚“生产力委员会”上周发布的《2009年政府服务报告》称:原住民儿童和其他儿童在基本技能掌握上的差距随年级增长而加大。

报告基于对“2007年全国基本技能测试结果”的分析发现:尽管原住民儿童所有学科都落后于其他儿童,但算术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与其他儿童相比,在小学末期差距最大;只有三年级和五年级原住民儿童与其他儿童写作技能差距在缩小;除此之外,就其他年级儿童的写作、阅读和算术基本技能掌握情况而言,随着学生年级增长,二者差距加大。

如写作方面,三年级时差距为18.8%,五年级缩小到16.9%,七年级上升到20.5%

阅读方面,三年级时差距为15.3%,五年级差距扩大到23.8%,七年级继续扩大到26.1%

算术方面差距更明显,三年级时为17.1%,五年级上升到25.6%,七年级达到34%

就全国而言,不到一半原住民儿童能够达到七年级算术基本技能要求;只有43.3%48.7%原住民儿童能够达到七年级读写基本技能要求(全国平均水平为79.3%81.1%)。

编译自《澳大利亚人报》网站 2009-4-13

新加坡超过三分之一学校拥有自己的特色领域

今年,新加坡有14所小学获得教育部颁发的“杰出校本课程奖”(面向小学),8所中学获“特色课程校”(面向中学)荣誉称号。这两项奖于2005年设定,目的是鼓励中小学更加多样化,为学生提供更多机会发挥各自特长。获奖学校将获得教育部经费,以进一步提升质量,拓展特色课程和创新。

新加坡教育部的目标是到2012年一半学校(180所学校)形成各自的特色领域。目前,已有超过三分之一(155)的学校被教育部认可拥有各自的特色领域。

教育部将根据学校特色领域的优势、可持续性,特色课程的教育价值,课程涉及的范围以及利益相关者的参与程度等来对申请学校进行评估。申请获批的学校将首先获得一笔分三年提供的发展基金,共15万新元,用于建立一到两个特色领域;三年后,每年教育部再为每个特色领域拨款5万新元,用于特色领域的更新和维护。

编译自新加坡教育部网站 2009-4-1

新加坡致力于为教师专业发展铺平道路

新加坡教育部今年共擢升了7067人,其中6854人是教师,39人是教育协作人员,174人是行政人员,这中间还有1043人属于超薪阶层和高级教育官员。这些人获得擢升一方面是对他们努力工作和优秀业绩的奖励,更深层次的含义是显示了教育部对促进教师和教育支持人员职业发展的一贯支持。

教师、教育专家和学校领导,新加坡教育部设计的三个不同的教育服务职业岗位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他们实现职业抱负提供了不同路径。

同时新加坡教育部实施大量计划吸引和留住教师。一些新计划,如“职业发展包”、硕士博士学习假、教师在职培训计划,已让约1000名教师受益,获得了更高学历。

另外,教育部还延长那些对“专家岗位”感兴趣及退休后仍想继续做贡献的教育官员的职业生涯,他们可以申请暂时的高级专家岗,教育部总部通过每年进行公开定岗考试进行录取;同时为了充分利用老教师的经验和知识,教育部还返聘老教师担任学校助教。

教育部还致力于帮助教师实现工作与生活的协调。学校有灵活的工作时间安排,如实施“兼职教学计划”,兼职教师的数量已从2007年的300名增长到2008年的440名,平均每所学校有12名兼职教师。教育部还对婚假和育儿假进行改革,为有此需求的年轻教师提供更多支持。

教育部还鼓励和支持教师形成自己的实践团体,实现知识与实践的共享和增强。

编译自新加坡教育部网站 2009-4-9

韩国新募5000英语口语教师

韩国教育科技部近日宣布,2009年的第二学期开始,将有5000名英语口语教师到韩国的中小学任教。其中将有2000名口语教师在今年9月参与到小学的课后辅导项目中,20103月正式进入课堂开展教学;3000名口语教师将于今年9月到中学开展教学工作。

这次招聘的口语教师将以兼职的形式到中小学教学生英语对话,每周工作时间大概是20个小时。这些兼职教师还将负责指导本国的英语助教,开发英语教科书,开展与英语学习相关的活动。

原则上讲,拥有小学或中学教师资格证书的都可以提出申请。当然也有例外,教育科技部允许各市、道教育厅对特别优秀的人才网开一面,即使没有取得教师资格证书也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破格录用。

兼职口语教师的年薪大约是2600万韩元(折合人民币13万多),当然也可能还有其他津贴福利,这要看学校与应聘者之间的具体合同约定。兼职口语教师的聘用期最少为一年。目前立法机关正积极努力,争取将合同期限最多延至四年,表现突出的兼职教师可以延长聘用期。

编译自韩国教育科技部网站 2009-4-6

海外信息一览

 

发达国家重视提高公民可就业能力

可就业能力最初只是一个学术概念,国外学者将其界定为一个人获得首次就业机会的能力、维持就业的能力、必要时获取新的就业机会的能力。目前,世界上已经有17个国家把提高国民可就业能力放在国家政策关注点的首位,将可就业技能作为国家战略来重视。一些国家甚至将国民可就业能力作为继GDP之后另一项衡量本国国际综合竞争力的最重要指标。

n        美国

美国自上世纪80年代起即开始可就业能力研究。美国劳工部曾出资调查所有工薪家庭对可就业技能的认识,并公布了工薪家庭公认的16种技能。随后,劳工部成立了“获得必要技能委员会”,由专家、学者,以及来自政府、企业界、工人、教育界的代表负责调查当今及未来职场所需要的技能要求,以及高中生对技能要求的掌握情况。

经过调查研究,该委员会先后出台了4份报告――《学会生活:高绩效蓝图》、《职场需要学校创造什么》、《职场所需要的技能和任务》、《教授就业必要技能》。在这4份报告中共涉及36种就业技能,被视为美国的国家可就业技能框架,其内容主要包括:基本技能、思考技能、个人品质及其他能力。美国劳工部据此建立了国家“职业信息网”,该网络所提供的数据库将员工的可就业能力与工作岗位所要求的具体技能联系起来。

n        英国

英国是全球最重视国民可就业能力发展的国家之一,可就业能力的概念就是英国人首先提出的。2007年,英国国家职业资格框架强调的技能包括沟通能力、数学应用能力、信息技术、与他人共事的能力、提高知识水平和表现、问题解决能力等。这些已被英国政府要求纳入职业教育课程,同时要求高等教育机构在课程设计中涵盖可就业能力培养方面的内容。

英国高等教育质量理事会认为,一名合格的毕业生至少需要具备以下素质:评判性或者分析性思维能力;应对复杂问题的普遍能力;有效的沟通能力;与别人结为伙伴,有效展开工作;独立完成工作;具备本领域的道德意识,成为自我评判、具有反思性的实践者,并且能够有效地在更为广泛的社会领域中加以应用。

n        澳大利亚

近年来,澳大利亚政府层面的可就业能力研究非常活跃。澳大利亚对可就业技能和能力的强调最早是从开发中学生的可就业能力开始的。2002年,澳大利亚出台了《国家可就业能力框架――未来的可就业能力》报告,将可就业技能的开发扩大到全体国民的范围。报告明确提出该框架要用在各个教育层次――中小学阶段、职业教育和培训、高等教育阶段。学校教师和培训者要将其作为教学和培训指南,求职者要据此进行可就业能力自我评价,已就业者要用其作为依据开发自身职业生涯潜力,招聘者和人力资源专家要用它作为考查应聘者能力的依据。

澳大利亚国家可就业能力框架认定的就业技能包括沟通能力、团队合作、问题解决、自我管理、规划与组织能力、技术能力、学习能力、创新与创业能力

n        加拿大

加拿大的可就业能力框架是2000年由加拿大会议委员会发布的。这份名为《可就业技能2000+》的报告将可就业能力分为三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是基本技能;第二个维度是个人管理技能;第三个维度是团队技能。以《可就业技能2000+》为基础,该委员会设计了“自我管理型学习者可就业技能工具包”。

2008年,加拿大议会众议院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和残疾人地位常务委员会出版了一份名为《加拿大的可就业能力:为未来作好准备》的报告。这份报告指出:“国家公共部门在提高国民可就业技能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各级政府必须要协作来做好这项工作,确保国民具有未来的加拿大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技能,国民可以凭借这些技能胜任得到的职位。”

摘编自《中国教育报》2009-3-31

新加坡大学助应届毕业生上职场

面对全球经济危机,大学生就业前景不乐观,新加坡三所本地大学纷纷推出更多计划,协助今年毕业的大学生做好准备。

新加坡国立大学分别通过寻找就业机会、心理预备、职能技巧预备与支持创业等四方面,协助应届毕业生寻找工作。在为毕业生寻找就业机会方面,校方在今年2月与新加坡工商联合总会合作,为国大学生与毕业生提供到工商联合总会属下15000家会员企业实习的机会。此外,他们有机会参加工商联合总会的海外商业考察团,吸取经商经验,建立联络网。校方也计划与一些政府机构合作,推出实习计划。

南洋理工大学自去年8月的第一学期起就为应届毕业生主办联络网交流会,让学生与各行业的人士取得联系。还尽量吸引企业与机构参加校园的就业展与讲座。此外,还展开了崭新的工作世界工作坊系列,让学生更了解各行业如担任工程师的要求与工作性质。

新加坡大学规定所有新大学生都必须完成为期7个星期的就业预备课程,课程内容包括如何应付面试、仪态、穿着、形象咨询等。同时在今年前三个月主办了超过70个与征聘有关的活动,包括就业讲座、实习机会简报等。

摘编自新加坡《联合早报》网 2009-4-7

“研究课”:日本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形式

在日本,“研究课”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形式。“研究课”跟中国的“公开课”、“教研课”有些类似,每个教师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在同事的合作下,准备一堂尽可能好的课,以展示实现某个目标的教学策略。

研究课上什么,以及什么时候上,由教师本人决定。人数较多的研究团队通常会细分为每组46人的小组,但各个小组的教研目标是相同的。所有小组的教师都要观摩研究课,并参加讨论。一次研究课的教研活动,通常会花上1015小时,前后延续34周。大多数的教研活动都是在学生放学后。有的教师也会上公开的研究课,这使得最好的教学实践在学校间快速传播,也给了校长、学区管理者及政策制定者一个了解当前教学情况的机会,同时也让优秀教师得到了某种承认。

研究课给教师提供了精炼课堂、收集课堂反馈、征求其他同事意见、反思自身教学实践、学习新的教学方法的机会,同时营造了一个相互合作、不断提高的氛围。

摘编自《中国教师报》2009-4-8

新视野

世界经济论坛视野下的国家发展阶段

世界经济论坛最新发布的《2008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根据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以美元计算)将各国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要素驱动阶段2000美元以下),这一阶段的特征是国家竞争优势依靠要素禀赋、低技能水平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企业竞争主要靠价格的竞争,销售初级产品,低工资水平反映出低劳动生产力。制度、基础设施、卫生和初等教育水平对维持处于要素驱动阶段的国家的竞争优势发挥着重要作用。第二个阶段是效率驱动阶段30009000美元),表现为开发更有效的生产过程,提高产品质量。在这一阶段,中等和高等教育发展规模、教育系统质量、数学和科学教育、企业教育对竞争优势有着重要的贡献。第三个阶段是创新驱动阶段17000美元以上),企业通过创新开发新产品,提高竞争力。在这一阶段,科学研究机构质量、产学研合作、科学家和工程师拥有量对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贡献。处于两个阶段之间的国家为过渡型国家,分为第一到第二阶段的过渡(20003000美元)和第二到第三阶段的过渡(900017000美元)。

摘编自《教育情报参考》2009年第3

热点聚焦

国家最崇高目标是什么?

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闫学通313在《环球时报》发表文章,题为《国家最崇高目标不是致富》,提出,中国须警惕富而不强他在文章中指出,国民利益并不只是拥有财富,而且还需要安全环境、主权能力、国际尊严,需要维护民族价值观,其中许多利益不是用钱在市场上可以买到的。历史上不仅有富而不强的例子,甚至还有增加财富与国家衰败同步发生的例子。今天的中国在军事上不具备俄罗斯那样的战争能力,在科学上不具备德、法、日那样的重大科学原理的发现能力。闫学通提出,国家应运用财富来提高国家能力,包括军事能力,社会保障能力和教育能力等。

文章发表后,接连受到一些学者质疑。《人民日报》高级编辑丁刚的文章认为,闫学通忽视了一个最重要的,也是最崇高的国家目标,即保障公平与正义。只有在一个公平与正义的体制下,国家才能有效地将财富转化为国家能力,实现国家的强大,并让绝大多数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没有一个公平、正义的体制,强大就是虚弱的、短暂的,也是不可持续的。

也有学者认为,只有累积了社会财富,才有谈国家能力的资本。而民众富裕,也应该成为国家最高目标之一。

闫学通认为,国家的富往往讲的是一个国家的经济能力,而强是讲一个国家的综合能力。也就是中国不仅仅应该拥有创造财富的能力,还应该有科学、教育、社会保障、军事、国际政治动员力等多种多样的能力。

日本JCC新日本研究所副所长庚欣很赞成闫教授的提法。他认为,无论是从人口还是资源的占有情况来看,日本和中国具有很大的可比性。国家的作用是什么?每个个人的能力是不一样的,所以个人取得财富的量也是有差异的。以他对日本的了解,国家的政策,重点是要调整这个差异,使更多的人,更公平地而且基本上比较均衡地取得财富。第二是让老百姓要有均富的一个资本,就是他的基本条件,每个人受的教育。教育是公共性的,是公共服务,他得到了之后(公平地得到且与财富无关),在竞争的起点上就越来越趋于平均,趋于一致。

新加坡《联合早报》评论员杜平则认为,国家的使命就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有尊严和体面,以人为基础的目标才是最崇高的,体面和尊严来自于财富。所以杜平认为,中国的发展目标还是应该以创造财富为主要目标之一。只有创造财富,社会文明才能在这个过程当中进步,其他的能力也才会逐步地得到有基础的提升。

凤凰卫视主持人邱震海则认为,闫学教授的文章虽然引起不少争议,但是却提出了一个问题,就是中国国家发展方向和中国国家的价值问题,也许对到底什么是强大,中国应该走向怎样的强大,许多人还是见仁见智。然而可以肯定的一点,那就是中国在迅速发展的过程当中从学界、民间到社会,都需要各种各样的思想讨论,乃至一种公开的辩论,正是在这种公开讨论和辩论的过程当中,一个不但经济上富裕而且思想上慢慢成熟的民族才会慢慢地浮出水面。

根据凤凰网和《环球时报》相关资料整理

专家视点

金砖四国教育竞争优势的比较

世界经济论坛(WEF1979年发表第一份竞争力报告以来,调查的范围从最初的16个欧洲国家扩大到全世界各个地区的134个经济体,占到世界经济总量的98%,因而具有全球代表性。

 

中央教科所比较教育研究中心李建忠依据《2008年全球竞争力报告》的有关数据对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教育竞争优势进行了比较。

李建中从2008年全球竞争力报告》中所列15个与教育有关的指标中,选取了10个与教育更为密切更为重要的10个指标,即3个硬数据指标,公共教育支出占国民总收入(GNI)的比例、中等教育毛入学率和高等教育入学率,以及7个由企业领袖打分的软数据指标,初等教育质量、教育系统质量、数学和科学教育、学校互联网接入普及程度、企业人员在职培训、大学产教合作、科学家和工程师拥有量,并据此计算金砖四国的教育竞争优势指数,结果是俄罗斯排在第一,教育竞争优势指数为0.883,印度第二0.788,中国第三0.782,巴西第四0.726)。

在四国中,中国的教育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初等教育质量,得分4.7,俄罗斯、印度和巴西分别为4.73.42.5,学校互联网接入普及程度指标中国得分4.6,俄罗斯、印度和巴西分别为3.63.53.6,大学产教合作指标中国得分4.5,其他三国均为3.6。中国至少有一半的指标存在竞争劣势,如果同印度比较,中国在10个指标中有5个指标的得分低于印度。公共教育支出占国民总收入的比例中国仅为1.8%,在四国中比例最低,而俄罗斯、印度和巴西分别为3.5%3.9%4.3%;教育系统质量中国得分3.8,印度4.3,数学和科学教育中国得分4.8,印度5.2,企业人员在职培训中国得分4.4,印度4.6,科学家和工程师拥有量中国得分4.5,印度5.7

摘编自《教育情报参考》2009年第3

 

深度调查

初中生生存状况――来自北京家长的调查

北京一位姓高的女士认为自己的孩子从一进入小学就开始了升学竞争,进入中学后的学习和生活状况更加让人忧虑。因此她和其他家长自发地进行了“北京初中生生存状况调查”,并授权21世纪教育研究院对外发布。这次调查共有742位家长参与,涉及初中生视力、在校时间、作业时间、辅导教材、兴趣爱好等方面。

“写不完的作业睡不足的觉”。调查显示,目前初中生的近视率已经达到74.26%。初中生每天睡眠78小时的占40%67小时的占27.9%6小时以下的还有741%。上课不犯困的学生只占13.07%68.73%的学生有时犯困,14.29%的学生经常犯困。

仅有19.1%的初中生每天的作业时间在2小时以内,36.79%的学生作业时间在23小时,27.63%的学生作业时间在34小时。有80.9%的学生作业时间超出北京市教委关于初中阶段家庭作业量的规定(不超过1.5小时)。

一位参与调查的家长说:“孩子们的锻炼时间太少,不足以支持身体的生长发育!‘阳光体育1小时’政策在很多学校根本没有执行!尤其是在期中、期末考试之前的一两周,大部分学校的潜规则是没有体育课。现在老师都用投影仪上课,教室得拉上窗帘,昏暗的灯光下孩子们还要记笔记,这是孩子近视度数和近视人数不断增加的一个原因。”

88.27%的学生在校外培训机构上主课(语、数、英、物、化)的补习班。每周上课外班用时35小时的占20.35%57小时的占22.64%79小时的占16.17%911小时的占10.24%。而不上课外班的仅占11.73%58.36%的学生周末只做作业和上课外班;周末既做作业又能发展爱好和体育锻炼的仅占13.21%;还有9.43%的学生只写作业,没时间干别的。

初中生的书包重量也在调查之列。书包在4公斤以下的仅占6.2%45公斤的占16.85%56公斤的占19.81%67公斤的占17.65%78公斤的占15.36%8公斤以上的占24.12%。书包里,各类教辅材料占了大头。

将近40%的学校每科练习册多达5种,3种的占不到30%。而按照北京市教委规定,每科使用一种练习册的仅占2.56%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2009-4-8

96.4%的人赞成大学生投身公益创业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调中心通过新浪网对千名网友的调查显示,96.4%的人赞成大学生投身公益创业,其中38.2%的人表示非常赞成。调查中,87.0%的人认为大学生公益创业能在实践中增长学识和社会接触能力,66.7%的人认为能缓解目前大学生就业压力,33.3%的人表示还能帮助弱势群体,弥补社会鸿沟。

调查显示,对于大学生公益创业中的困难,78.2%的人认为是资金短缺。接下的排序依次是:缺乏成熟完善的项目管理执行模式(76.4%)、社会认同度低(65.5%)、项目创意不够成熟(61.8%)、缺乏宽松的注册条件(29.1%)。

“你认为大学生公益创业目前更需要哪些支持?”调查中,92.7%的人认为是政府支持,74.5%的人认为是社会公众支持,43.6%的人选择企业支持,32.7%的人选择“慈善组织支持”。在最需要公益创业的领域,公众给出的选择为:教育(78.2%)、社区服务(70.9%)、养老(63.6%)。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2009-4-7

责任编辑  杨妍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