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第1期:欧盟启动夸美纽斯地区间合作教育计划
发布时间: 2009-01-16 来源: 京教育科研网 发布者:ym
国内教育看点
天津市成为首个“创业带动就业”实验城市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天津市人民政府近日在津签署备忘录,决定共建第一个国家创业带动就业实验区。实验区的目标是实现劳动者创业人数和通过创业带动就业人数的大幅增加,基本形成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体系,使更多有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的劳动者成功创业,建设创业型城市。
天津提出了衡量此项工作成效的6项指标:到2012年,全市要新增民营企业12万户以上,总数力争达到45万户;万人拥有企业数要从当前的300户增加到400户;新增民营企业存续一年以上的比例要达到80%;创业带动就业率力争2012年达到1∶6;大中专技校毕业生参加创业培训的比例要从当前的20%增加到60%,毕业生当年创业率从1.8%上升到5%;城镇登记失业率要控制在3.7%左右。
天津出台的《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若干政策规定》明确提出:在校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可保留其一定时期的学籍。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两年内免收劳动人事代理费,3年内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其缴纳养老保险的年限,在评定专业技术职务时可计算为工作年限,被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录用和聘用后,其养老保险缴费年限计算为工龄。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
海外直击
奥巴马要以教育技术刺激经济增长
让校舍现代化、为教室配备电脑,这是奥巴马经济刺激计划的一部分。尽管“经济复苏计划”的细节还没有公布,但奥巴马指出,该计划的目标是创造300个工作岗位,并投入经费为学校配置更多计算机,为家庭和学校提供普遍的宽带接入。
奥巴马称:美国的宽带使用率在世界排名第十五,这一点我们无法容忍,在我们这个发明互联网的国家,每个孩子都应该有机会上网,我将继续把宽带接入与美国经济竞争力密切联系。
除了将要实施教育技术立法和财政改革外,奥巴马还把技术的使用提到政府制度层面。他将首次在联邦政府内设“首席技术官”,他要让众多教育技术专家相信:新政府将彻底改变人们对技术的看法,提高技术在美国,尤其是在基础教育中的使用率。
国际教育技术学会首席执行官唐纳德?G?尼泽克深受奥巴马计划用技术刺激经济的鼓舞,认为奥巴马真正理解信息和通讯技术、连接及万维网的力量,赞同信息民主化、认同知识和21世纪沟通的重要性。指出:美国当务之急是重新赢得教育在全球的领导地位,解决美国目前在所有国际教育比较中的滑坡问题。
尼泽克断言:奥巴马将优先发展数学和科学教育,同时为学校提供工具,培养21世纪的学习者。必要的技术配备要成为对学校的最低要求,而不是附加要求。
学校网络联盟首席执行官基斯R.克鲁格认为:改革每年预算为22.5亿美元的“教育折扣”制度,是取得普遍宽带接入的关键一步。
除了为学校提供必备的技术基础设施加强学生的“21世纪技能”培养外,奥巴马还承诺鼓励教师的职业发展。
编译自美国《教育周报》
美国拟制定统一的高中毕业率衡量办法
美国全国性合作组织美国希望联盟2008年的一份报告指出,美国50个大城市的高中毕业率仅为50%左右(公立学校只有52%的学生能完成高中学业),而2007年夏天公布的同一调查数据为70%。该联盟主席玛格丽特?康德拉克说:“这是一场全国性的危机。”她认为必须靠从家长到学校的每一个成员共同努力来解决问题,同时还必须增加帮助可能辍学学生的项目,如导师和课外辅导计划。
面对不断降低的高中毕业率,近日美国教育部长玛格丽特?斯佩林斯公布了相关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国家、地方教育机构和学校如何实施统一毕业率的规章,并将采用统一的和更加准确的办法来衡量高中毕业率,使其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可比性。
斯佩林斯说:“国家不能再容忍高中生的毕业率如此糟糕,尤其是对少数民族学生而言,其父母们都认为,高中毕业文凭是他们在当今经济社会获得成功所必需的。”因此,她希望通过该指导意见,确保资源供给,保障学生普遍获得高中毕业证书。
编译自美国教育部网站
澳大利亚备受关注的布莱德利报告正式推出
最近,备受澳大利亚政府期待的布莱德利“高等教育评估报告”正式提交联邦教育部。这份由南澳大利亚大学副校长丹尼斯?布莱德利主笔的报告首次对澳大利亚高等教育20年历程做了全面检视。报告建议:
n 投入70亿澳元对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进行彻底改革。目标是到2020年,增加33万毕业生,同时加强对高等教育的质量控制,通过大学合并,建立一些服务于区域的大学,给高校的研发施加压力。建立一个新的超强的监管机构,该机构将有权关闭不能达标的大学。建议投入4亿澳元作为结构调整经费,用于资助不能独立生存的大学的重组。
报告敦促政府迅速采取行动,让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在大学参与率和绩效方面进入OECD一流国家之列。
n 建立一种简单易行的“学习资格证”(learning entitlements)或叫做教育凭证(voucher)制。通过获得“教育凭证”的学生的自由选择来实现政府对大学的拨款,同时解除对大学招生数量的限制。该制度先在公立大学实施,最后扩大到私立大学和TAFE。
报告警告:澳大利亚的高等教育已经落后了,为了实现未来的繁荣和福利,需要培训和教育更多年轻人,尤其是来自处境不利家庭的人。这不仅仅是大学自身的问题,而是一个非常严峻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报告提出:到2020年,澳大利亚40%的25-34岁的人群应该至少获得学士学位(目前这一数字为29%);同时来自低社会经济背景的群体的学生占本科生比例要达到20%。为了实现这些目标,需要同时提高大学完成率和高等教育入学率。
报告估计:在未来四年,联邦将因为“凭证制”另外投入11亿澳元。
有批评者警告:解除对大学招生数量的限制可能带来学生需求和经济需求的失调;完全自由的竞争将导致大学合并,从而引发政治问题;同时还可能鼓励提供者只投资于高需求和低成本课程,如果所有大学都热衷高需求和获利多的课程,那么竞争的结果有可能使所有大学趋同;同时还将给乡村和区域大学带来压力。
新南威尔士大学副校长弗雷德?西蒙认为:如果政府采纳报告,只解除对招生数量的限制,却不解除对学生收费的限制,大学将面临严重的财政危机。
根据《澳大利亚人报》网站2008年12月相关信息编译
澳大利亚大学呼吁:高校招生要弱化对分数的依赖
澳大利亚大学的副校长们都担心:仅仅依靠高考分数和高三成绩来录取学生,标准太单一,无法从那些没有取得高分的学生中筛选出有天分的人,尤其对于那些出身处境不利家庭、就读于资源缺乏的州立学校的学生而言,更加不公平。
澳大利亚中学校长联合会主席安德鲁?布莱尔希望:结束由高中负责产生一个唯一入学分数的传统。他认为应该由大学制定一套标准来评价学生,包括对学生的高中表现做一个更为全面的考虑。他指出:应该把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的筛选分开,由高等教育决定如何在招生中接受中等教育提供的成绩单。
联邦政府的一个三年实验项目今年已进入第二年,该项目鼓励大学尝试以“性向测试”作为对来自处境不利群体学生和那些因细微分数差距而落榜的学生的补充评价工具。有五所大学今年加入了实验。
编译自《澳大利亚人报》网站
澳大利亚承诺:23亿澳元改善土著居民教育
在今年进行的阅读和算术全国统考中,三分之一土著八年级儿童不能达到阅读最低标准;大城市近80%土著三年级学生阅读达标,而偏远地区这一比例仅为30%。
近日,澳大利亚联邦教育部长朱莉亚?基尔拉德宣布:未来四年,涉及学校资助立法及其他有利于土著居民的教育总支出将达到23亿澳元。她承诺:将让教育者在寻求真正能发挥作用的政策方面拥有更多灵活性,不再没完没了地进行一些不能带来制度变革的实验。新政策将允许政府资助和非政府资助学校在一定的责任目标内,更加灵活地使用经费,这就意味着学校必须公开土著学生的进步状况,并对结果负责。
她指出:土著居民和非土著居民在生命预期及教育成就方面存在巨大鸿沟,政府的当务之急就是采取实际行动缩小差距。
基尔拉德强调:英语,而非土著语言,必须成为占支配地位的教学媒介。每个孩子走出校园必须能够阅读和书写英语,英语既是工作语言,也是更高层次学习的语言。
编译自《澳大利亚人报》
NUT调查显示:男教师更易面临学生不良行为
英国全国教师联合会(NUT)调查了13个地区的1500位教师,发现:学生在男教师面前比在女教师面前更可能有不良表现。比如,在男教师的课上,学生们更易和教师顶嘴,甚至导致课堂教学被中断。
调查显示,2008年约有77%的男教师反映教学被打断过,而NUT在上一次(2001年)所得到的调查数据是72%;来自女教师的相关数据是66%,相比7年前的67.5%而言,并无明显变化。
调查也发现,自2001年以来,学生行为在某些方面有一些改善。比如男教师和女教师在课堂上被学生挑衅的情形都有所减少,相比而言,女教师下降幅度更为显著。此外,来自家长的威胁也有所减少,但言语上的攻击有少许增长。
NUT的执行秘书长Christine Blower说,尽管以往的一些统计数据给人们的印象是,女教师更易遭受学生的不良行为,而事实上,男教师很多时候遭受着更深程度的学生不良行为。因此,她提醒说,开展处理学生不良行为的教师培训,不应受到传统认识的影响,不能盲目认定男教师或者女教师更易于应对此类问题。
NUT也指出,目前有60%的教师没有接受过任何应对学生不良行为的培训,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现实问题。
编译自《每日电讯报》
英国拟扩大高校收费自主权
一项由英国创新、大学和技能事务大臣德纳姆(John Denham)委托展开的研究提出,大学应当享有自主收费的权力,以便于提升大学的教学质量。
此项研究称,如果解除3145英镑收费上限,则意味着大学将无须再拘泥于满足政府的条件以确保获得资助,可以因此节省更多时间用于改进教学。
德纳姆计划明年开始审查大学学费,预计大学学费将在2011年有所提高。牛津和剑桥这一类大学相信,如果能获得更多收入和更大的自主性,英国的高等教育将能够与美国那些获得大量资助的高等学府竞争。
但这一计划有可能会招致执政工党后座议员们的不满,他们认为大学学费的增长将会剥夺贫困家庭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因此,很有可能要等到执政党换届选举之后,对大学学费的审查才会被公布。
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主席奇泽姆(Chisholm)在其撰写的建议报告中并没有明确指出大学学费应该增长到什么水平,但从对海外学生学费进行统计的结果可知,不同科目的学费将会有显著差异,比如最贵的医学科目的学费可能会增至每年2万英镑;对于一些收费比较便宜的科目,如历史和英语,顶尖大学的收费可能上升至每年6000―7000英镑,而一些较低水平大学的学费可能维持不变。
编译自《泰晤士报》
英国投入900万英镑培养年轻人创业技能
英国儿童与青年事务大臣贝弗利?休斯(Beverley Hughes)近日说,政府将拨款900万英镑支持一个帮助年轻人参与实践活动的方案,以引导年轻人成为社会的创业者。这种投资和实践支持将给年轻人提供一个培养诸如经营、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等重要技能的机会,而这些技能都是企业所必需的。这一方案预计在2009年上半年启动运作。
为尽可能多地满足年轻人对于实践活动的需求,英国政府已邀请第三方组织对该方案进行投标并负责具体实施,同时要求其对参与实践活动的年轻人给予支持。贝弗利?休斯说,年轻人都想参加他们感兴趣的实践活动,希望第三方组织积极参与投标,帮助政府及时给年轻人提供机会。
编译自英国儿童、学校和家庭部
加拿大安大略省:让学校更加安全
最近,加拿大安大略省“学校安全行动小组”发布了一份名为《在学校中培育尊重文化:促进安全与健康关系的形成》的报告。报告呼吁政府采取行动,解决学校中的一些严重的安全问题,如性暴力、同性恋、性侵犯和学生间不正当的性行为等。安大略政府于今年2月要求“学校安全行动小组”就这些问题进行调查,2008年3-10月,行动小组就这些问题向学生、教师和家长、社区机构和有关组织进行咨询。新公布的这份报告总结了小组的一些发现并提出了行动建议。
尽管此前安大略政府已经形成了一个系统的学校安全策略(如:对教育法学校安全条款的修订已于
第一,为教师提供更多支持,以便教师迅速做出反应并采取行动制止校园事故的进一步发展;
第二,要求学校与受害人和作恶者双方家长之间保持及时和持续的沟通;
第三,与教育伙伴合作对课程进行改革,确保性暴力、同性恋、性侵犯和不正当性行为等问题能够在课堂中进行讨论;
第四,制定相关手册,帮助教师对各种性侵犯事件做出反应;
第五,加大对学校风气的调查,帮助学校对安全状况进行评估。
编译自加拿大安大略省教育部网站
日本患心理疾病教师数量持续增长
根据教育部门的调查,2007年日本全国范围内请病假的教师数量比2006年增长了414人,而因心理疾病(包括精神抑郁)请病假的教师数量,15年来持续增长。根据调查结果,2007年日本有4995名中小学教师因心理疾病请病假,这一数据是一个历史新高,比上一财政年度增加了320名,相比10年前的统计数据,则增长了3倍。
根据调查,患心理疾病的教师越来越多的主要原因,一是随着教师与学生和家长关系的变化,师生间、教师与家长间沟通交流的传统手段和方式已不是很有效;二是学校员工间的合作支持体系不够完备;三是教师工作量不断加重。
东京教师和官员互助协会的神经精神科专家Kaoruko Magane主任认为,由于多种原因,教师的工作是非常忙碌的,而这和企业员工的忙碌有很大不同。比如,教师在工作时间一般需要保持持续的精力集中,甚至很少有时间坐下来。很多教师都要把没有批阅完的学生作业带回家,还经常需要在工作时间之外回答家长的咨询。两天的周末时间也很少令教师们感到轻松,因为他们常常要在周末时间监督学生的课外活动。
他指出,如果社会不能给教师以足够支持的话,学校教育将会陷入危机。
编译自日本《朝日新闻》
TIMSS 2007:韩国学生科学和数学素养名列前茅
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公布的2007年“国际数学与科学趋势研究”(简称TIMSS)结果显示,韩国8年级学生的数学成绩排名第二,科学成绩排名第四。参与此次调查的有来自50个国家的23万名学生,韩国有150所学校的5448名学生参与其中。
韩国学生在TIMSS中的数学成绩近年来一直在提高,1995年韩国学生的数学成绩是581分排名第三,1999年以587分的成绩排名第二,2003年以589分的成绩还是排在第二位。2007年,韩国学生在TIMSS中的数学成绩达到597分,仅以一分之差落后于台湾。数学成绩排名在韩国后面的依次是新加坡、香港和日本。韩国学生不仅数学成绩总分不断提高,而且成绩最好的学生所占的比例也从2003年的35%提高到2007年的40%,排名第二。
在科学领域,韩国学生的排名也比较稳定。1995年、1999年和2003年韩国学生的科学成绩分别是546分、549分和558分,排名分别是第四、第五和第三。2007年,韩国学生的科学成绩排名落在新加坡(567分)、台湾(561分)和日本(554分)之后,以553分排在第四位。2007TIMSS显示,韩国科学成绩最好的学生所占的比例为17%,比2003年提高了一个百分点,排在第三位。
尽管韩国学生在数学和科学领域的表现十分出色,但是,韩国学生在对待这两门学科的态度上所得的分数相对比较低。在针对这两门学科的多维评价中,韩国学生表现出来的自信和兴趣均低于平均水平。而且这种现象不是韩国独有的,对于亚洲学生来说(包括日本和台湾),这是一个普遍现象。
编译自韩国教育科技部网站
海外信息一览
欧盟启动夸美纽斯地区间合作教育计划
欧盟委员会
夸美纽斯地区间合作教育计划是欧盟2007~2013年终身教育整体行动计划的一部分,每年预算为1600万欧元。
欲参加夸美纽斯地区间合作教育计划项目的地区,须通过本国有关机构在
地区合作项目的范围非常广泛,涵盖学校、青年俱乐部、图书馆、博物馆等机构,既可以是教师交流、参观学习、师资培训和其他教学活动,也可以是教育调查、新教学方法测试和提高对教育的认识等活动。
欧盟负责教育、培训、文化和青年事务的委员扬?菲格尔在欧盟委员会当天发表的公报中指出:欧盟的文化多样性对我们的学生来说将是一种激励,也是一个机会。学校的校长和教育主管部门越来越注重欧盟学校间的合作和相互学习。夸美纽斯计划的启动可以促进年轻人相互了解和欧盟跨境与跨地区的广泛的教育合作。
摘编自《世界教育信息》2008年第12期
萨科齐重提“积极歧视”理念
萨科齐总统在法国最优秀的学生面前说:“真正的机会均等首先应通过教育来实现。”必须向少数族群开放“培训精英的场所”,方便他们进入高等名牌专科学校。他主张恢复第三共和国时期实行的穷学生助学金制度来实现这个目标,并宣布从2009年9月起,每个高等名牌学校预科班将提供25%的名额,给“优秀助学金学生”。2010年,这个“配额”将提高到30%。此外,为了加强高端就业市场中少数族群的比例,总统还向包括电视等优越行业和100家大公司,发出与政府“签约”的“传票”。
摘编自《青年参考》
意大利教育改革方案获批
意大利参议院
根据改革计划,为填补意大利政府面临的巨额公共财政赤字,政府将大学教育经费预算每年减少3%,即在未来5年减少14亿欧元的开支。此外,在小学将恢复实行“单一教师制”,即一个教师担任多门学科的
这一教育改革方案引起在野党的强烈不满,它们指责政府此举不利于教育发展。罗马、米兰、那不勒斯、巴里等意大利各地中小学和大学的学生、教师相继举行大规模游行和静坐示威,抗议政府的上述改革措施。
摘编自《世界教育信息》2008年第12期
新加坡将提供7500个教员职位迎战经济不景气
新加坡教育部长黄永宏近日在新校长委任典礼上,谈到如何应对全球经济危机时透露,2009年,从幼稚园到大专学府将提供7500个教职员职位,同时将通过策略性的投资和建设、加大学生财务援助和鼓励谨慎开销等措施来应对全球经济不景气,化危机为契机,详情将于明年财政预算案辩论时宣布。
从人力投资着眼,教育部将加大、加快教职员工的征聘。明年从毕业生和中途转业者聘请的正规教师,将远远超过原定的2200人。而扩大“教育协作人员”的计划将会更早更快完成(原定在2015年底由现在的600人扩大到2800人)。同时,鉴于不少中年人面对裁员危机,教育部将在不影响素质的情况下,加快中途转业者担任幼稚园教师人员的培训速度,并赞助其培训费用。总体而言,明年教育界提供的7500个职位,有3500个来自学校和教育部总部,4000个来自幼稚园和大专学府。
此外,教育部将加快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去年宣布在七年内拨款7亿元,为所有学校兴建室内体育馆。这项计划将比原计划提早三年,提前在2011年完成。
财力方面,教育部将扩大以及灵活执行学生财务援助计划,以便协助平日不符合申请资格的专业人员的子女,顺利渡过经济困难的窘境。
尽管重视作长远及开源式的投资,教育部鼓励学校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节省开支,让学生明白危机当前,每个人都有节流责任。
展望未来,黄永宏强调,学校除了要继续加强学生的数理基础,还要培养学生具备创新意念、独立自主、终生学习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以应对瞬息万变的世界。因此,学校校长不只是总裁,还必须是卓越教学风气的推动者,培养学生具备适应时代的能力,同时给予教师更多发展空间。
摘编自联合早报网
英国高等教育扩大了年轻人之间的机会鸿沟
英国一个扶贫政策研究机构最近公布的调查显示,英国大学教育近年来的蓬勃发展扩大了大学毕业生和未接受高等教育的年轻人之间的机会鸿沟。由巴罗•吉百利基金会(Barrow Cadbury Trust)委托专家雷切尔•塞尔方丹(Rachel Cerfontyne)撰写的报告指出,正在或已经接受高等教育的年轻人迈向成年生活的路途较为顺利;他们在目前经济衰退环境中承受的冲击也小一些。与此相比,在18岁之后没有升学的年轻人,相当一部分人因被社会体制遗弃而堕入犯罪圈子,难以自拔。
报告还指出,大学生被发现有吸毒或破坏公物之类行为,往往被视为只是一时冲动而获得原谅,但其他青少年的同样行为通常则招致惩罚,这加剧了两种年轻人之间的差距隔阂。
此次研究揭示的另一问题是,许多本已属于优越家境的年轻人一旦进入大学,便得到国家提供的诸多扶助。而没有考上大学的年轻人则要在竞争日趋严酷的就业市场里寻找谋生之路。“这些年轻人最终往往落入到让他们感到没有意义的、空虚的生活中。在这种情况下,犯罪便给他们提供了挣钱和消磨时间的机会。”
调查还发现,对许多16-24岁的年轻人说,是否落入犯罪生活,关键不在于家里有一个还是两个家长,而在于是否有良好的就业展望。
摘编自BBC中文网
新视野
“网络一代”无需记忆?
如果在Google上点几下鼠标就可以解决问题,那么背诵岂不是浪费时间?这正是畅销书《数字化成长》(Growing Up Digital)的作者、被誉为“数字经济之父”的唐?泰普斯科特(Don Tapscott)的新观点。他认为通过记忆事实进行学习的时代即将结束,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网络知识。
泰普斯科特说,现在,老师已经不再是知识的源泉,反而由互联网扮演了这样的角色。他认为学生应该学习历史,了解世界,但是没必要记住那么多确切的历史日期。因为他们只要上Google点击鼠标就能知道了。
泰普斯科特认为,现在的教室学习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工业化时代的产物,可能符合进行规模化生产的社会需要,但是不能满足数字经济时代的要求,或者说不能满足“网络一代”头脑风暴的要求。他说,我们必须以闪电的速度掌握新的信息,孩子们需要不断更新他们的知识。正因如此,死记硬背是浪费时间的。但是他同时也强调,自己并不是鼓吹学习无用,而是认为现在掌握新知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
对他的观点也有不同的声音。英国教育监管机构(Ofsted)声称,学生单单了解重大历史事件还不够,因为这“不足以帮助他们形成总体观念或者展示足够强的概念思维能力”。英国反对党的教育发言人最近也对背离事实的学习方式进行抨击,他说“知识资本是教育进步的基础”。
根据BBC中文网、《泰晤士报》及其他相关资料编译整理
通过说唱学地理
每个人一定都对中学里的学习生活记忆犹新:读本里长达数页的课文,还有那些必须背下来的练习题。在这样的负担下,有谁会喜欢学习呢?柏林人罗宾?海富斯和文森特?施泰因创立了一个名为“说唱学”的项目,把说唱音乐和学习知识结合在一起,专门迎合青少年的口味。他们的歌里唱的全都是关于欧洲的地理文化知识。
这样学习之所以有效,罗宾解释道:“因为,重要的是孩子或者是成人在听歌的时候知道:我要学习这首歌里讲述的知识,我可以先听一段,记住里面的内容,然后再慢慢往后面听,这样就能把这些内容都记在脑子里。在这个记忆的过程中,歌曲的押韵、歌词内容,由此在人脑海里浮现的图景,再加上音乐旋律的支撑,加上音乐的节奏和韵律,都可以在脑子里打下记号,起到加强记忆的作用。”
摘编自《中外教育》2008年73期
热点聚焦
就业难题如何破解
n 教育部拟推“新政”,拓宽就业渠道
为应对当前的经济形势和严峻的就业形势,教育部正联合有关部门商讨推出四项“新政”:对在西部和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达到一定年限的高校毕业生,由国家代为偿还其学费和助学贷款;扩大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建立并完善高校毕业生补充农村教师岗位的长效机制;加大力度落实部队征兵更多面向各类院校毕业生的新政策;扩大招收研究生和普通高校第二学士学位的规模等。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1364名在校大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35.6%的人相信这些措施能够帮助自己提升就业能力,降低就业难度,缓解就业压力。75.1%的大学生认为仅有政策是不够的,还要看落实情况。
n 新就业模式缓解就业难题
在教育部、科技部主办的“国家软件产业发展战略与人才培养模式发布会”上针对就业难题,国家软件技术培训与推广中心――LUPA创造并推出了大学生“准就业”机制。“准就业”阶段是学生在“学校待业”与正式“上岗就业”之间的过渡阶段。未实现就业的“待业”大学生通过“准就业”阶段的学习与工作可获取“工作”与“学习”的双核实训,在结束“准就业”阶段后,学生可获得三方面的回报,即“从业工资”、“工作技能”和“工作经验”。
n 加强就业指导,促进学生就业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徐向东认为:中学,尤其是高中阶段的学校本着对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精神,应当帮助学生拥有规划人生的能力,在学生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始终给予类似的指导。合理规划自身发展路径的能力,才是抗拒各种恶劣就业形势的根本能力。
北京大学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陈永利表示,应设立对就业指导中心的监督和考核机制,以可量化的就业结果为依据对其进行考评。各高校还应对毕业生做跟踪调查,通过调查结果考核求职辅导工作,从而全面监督和加强就业教育的改进。
中国青年报的另一项千人调查也显示,70.2%的人对学校的就业指导有所期待。
n 突破结构性难题,理顺人才培养与就业需求间的关系
企业和高校的困扰对比同时也反映了大学生就业难的深层原因所在,那就是低端的产业等级与人才培养层次的脱节。结构性困难不解决,边缘性努力只能是杯水车薪。要突破这种结构难题,一方面高校要开门办学,调整教育模式,优化教育结构;另一方面是要加快产业转型,实现产业升级,向全球产业链的高端发展。
根据近期《中国青年报》、《广州日报》、中国新闻网、《上海教育》的相关资料整理
专家视点
教育厅长痛批:大学越来越不像学术单位
山东省教育厅厅长齐涛在近日召开的山东高校教师队伍建设论坛上严肃指出了当前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和学术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统一的职称评审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不相吻合。他认为,职称评审的最终趋势应该是多元化,不同学校的教授实际学术水平是不一样的,应该承认这种差异的存在,在评审、待遇等各个方面有所体现。
第二,学术评价的非学术化倾向。这种非学术化倾向表现为:一是新一轮的量化。这种量化和过去相比,只是形式的不同,理工科以是不是SCI或EI、文科以是不是核心期刊为衡量标准,以获奖、项目的数量为衡量标准。二是学术评价行政化。三是“一刀切”。评价标准“一刀切”;学术论文概念界定“一刀切”,学术和文化不分,学术文章、理论文章、文化文章、普及文章分类不清楚;身份要求“一刀切”,“唯学历”、“唯身份”,所有高校都追求教
第三,学术底线在一些区域的失守,表现为学术道德的丧失、学术规范的缺失和学术创新的薄弱。抄袭现象越来越严重,很多人已经习以为常。
第四,学术从业人员世俗化,追逐职务、金钱、荣誉、地位。
第五,学术研究的“大跃进”现象。一是全员学术,不论是什么类型的教师都要接受学术工作量的考核,甚至要求在读研究生发表论文的数量,从而造成一种假繁荣;二是人人都架上“小高炉”,大炼钢铁。许多人不甘为人下,不甘做助手,不甘做一般作者,至于自己炼出的钢铁能有何用并不去管。
第六,人员结构的不平衡性。一个学科作为一个教学单位,人员应该是一个金字塔型结构,由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构成梯队配备,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但现在的考核体系
齐涛说:“应牢牢树立大学的学术本位意识,并尽力让一些真正做学问、做研究的人能两耳不闻窗外事,远离考核,远离评审,给他们营造研究条件。”他认为,“养士,可能更有助于保留大学的根本。”
摘编自山东省教育厅网站
高校设“情感导师”引热议
近期,针对大学生日渐凸显的心理问题,江西理工大学在全国率先推出了“情感导师”制度,南开大学开设选修课程“情绪管理”,北大、清华等高校接连举办大学生恋爱心理讲座。“情感导师”究竟能否指导学生在情感课堂中成功“毕业”?怎样的化解办法最适合大学生?专家和大学生们对此有着各自的看法。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
中国人民大学主管教学教务的有关负责人同样表示,高校的情感辅导不宜采取“导师”介入制度。大学生恋爱很多的原因都是空虚和寂寞,老师如果以导师制度的模式介入到大学生的情感规划中是很不妥的,很可能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该负责人认为,将心理健康课程引入学生的必修学分管理制度将会是很好的办法,那样学生不管是积极主动的,还是不得不去的,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效的。
清华大学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副主任刘丹认为,辅导员队伍的优化才是最重要的,如果老师所持的理论是错误的、落后的,再去指导学生肯定会适得其反。
一些学生表示,系统性的知识对自己进行心理疏导是很有用的,讲授越早越好,但并不赞成设立“情感导师”。他们坦言自己不会把感情上的苦恼倾诉给一个不熟悉的老师,而宁愿把自己的亲密伙伴当作“情感导师”。
摘编自《新京报》
深度调查
调查显示:仅半数90后愿与父母沟通
日前,零点研究咨询集团选取了20个城市的877户家中有18岁以下未成年人的城市居民,针对学生和家长的交流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51.7%的孩子会主动与家长谈论自己与同学或朋友间的事情,34.1%的孩子会在有问题时与家长交流,14.2%的孩子缺乏主动与家长交流和沟通的意愿。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子女与家长的沟通意愿逐步递减。7-9岁和10-12岁的孩子主动与父母沟通的比例分别为55.1%和53.5%,而13-15岁和16-18岁孩子的主动性分别为46.5%和41.0%。
对于不主动与家长沟通的孩子,家长的表现又如何呢?调查显示,41.6%的家长会在发现孩子情绪反常时主动询问,26.4%的家长很少询问。对于沟通主动性比较欠缺的孩子,尤其是16-18岁的孩子,49.6%的家长都很少主动询问,他们只是更多地关心孩子的学习问题。
在实际的子女教养中,对于子女科学文化知识的培养力度显著大于对于子女“善良和品德”的培养,提及率分别为66.4%和32.2%。另外,对于子女的“抗挫折能力和态度”、“社会交往和人际沟通能力”、“快乐体验”等方面,家长们都对其重要性有一定的认同度,但实际关注程度却明显低于认同度。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
客观题太多阻碍学生思维
上海市教委在对大学生勤工助学情况调查时发现,大学生在勤工助学工作中遇到障碍的比例达61.9%。而在遇到困难时的处理方式上,仅有26.9%的学生选择“冷静处理”,23.4%的学生选择“寻求他人帮助”,5.1%的学生选择“不知所措”,6%的学生选择“顺其自然”,其他学生弃选。
从大学生勤工助学中折射出来的问题表明学生在处理困难的途径上相对单一。对此,专家指出,大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思维狭窄,和他们所受的教育训练密切相关。眼下无论文理学科,考试时大量使用客观性试题,四个选项答案罗列供学生选择,这与现实中的问题大不相同。生活中的问题大都具有开放性,它的解法要靠自己去探求,鲜有现成答案。所以客观试题虽然不乏种种优点,但是它对于思维训练存在缺陷:容易固定学生的思维模式,养成面临多方面多层次选择时的惰性,缺乏综合判断取舍的能力等。有这种缺陷的人,遇上问题就只有“一根筋”,缺少思维的发散力。
专家表示,学校教育应尽可能拓宽学生的思维广度和深度,引导学生自己去研究、思考,考试时,应尽可能减少客观选择题,少出那些能在课本上找到现成答案的题目。
摘自解放网-新闻晚报 责任编辑 杨妍梅
< 前一篇: 2009年第2期:就业之路 实习先行 < 后一篇: 2008年第40期:上海启动编制地方教育发展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