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第32期:新加坡小学教育酝酿大改革

发布时间: 2008-11-10 来源: 京教育科研网 发布者:ym

 

 

 

国内教育看点

上海将建终身教育网

在第六届长三角社区教育发展论坛上,上海市教委有关人士透露,上海市正计划建设一个具学习、管理、统计、查询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网络信息平台?D?D上海终身教育网,首期可容纳40万人同时上课的“网络教室”将于今年年底前推出。今后,则将力争上海的每位市民都可在网上学习。

网上课堂的内容将包括高校中的一部分精品课程,市民可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各种培训技能,甚至还有针对新生儿父母的育儿知识。

目前,由专业人员开发的第一批2000余小时的社区教育资源已经登陆现有的社区教育门户网站,供市民免费学习。到明年年底前,还将开发10大系列、1000集的精品化视频课程,帮助更多市民网上学习。建设中的终身教育网将成为一个结合早教、中小学校外教育、职业教育、高教等各类教学资源的“知识仓库”。

2010年,上海每年将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就业人员接受更新知识、提高技能的培训教育,人均年阅读量、读书时间等城市读书指标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主要城市的水平;新增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4.5年;全社会的教育投入用于终身教育的部分达到三分之一。

摘编自解放网 2008-10-14

海外直击

加拿大推进《2020学习型加拿大》计划

923,加拿大各省教育部长在弗雷德里克顿市召开了第94届教育部长理事会(CMEC),讨论需要优先解决的教育热点问题,包括在今年4月公布的《2020学习型加拿大》计划要点中提出的土著居民教育、扫盲及中等后教育经费问题。

第一,召开领导峰会,解决土著居民教育问题

部长们都认同必须消除土著及非土著学习者之间的教育差距对于经济、社会和民族是非常必要的。CMEC将邀请一些代表第一民族、因纽特人、美提士人(加拿大的三大土著居民)的重要机构和联邦政府的领袖参加20092月召开的会议。

会议的目标是加强CMEC、代表土著居民的重要机构的领导及联邦政府之间的关系,同时尊重各自的权力及现有协议。

第二,实施泛加拿大策略,提高加拿大人读写水平

4月召开的“泛加拿大交互式读写论坛”的基础上,部长们提出下一步计划,即:只要有利于教育者、学习者,读写教育的提供者及所有加拿大人,应该共享先进的观念和课程。

第三,保证中等后教育经费

部长们认为中等后教育对于学生和经济的发展日益重要,将继续努力保证联邦政府对中等后教育需求的认可,以迎接21世纪的挑战。面临的挑战包括:日益改变的入学趋势、基础设施更新、研究和发展,国际教育和保证土著居民的受教育机会等。为了迎接挑战,部长们正寻求联邦财政投入的长期增长。

第四,加强知识产权对教育群体的保护

会上,CMEC知识产权联盟(由各省/地区的教育部长组成,魁北克除外)讨论将支持把教育包含进联邦《知识产权法》,保证教师、学生和学校能够使用对人们公开的互联网资源,而不必担心会违法。

第五,推进多语言教育

继续推进和实施少数民族语言和世界通用的第二语言教育项目。

编译自加拿大教育部网站 2008-9-23

澳大利亚大学:适应全球化,主动发起课程改革

在陆克文政府对高等教育政策进行全面审视之前,澳大利亚一流大学纷纷掀起课程改革浪潮,一场自下而上的变革正改变着澳大利亚的高等教育。

在麦考瑞大学、墨尔本和西澳大利亚大学,狭窄的本科课程将被更加宽泛的本科教育所取代,要求所有学生都要学习科学和艺术,要传授给学生沟通技能,并鼓励学生参与校外的实践项目;莫纳什大学致力于制定课程国际化政策,以培养学生具有国家和全球观;南澳大利亚大学计划到2010年,所有学历的学生都要加强本土研究;维多利亚大学致力于加强课程与当地经济和社区的联系,要求学生在工作场所或社区学习的课程要占全部课程的25%

墨尔本大学副校长格林?戴维斯认为:课程改革的根源在于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以及面对亚洲、美国和欧洲改革的挑战,公众对澳大利亚大学是否仍然具有吸引力的质疑。戴维斯说:如果我们仍然保持被动,那现有的市场将离我们越来越远。公立大学失去国际市场无异于慢慢等死。

课程改革明显与当前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政策改革的重点(结构调整和财政改革)相背,强调教学、学习和毕业生能力培养。

西澳大利亚大学副校长艾伦?罗伯逊说:我的课程回顾委员会建议,把教学作为大学的第一要义,要解决对于学生而言,什么是最好的产出,我们如何才能实现这些产出?

麦考瑞大学副校长斯蒂文?舒尔兹指出:要对课程进行改革,以确保毕业生为就业做好准备,并乐于做一个有责任感的市民。他说:当然,我们仍然会教专业技能,如会计专业学生还会学习记账,但我们还要保证每位学生学会如何分析学者的报告,批判性地看待研究方法,学会解决问题,并把信息整合为自己的观点。

戴维斯教授认为,课程改革的许多方面都表明:澳大利亚大学迫切需要保证课程被海外竞争者认可。因为目前大量澳大利亚毕业生都期望在海外工作一段时间,如果学历得不到国际承认,他们将选择国际化程度高的大学。

编译自《澳大利亚人报》2008-9-24

澳大利亚:必须强迫学生学数学

近日,澳大利亚“全国课程委员会”公布了一项课程草案,建议:所有1-10年级学生都要学习统一的数学课程,进入11年级后,学生才可以根据兴趣进行选择。

草案提出:数学课程要连续关注一些最核心的专题,同时要规定关键的学习目标。具体应该教授什么内容将在进一步的磋商中制定。要强调在工作实践中应用所学数学知识的观念,建议培养学生具备概念理解、设计流畅程序、进行战略思考、应用推理和生产部署等能力。

墨尔本大学数学教育基金会教授凯伊?斯塔西指出:数学课程一直被“学生应该达到的学习结果”主宰,却忽视了“数学应该怎样教”。斯塔西还指出,数学课程一直在进行简单专题的低水平重复,而没有对一些问题进行深度探索。

草案作者、莫纳什大学数学教育教授彼得?沙利文认为:社会对不学数学持宽容态度,但数学是一门基础技能,应该要求所有学生学习。

编译自《澳大利亚人报》2008-10-15

美国新罕布什尔州:让高中重新焕发生机

根据新罕布什尔州正在酝酿的“振兴高中”计划,除了刚性的课程要求和毕业标准之外,所有校外的活动都能获得高中学分

该计划的长期目标是:让学生的学习个性化;为他们提供在真实场景中应用知识的机会;让学困生通过可以选择的课外学习掌握知识,如实习、作品展示、毕业设计和当学徒。

该州副教育长官玛丽?希斯说:我们致力于激发学生热情,让学习变成他们想做的事,而不是必须做的事。

新计划鼓励学区对选择性课程、远程学习、拓宽学习机会等提供支持,同时要求学区为每一门课程,以及课外学习都设定能力标准,并制定测量学生掌握水平的方法。只要保证学生获得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学生的课外活动就能获得学分。

其他州也在进行类似的高中改革尝试,南达科他州上周宣布将重新审视基于课时的学分制模式。

新罕布什尔州计划是受新法推动产生的。2007年,该州通过一项法案,延长义务教育年限到18岁(以前是到16)。同时提供450万美元经费推动选择性教育。

州长发言人认为:高中改革的步伐还不够快。让更多年轻人获得文凭,对于州和经济的未来非常重要。企业告诉我们,他们有产品和用户,却缺乏有技能的劳动力。

州官员和有关人员都认为,高中重构并不是一件易事。面临的挑战之一就是该州的大多数高中规模都很小(只有五所规模超过1500),缺乏资源和时间投入改革。另一个挑战就是原来基于课时支付的工资标准需要改变,需要重新定义教师的作用(他们不再仅仅是站在25名学生面前,每天工作5小时,而应该成为学习的促进者),能够致力于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教师并不充足。

编译自美国《教育周报》2008-9-23

英国建议企业、大学和学校加强合作

10月初,英国政府接受了国家卓越教育委员会(The National Council for Educational Excellence简称NCEE)提出的建议。这些建议是由大学校长、学校、学院和早期教育机构的领导者、有影响力的企业界人士共同讨论提出的。

主要建议如下:

l      小学应该确保年龄较大的儿童有机会访问一所大学校园。这将激发儿童的热情,尤其是对那些来自贫困地区的儿童,可帮助他们继续进入高等教育。“休顿信托”(The Sutton Trust)已开始试验该计划。

l      每一个小学、中学和学院都应该和一个地方企业建立有效的联系。这种合作关系可以加强学校的领导;有利于发展语言文字和数学技能,促进更多的人从事科学和数学;能够提供创业教育和创业建议。“国家框架”(National Framework)界定了企业可在哪些领域做出更大的贡献。

l      在儿童早年提供更及时的建议促进学校的指导;更多地激励高等教育的进步;提供关于证书的更好的信息。

英国首相戈登?布朗说:“教育赋予青少年技能和发挥他们最大潜力的自信,帮助他们实现梦想。”“报告中的建议将帮助我们实现造就世界一流教育的目标。我们必须共同努力确保建议完全实现,使所有人受益。”

英国儿童、学校和家庭部大臣爱德?鲍尔斯以及大学、技能和创新部大臣约翰?德纳姆都充分肯定了这些建议,并希望协同努力实施这些建议。

编译自英国儿童、学校和家庭部网站 2008-10-3

英国强化家长投诉

英国儿童、学校和家庭部大臣爱德?鲍尔斯立足于工薪家庭,推出新的计划保护儿童免于暴力,强化家长对于他们孩子所受教育的投诉。英国首相布朗和大学、技能和创新部大臣约翰?德纳姆在曼彻斯特的工党会议后祝贺爱德?鲍尔斯的工作。

对于学校教育质量和学校对待学生的做法方面的投诉,英国地方政府将设立新的志愿者组织专门处理有关问题。如果家长感到他们孩子所受的教育不够好,投诉平台将为家长提供一个独立的法庭来辩论他们孩子的状况。

明年将在全国推广投诉平台的形式。

学校部负责人认为受暴力危害的一些学生没有得到他们应有的重视,政府将为家长的投诉提供更详细的计划,改变法律,迫使学校保留更详实的暴力记录。

英国妇女教师联合会秘书长不赞赏设立新的家长投诉体系,而赞成使用已有的平台去评价投诉。

英国教师联合会秘书长也不认为新的投诉方案会有用。

编译自英国《卫报》2008-9-24

英国有20%的教师希望恢复对学生的体罚

《泰晤士报》教育副刊进行了一项调查,参与调查的6162位教师(主要来自公立学校)在被问及“是否支持对学生极端恶劣行为实施体罚”时,超过20%的教师回答支持,即希望能够恢复对学生极端恶劣的行为采取体罚措施。这些教师之所以支持恢复体罚,是由于他们认为体罚被废止了20多年后,学生的行为日益恶劣。

有教师认为,如果仅仅是作为威慑,恢复体罚似乎是有理由或论据支持的。特别是一些代课教师谈到,由于他们在很多学校授课,因此能够了解到,目前很多学校里,孩子们的行为确实是肆无忌惮的,而学校并没有制裁措施。

而儿童权利慈善机构和教学工会等对这一调查结果感到震惊,他们不认同这些教师的观点。

有儿童教育专员表示,所有惩戒孩子和年轻人的体罚措施都是不可接受的,并且是违反联合国儿童权益公约的,应寻找比体罚更加有效和积极的管教方式。

英国全国教师工会(NUT)的代理秘书长Christine Blower认为,从调查结果也可以看出,80%的教师并不赞成恢复体罚。因此全国教师工会不会支持那些赞成体罚儿童者所表达的意见。”

英国儿童、学校和家庭部的发言人说,“学校教职员的权威不应该受到学生的挑战。教师享有法定权力使用合理手段来以限制或控制学生。然而,我们必须清楚,这项权力必须使用得当,对儿童的暴力显然是不能接受的,也是非法的。”

编译自英国《卫报》2008-10-3

韩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统计结果发布

韩国教育科技部近日宣布,2008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76.7%。专科生、本科生和研究生(包括硕士和博士)的就业率分别达到85.6%68.9%81.6%

如果单计全职工作的话,大专生、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就业率分别为64.5%48.0%60.2%61.1%。平均就业率比上年有所下降。从全职工作类型来看,32.2%受雇于中小企业,9.7%进了大公司,5.7%去了医院或诊所,3.0%在学校,2.7%在行政机关,1.3%在公共团体或组织。

按照性别区分的话,女生平均就业率为75.4%,低于男生2.6个百分点。如果再从全职工作考虑,男生就业率为60.0%,女生就业率为52.3%,差距拉大到7.7个百分点。

从学术领域来看,在专科学校,学教育的就业率最高,达到91.1%。在大学和研究院所,学医学的就业率最高,分别达到92.0%92.4%

这次共有55万多名毕业生参与了调查,他们分别来自全国374所大学(专科学校)及146个研究院所。72.6%的被调查者认为找到了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匹配的工作。截止到20084月,仍有11万多大学生没找到工作。

编译自韩国教育科技部网站 2008-10-6

新视野

跨界策略,创造出能解决问题的人才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让学生动手打破不同领域的界线,创造出全新概念。进入卡内基梅隆,你会发现许多不同领域的专家“混搭”在一起解决问题。在公共行政学院里,资讯科学系的教授和研究政府运作的公共行政学者正一起讨论如何用数学和电脑发展分析政府财政和预测都市计划的新方法;而研究纳米材料的教授也和环境能源的专家一起合作,试着用新的材料技术让煤炭燃烧更完全,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学习是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卡内基梅隆把资讯科技学和其他学科串联,学生在学校不仅要上课,还要参加各式各样解决问题的研究计划,发展真正能解决问题的技术。

50年前,卡内基梅隆只是个很小的学校,而鼓励跨界合作的策略让它从匹兹堡的一个学校变成资讯科技领域里的一流名校。

为了鼓励教授们解决问题,卡内基梅隆的评估方式改为教授提出的概念对解决实际的问题能有多少帮助。每一个教授的成果,必须汇同其他不同领域的专家一起审核,换句话说,能得到其他领域专家的认同,比得到同行的掌声更重要。教授们也必须和外界的企业合作,寻找资源,证明自己的想法能影响真实世界。

摘编自《中外教育》2008年第67

海外信息一览

新加坡小学教育酝酿大改革

让小学生“硬知识”和“软技能”兼备,同时重视价值观的全面教育,是新加坡教育部未来几年改进小学教育的方向。教育部长兼国防部第二部长黄永宏日前宣布,为让小学生有更多时间和空间接受全面教育,教育部将考虑让小学全面推行单班制、全面招聘大学学历教师和增设“教育协作人员”队伍,以大力提升小学基础教育。

黄永宏强调,在新时代,学生不能只是被动地收集或背诵资讯,而要有批判分析能力来掌握资讯。要在未来的职场出人头地,新一代必须有扎实的语文能力,能流畅地以文字或口语表达自己。同时还要有宽广的世界观,有能力与来自不同文化、不同背景、不同意识形态的人一起工作。在放眼世界的同时,还应能根植祖国,有正确价值观和高尚品德。

全面实行单班制

目前,新加坡有179所小学,有40%72)实行单班制(即上午上课、下午活动),48%实行部分时间单班制,其余12%仍是双班制(小二、小四、小六上午班,小一、小三、小五下午班)。实行全面单班制,能让学校有更多时间和空间为学生设计创意教学和参加课程辅助活动。

计划到2015年只招收大学毕业生任教

教育部文告指出,“经验显示,小学里大学毕业教师人数的增加有助于提高素质。”因此,教育部将探讨到2015年,只招收大学毕业生。

教育部文告指出,随着更多专业文凭毕业生考取大学文凭,以及每届上大学的学生也将在2015年达30%,只录取有大学文凭或符合修读学士学位课程资格的教师,是合时宜的。但教育部指出,并不硬性规定只招收大学毕业生成为教师,还是会聘请那些符合国立教育学院学士学位课程入学资格的A水准和专业文凭课程毕业生,也会继续聘请在语言、艺术和音乐有专业技能的专业文凭课程毕业生。

从下个月起,教育部会把给教师在本地和外国求学的免息求学贷款增加一倍,以支持那些想要提升自己的教师。

另外,教育部强调,非大学毕业的现有教师不受新计划影响。

所有中小学将获分配教育协作人员

此外,教育部明年起将推出教育协作人员计划(Allied Educators Scheme),以吸引和留住有素质的教育协作员。这些人员包括了目前学校里的全职学校辅导员、特殊需要指导员和教师助理,明年起他们将分别被称为负责辅导、负责学习与行为指导,以及负责教学与学习的教育协作员。并且将陆续分配负责协助教师的教育协作人员给所有中小学。到了2015年底,一般小学将有五名这类教育协作员,一般中学将有7名,总数约1900人。

在新计划下,他们的薪金将与市场薪金挂钩,也会享有较好的事业发展和擢升机会。表现良好的有机会成为教师,表现杰出的能升上教育部总部的超级薪阶公务员职位(Superscale grade)。

虽然负责教学与学习的教育协作员只需要中学以上教育程度,但还是吸引了不少大学毕业生。目前,超过一半(54%)的教育协作员拥有大学文凭,另外36%有专业文凭,5%A水准文凭。

摘编自联合早报网 2008-9-26

法国专家呼吁重视学生书包重量

调查显示,法国中小学生书包的平均重量为8.5公斤,比2007年增加了近1公斤。这一现象引起一些专家的关注,他们呼吁家长重视孩子的书包重量,关注孩子的脊柱健康。

专家指出,8.5公斤对孩子脊柱所造成的压力相当于20公斤25公斤对成年人脊柱造成的压力。为此,专家呼吁家长重视孩子的书包重量问题,并建议家长教会孩子整理书包,合理使用学校的课桌或储藏柜,不要将所有学习用具每天都背在身上;家长在给孩子选购书包时,一定要选择双肩背且背带宽大,有海绵填充的书包,以均衡孩子双肩和脊柱所承受的压力;家长应鼓励孩子每天针对背部做适量运动,以缓解背部肌肉疲劳。

摘编自中国教育新闻网 2008-10-4

圣彼得堡高教改革酝酿大动作

俄罗斯圣彼得堡各大院校校长正在酝酿一个前所未有的高校教改计划。计划从明年春季的新学期开始推出一项措施:如果学生对本校某一门课程的教学质量不满意,可以到其它任何院校听这门课。费用由市政府来承担

圣彼得堡高校科研委员会主席亚厉山大?维克托罗夫在市政府会议上谈到了这个校际机动听课的计划。他说,这个计划将覆盖各种院校和所有专业。这是提高圣彼得堡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

国立圣彼得堡信息技术大学校长弗拉基米尔?瓦西里耶夫说,任何地方都没有采取过这样的做法。我们的想法是,学生可以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如果学生认为本校的教学不太理想,可以根据自己的选择到其它学校听课或者学习全部课程。每所综合性大学和学院都会有一名副校长一级的干部负责学生择校听课事宜。

有人担心,如果500名外校学生要听某大学一位老师的课,而这位老师的课堂只能容纳50人,是不是需要排队听课。瓦西里耶夫说,首先,学生未必择校听课。其次,可择校听课的只是一部分课程。另外,接受方要进行登记,情况允许才能同意学生去听某位老师的课。

这个计划非同寻常,开始实行的时候必然会出现一些问题。因此,需要先进行试点。具体实施机制正在酝酿之中。目前这方面的开支尚未纳入市政预算。

圣彼得堡各类院校的校长对机动听课计划很感兴趣,圣彼得堡水文气象大学校长列夫?卡尔林认为,学生能自己选择学校听课从各方面考虑都有好处。

摘编自《中外教育》2008年第67

韩国终身教职审查淘汰率高

近日,《东亚日报》对首尔大学、釜山大学等7所国立大学和高丽大学、汉阳大学等18所私立大学教授终身教职审查材料进行分析后得出数据,2005年至2008年第一学期,这些大学审查的2739名教授中,690名(25.2%)被淘汰。

更细致的数据为,2005年审查的651名教授中,165名(25.3%)被淘汰。但今年第一学期,审查的535名教授中,159名被淘汰,淘汰率涨至29.7%。相比2005年,今年淘汰率上升的学校为13所,超过了整个调查对象的一半。这是由于今年开始各个学校都加强了对终身教职的审查。

国立大学中淘汰率最高的首尔大学,从2005年至今年上半年为止,调查对象455名教授中163名(35.8%)被淘汰。特别是2008年上半年,77名中就有39名(50.6%)被淘汰。除首尔大学外,国立大学773名教授中只有86名(11.7%)被淘汰,淘汰率较低。高丽大学20068名审查对象全部通过,但今年第一学期,49名教授中18名(36.7%)被淘汰。汉阳大学在2005年审查对象65名中只有6名被淘汰,但今年第一学期30名审查对象中,5名(16.7%)被淘汰。

据悉,日后在终身教职审查过程中被淘汰的教授离开学校的人数将会增加。因为很多大学限制了再审的机会。例如,从今年第二学期开始,若已任5年的首尔大学副教授在审查过程中被淘汰,6年之中只有3次再审的机会。而在高丽大学,升至副教授7年内必须通过终身教职审查。教授们坦言,终身教职审查带来的负担非常重,以致年轻的博士在找教授职位时,也都选择终身教职审查较松的学校。

摘自《东亚日报》中文版 2008-10-15

热点聚焦

什么样的选拔方式利于课改,利于高校?

自高中新课程实施以来,试点省份的高考方案备受关注。“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定”也逐步被纳入高招评价体系,并被人们认定是推进课程改革和科学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

近日,福建省教育厅公布了从2009年起开始实施的《福建省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后高校招生考试改革方案》。《方案》指出,要建立和完善“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和“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建立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对于监督、规范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行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至关重要。为了使这两种评价制度发挥应有的作用,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要加强制度建设,制定学业水平考试抽测制度、校长诚信承诺制度及责任追究制度等,确保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与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发挥其在高校录取中的作用。随着中学评价工作的逐步完善,考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等都将成为高校录取新生的依据。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项研究印证了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对于高校选拔人才的重要意义。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公布的一份名为《返回基础》的研究报告指出,美国学生的“高考”(SAT)成绩与其进入大学后的学业成绩并无多大关联,其宣称的对学生未来学业能力的预测功能可能并不存在

加州大学作为曾经的美国“高考”最大用户,一直致力于研究和推动大学入学标准改革。此次报告概括了加州大学十余年来对大学入学标准与学生学业表现的研究。

加州大学对1996年至2001年入学的12.5万名学生进行的研究发现,同“高考”相比,以高中三年学业成绩,即中学成就测验,以及在高中期间的成绩排名为依据的入学标准对申请者在大学的学业成绩预测更为准确,且对弱势群体造成的负面影响最小。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大学新生第一年的成绩上,而且事关大学四年的学业成绩,甚至毕业。

报告指出,人们一直认为,由于各校采用的标准不一,中学成就测验成绩的可信度不如标准化的“高考”成绩,且预测价值相对较小。但“高考”仅靠一套试卷对各地数万名学生进行三四个小时的考试,而传统学术成就考试,如中学成就测验是基于几年来对学生成绩的重复抽样所得,更能体现学生的各种能力,他们所经历的学期报告、测验、实验、期末考试等环节面临同大学一样的学术挑战,因此,这种评价更具预测价值

加州大学校长、认知心理学和测量专家理查德?阿特金森指出,尽管“高考”目的是检测学生的语言和数学学习能力,但实际上却成了学生应试技巧的考核,本该让孩子们用来学习各学科知识的时间却浪费在应试技巧的练习上。因此,他批评“高考”从根本上背离了教育的实践性,分散了教育的关注点。

基于以上研究,加州大学不仅改革了招生录取制度,取消所有申请加州大学的学生必须提交“高考”成绩的规定,还实施了面向处境不利学生和薄弱学校的“超越项目”。超越项目表明,同其他考试相比,基于日常课程内容的成就测验不仅可以促进教育公平,让大学招收到更为理想的优秀生源,还有利于推动学校改革、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根据《中国教育报》有关资料整理

专家视点

技术本科教育应升级换代

我国高校工程类毕业生中,只有10%的人具备在跨国公司工作所需要的技能。在发达国家,高级技师及技师、高级工、中级及初级工的比例为355015,而我国沿海某省的抽样调查结果却是2494数字表明,单一的以学术型为导向的培养目标,使人才供求的结构性矛盾非常突出。从1998年至今,我国新增设本科院校近200所,但新建本科院校单纯模仿传统本科教育的模式,加剧了技能型人才的短缺。

105在上海举行的“新技术、新理念?D?D高层次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国际论坛上,专家呼吁,“目前应抓紧探索技术本科教育的新模式,让技能型人才培养升级换代”。

华东师大石伟平教授指出,高校扩招后,如果仍把传统本科院校定位于学术型,必然会导致学术型人才大量过剩,而技术应用型人才供不应求,从而造成人才供给结构失调。如果把部分传统本科院校改为技术本科,不仅有利于人才培养整体结构的调整,学校本身也能获得重新发展的机会。

专家指出,目前解决高职生继续学习的措施是“专升本”,而“专升本”是以放弃他们原来的教育体系为代价的。真正合理的选择,应是建立与高职生原来所受教育在性质上完全相同的更高级教育,即技术本科教育。通过技术本科教育,可以培养适应地方和企业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升级、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开拓市场等所需要的人才。这些人才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性,可以成为“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现场工程师和技术师。

摘自《文汇报》2008-10-6

深度调查

中小学生患上科技冷漠症 科技创新功利味重

2008年年初,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集美分校教研室副主任石进德,对厦门市各区10所中学科技教育开展情况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随机抽样分发问卷20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23份。

调查发现,有13%的学生表示所在学校从不举办科技教育系列活动,更有19%的同学不知学校是否举办过科技教育活动。而认为学校经常举办科技教育讲座或其他科技教育活动的学生比例为零。当问到“你认为科技教育有必要吗”时,学生的回答更是让人吃惊,有55%的学生认为科技教育和考试、升学无关,没有用处。认为科技教育非常重要和比较重要的只占11%,还有22%的学生认为科技教育可有可无。

学生对科技的冷漠和茫然还表现在了解到一项新的科技知识后的反应。调查中,有62%的学生表示新知识跟课内的学习没有关系,不会花太多精力研究,有24%的学生回答不知道该怎么做,只有3%的同学表示会主动告诉同学或朋友,还有5%的同学会和其他同学或朋友一起探讨。

一些学校的科技辅导员认为:现在评价一名老师好与不好,高考成绩几乎成了惟一标准;科技教育的工作量不纳入老师的考核范围内,发表的科技活动学术论文,在评职称时也得不到主管部门的承认。这些因素都十分不利于科技活动的开展。

他们强烈地感到,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学校的科技教育被无情地挤压着。开展科技教育,特别是科普教育,小学比初中好搞,初中比高中好搞,到了高中,科技活动都是瞄着竞赛拿成绩可以获得保送或加分这个目标了。

在今年北京市海淀区一所重点中学小升初科技特长生测试现场,一个论文获得创新一等奖的小学生,当老师就其中的内容提问时,竟然一脸茫然。

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活动委员会秘书长周琳说,能看出来参加活动的多半学生,直接目的是为了参加科技创新大赛。

学生中普遍存在的这种急功近利从事科技创新活动的思想,让周琳和许多科学家感到担忧。他们一致认为,急功近利搞科技只能扼杀孩子创造力

北京四中地理教师李京燕担忧地说,大赛对优秀人才的培养是有局限性的,因为学生将来真正服务于社会是一个漫长过程,小时候为得到大奖才参与科技活动会使孩子今后的发展走样的

 

根据《中国青年报》和《中外教育》有关资料整理

责任编辑  杨妍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