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第28期:独生子女心理问题需警惕

发布时间: 2008-10-21 来源: 京教育科研网 发布者:ym

 

 

 

国内要闻

温家宝出席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

应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邀请,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了925在纽约举行的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共有八项:消灭贫穷饥饿;普及初等教育促进两性平等降低儿童死亡改善产妇保健与疾病作斗争环境可持续力全球伙伴关系

温家宝在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上作主旨发言。他表示,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尽管并不富裕,但已兑现对《千年宣言》的承诺,为世界上一些最不发达国家做出了力所能及的贡献。

《中国实施千年发展目标进展情况报告》已由联合国驻华系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共同合作完成。这份报告对中国实现千年发展目标成果进行评估,并指出未来面临的新的挑战,其发表对中国和整个世界都非常及时并具有重要的意义。

报告中称,中国已经实现了许多既定的千年发展目标,在其他大多数目标的实现方面也取得了应有的进展。中国正在超越一些千年发展目标,设置更加雄心勃勃的适合中等收入发展国家的社会目标。在普及初等教育这个目标下,千年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前普及小学教育。中国目前已经实现这一目标,并且国家提供了很好的支持。

摘编自联合国新闻网站2008-9-25

国内教育看点

在读博士研究生补贴要提高十倍

924,国务院学位办主任杨玉良院士在川滇渝研究生教育管理创新论坛上说,国家将出台资助政策提高研究生的经济补贴,让他们过上“体面”的生活。国务院学位办此前的调查显示,我国博士研究生平均每月收入只有350元。

杨玉良院士透露,目前国家有关部门正在制订政策提高研究生的经济待遇,将对所有博士研究生提供奖学金,奖学金分优秀奖学金和普通奖学金两类,仅普通奖学金就将达到每人每月3000-3500元。

摘编自中国研究生网 2008-9-25

广东首次在高校学生中开保密教育课

916,由广东省国家保密局、省教育厅联合举办的高校保密教育教学观摩会暨保密宣讲员培训班在中山大学举行。12000多名中山大学新生上了一堂特殊的入学教育课――保密教育课,学习了保密常识和当前保密工作形势、信息化条件下的保密工作等内容。按照部署,保密教育后年起在全省高校全面铺开,还将建立高校保密宣讲员队伍。

目前我国不少的科研项目都是在高校完成的,涉及国家秘密的项目也越来越多。但是部分科研人员保密意识不强,对手中掌握的科研信息未加以重视,加上现在高校各种形式的对外交往频繁,手提电脑资料泄密、论文泄密等情况时有发生。

现在不少学生在寻找工作的时候,会在简历上很详细地写明自己参与过的重大项目,间谍就可以从中获取大量重要信息。同学录里详细的个人资料也往往会成为间谍的目标。他们通过收集整理同学录上的个人信息,掌握目标者的工作性质和工作经历,一旦认为目标者有利用价值,就会利用电子邮箱采用邮件攻击的方式窃取目标者电脑上的资料,或者从同学录的留言板获得敏感信息。

摘编自山西新闻网 2008-9-17

海外直击

OECD提醒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指导要更加有目的性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各国需要加强高等教育以增强创新能力与可持续竞争力,同时促进经济增长。OECD最新发布的报告――《知识社会的高等教育》,提供了有助于实现这些目标的政策建议。

这份报告吸收了OECD的研究成果――《对高等教育的主题回顾》(Thematic Review of Tertiary Education)中的主要观点。《对高等教育的主题回顾》研究了24个国家的高等教育政策,从不同层面对各国的高等教育政策进行考察:从管理、经费机制、质量保证到公平、研究与创新、师资,同时与劳动力市场,国际化及政策实施密切联系。

建议如下:

l      目标――确保高等教育对经济和社会目标做出贡献:加强高等教育与雇主、社区及劳动力市场的联系;促进产学之间在研究和创新方面的有效联系。

l      管理――设计合理的机制引导高等教育:提高政府部门在政策形成和业绩评估方面的能力;建立和保持自治和公共责任之间的平衡。

l      经费――制定使高等教育对社会与经济的贡献最优化的经费策略:学生与政府之间的成本分担;综合的学生支持体系;补助要与高等教育带给社会的利益挂钩。

l      质量保证――强调质量和有价值:改进质量保证制度;形成强有力的崇尚质量的氛围;更加关注学生产出。

l      公平――更加突出国家层面高等教育政策的公平:系统地监控公平问题;重点配置资源解决不公平问题。

l      国际化――在国际舞台上定位国家制度:形成国际化战略和框架;鼓励高校在国际化方面更加主动。

编译自经合组织网站 2008-9-16

韩国教育改革的经验与挑战

9月初,OECD教育政策委员会在韩国首尔召开了一次高层会议。韩国教育科技部副部长在会上介绍了韩国教育的现状、教育改革的经验以及未来面临的挑战。

正如很多专家分析的那样,韩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得益于对教育的积极投入。OECD以前曾有报告称赞韩国的教育实现了“公平”和“卓越”的有机结合。比如,2007年韩国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83%,与1980年的27%相比提高3倍多。另外,韩国学生在国际学业比较中一直表现不错,比如在PISA中的优异表现。

尽管如此,韩国教育还是面临着许多挑战:

首先,从财政对教育的投入看,韩国还低于OECD成员国的平均水平。

其次,由于韩国民众对教育超乎寻常的热忱,导致私人补习费用大幅攀升。

第三,高等教育的竞争力需要提升。目前的大学教育不能充分满足全球竞争经济的需求,而且高等教育质量也缺乏全球化标准。

第四,跟世界上许多其他国家面临的问题一样,韩国还需要加倍努力以缩小学校之间、区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教育差异。

韩国的教育改革在很多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其中最为成功的当属ICT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当然,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又出现了新的问题需要解决。比如信息鸿沟问题,网络道德问题,网络的负面影响问题等。

目前,李明博政府在教育改革中面临两个非常严峻的考验。首先,为了培养适应全球化知识经济需要的竞争性人才,必须确保每个孩子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使他们具备成为全球公民的能力和特质。其次,必须建立一个非常完备的教育体系,才能满足高素质人力资源发展的需要。

鉴于以上原因,韩国政府在教育改革的道路上正大步前进,主要的政策目标有三个:

第一,在中小学阶段,政府最先考虑的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业技能。自治和创新将成为未来教育体系的两大特征。

第二,在高等教育阶段,政府将着力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作为培养全球化人才的基础。

第三,纵观全局,政府认为扩大教育福利最为重要。不论家庭经济背景如何,每个人都应该获得平等的教育机会。

编译自韩国教育科技部网站2008-9-12

韩国“2008基础教育统计”发布

94,韩国教育科技部公布了2008基础教育统计调查结果。全国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的统计数据截止到200841

学校数――学前、中小学的学校总数与上年相比增加了189所,达到19646所。只有职业高中数有所减少,从2007年的702所减少为2008年的697所。

学生数――国立学前、中小学的学生数与上年相比减少了12万人,总数约为820多万。尤其需要指出的是,自1962年开始进行年度调查以来,今年小学生人数又创历史新低(367万人)。另外,一般学校中设立的特教班级数有上升趋势。表明残疾学生和特殊需要的学生受教育机会增多。与上年相比,小学、初中和高中的特教班级数分别增加了6.5%15.3%27.9%

教师数――与上年相比,中小学教师数增加了2.3%,为445594人。学前、小学和初中生师比下降,分别为15.5:121.3:118.8:1。高中阶段的生师比略有上升,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的生师比分别为16.4:115.5:1。国立、公立中小学教师提前退休人数首次超过了正常退休人数。

升学率――99.9%小学生升入初中,99.7%初中生升入高中,高中升学率与上年相比提高1个百分点,达到83.8%

编译自韩国教育科技部网站 2008-9-17

美国《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将何去何从?

美国《不让一个孩子掉队(NCLB)》法案于2002年由总统布什签署生效,它是美国教育的分水岭:教育目标突然从“让所有儿童有学上”转移到“所有学生都必须达到熟练水平”;同时让各州根据收入、种族分类上报学生分数的规定,也使成绩两极分化的问题突显出来。

如何才能更好地测试学生的熟练程度、如何缩小成绩差距的讨论也日益热烈,以致对该法的重新审批不得不推迟。

NCLB究竟怎么改革?目前只能期待明年由新一任总统和国会来解决。

最近,由盖洛普民意调查机构与一家教育联合会合作的调查结果显示:公众对于该法的意见分歧很大,大约三分之一美国人赞成该NCLB法,三分之一人不赞成,剩下的人对该法不了解。

哈佛大学“教育政策和管理项目”主管保罗?皮特森指出:教育责任制非常受欢迎。公众原则上非常支持责任制,对于NCLB的实施,其态度也在变化。他在调查中发现:大约50%美国人赞成NCLB不要大变,或者不变,而去年这一比例是57%

NCLB法要求学校和学区内不同学生群体考试分数每年都有进步,并且到2014年,实现学生100%数学和阅读达到熟练水平。如果学校长时间不能实现逐年进步,就必须为学生提供辅导,并允许学生转到更好的学校。这些学校还将被勒令整改,如换教职员或重组。

许多团体呼吁对这一责任制进行改进或彻底变革。

一个可能赢得支持的改革方案是使用“成长模型”growth models)。该模型跟踪单个学生在一学年中各门课程的进步情况。这一模型的提倡者认为:这对学校更公平,对教师和学生也更有用。

全美教育协会也呼吁:允许使用这样的成长模型来应对联邦的“责任制”。同时实行多样化的测试,而不仅仅是标准化考试。

教育部长玛格丽特?斯佩林斯也已经允许10个州对“成长模型”进行实验。这是她回应公众要求在NCLB法中注入更多弹性,在近几年所做的尝试之一。

目前的责任体系给予学生分数是否达到各州定义的熟练水平的权重很大,一些州倾向于降低熟练标准,皮特森指出:如果法律有更好的学生进步量尺,那么这一现象将杜绝,同时教师也将对学生进步负责。

一些国会成员和机构认为:要实现NCLB法规定的目标,仍旧需要联邦经费的显著增加。

尽管总统候选人麦凯恩和奥巴马都开始谈论自己的教育主张,但目前双方都没有发布有关NCLB改革的详细建议。

编译自美国《基督教箴言报》2008-8-21

澳大利亚:教师绩效工资有望实施

近日,受澳大利亚前联邦教育部长朱莉?毕晓普委托完成的一份名为《奖励优质教学》的报告正式公布。报告建议:结束基于教师服务年限增长工资的制度,对教师的工资支付方式进行全面改革。教师只有达到一定的绩效标准,才有资格增加工资。

报告概述了它建议的绩效工资模式:把薪金标准依据绩效水平分成不同等级,熟练教师的等级最高。目前,澳大利亚教师随着服务年限增长,依据增量标准支付工资,大约八年内达到最高工资等级,八年之后,他们只有进入管理或领导岗位才能获得进一步的工资增加。

这份报告将成为陆克文政府、州和联邦区出台提高教师质量,奖励优秀教师政策的参考。报告中的建议是基于对世界上其他国家类似行业绩效工资制度的考察得出的。报告指出:最有效的制度存在于国家层面,但其目标却是通过把工资与特殊产出(为个体、群体或机构设定的)相联系,提高地方绩效。报告认为,理想的绩效工资体系应该是:用事实来证实教师的绩效;让报酬或赞誉对教师有意义;提供清晰的职业结构。

报告建议:要建立绩效管理制度以支持工资模式,绩效管理制度强调对教学实践评估实行定期反馈。报告指出:评估教师的过程是最令人担心的。一些独立学校拒绝来自外部的对教师的评估。但是,大多数利益相关者却认为必须有内外的评估。

目前由联邦教育部长朱莉娅?吉拉德负责的“澳大利亚政府委员会生产力工作组”,正与各州建立国家层面合作,寻求提高教师质量的办法,其中就包括绩效工资。

编译自《澳大利亚人报》网站 2008-9-18

高等教育何处去?

2008年初,英国大学、技能和创新部大臣约翰?德纳姆曾宣布就高等教育的一系列问题展开讨论。英国在近期会对“高等教育的未来二十年”有更深入的讨论。

英国政府选择了许多特定领域的话题进行讨论:高等教育的半脱产学习;高等教育面临的人口挑战;教学和学生的经验;高等教育中的国际问题;产学研结合问题;学术和公共政策的制定;研究生涯;广泛意义上对于高等教育和大学的绩效的理解。

学费问题将在2009年讨论。

编译自英国《卫报》2008-8-28

英国学校疏于超常儿童的教育

英国教育大臣认为,英国许多有能力的儿童被忽略,因为他们的教师没有发现他们。他在给每一个校长的信中,要求他们做更多的事情以发现在某些方面有特殊才能的学生,这些学科包括科学、数学、体育和音乐。

英国儿童、学校和家庭部的学校部负责人劳德?安东尼呼吁:如果家长感到他们的孩子有某一方面的天赋,家长应要求教师给予更多的关注。

919,劳德?安东尼在布鲁内尔大学的会议上说,英国国家的记录显示:78万名有学科专长的学生被学校认定,但仍然有四分之一的小学和6%的中学没有设置针对天才儿童的项目。

英国教育标准局批评小学没有激发有数学特长的学生。

劳德?安东尼说,一些学校甚至没有推出一名天才儿童,这是令人不能接受的。

英国儿童、学校和家庭部的官员界定天才儿童为“在某一方面或更多方面的发展明显超前他们的同龄人(或者有发展这些超常能力的潜力)。

通常,天才儿童在学校群体中的学术科目中约占10%,在其它科目中也占10%

进入“天才项目”中的学生可得到额外的教学及其它支持。他们也可以进入“在线学习者学园”。

在中学有一个指定的天才儿童协调员,协调员指导一组小学为天才儿童设立项目和班级。

在运动方面,天才儿童有更多的足球课程;在学术科目方面,他们有周末课程或更快进入GCSE的课程。

编译自英国《卫报》2008-9-19

英国在职大学生人数日益增加

英国大学正在逐步增加录取在职学生,以期实现政府提出的到2010年成人高等教育学生人数占到50%的目标。

最新的统计报告显示,在过去的10年里,在职大学生的入学人数比全日制学生人数的增长速度要快得多,目前其总数已经接近大学生总数的一半,而同期全日制大学生人数仅增长了20%。过去十年,获得第一学位(first degrees)的在职学生人数增长了一倍多,2006-2007学年,有201145人获得了第一学位,而在1997-1998学年,仅有89670人获得了第一学位。

在职大学生,包括研究生,目前占到了大学录取人数的45.6%,这使政府面临着进一步增加财政投入的压力。

在职学生参照全日制学生的学费标准,按比例缴费,但目前他们还不能获得贷款或政府的补助金。去年,教育调查委员会曾呼吁政府增加对在职学生的财政支持。在上周的英国大学联合会(UUK)年度会议上,大学校长们也提到了这个问题。

编译自英国《卫报》2008-9-16

英国大学增收有道

据英国一项新的研究发现,六年间,英国大学增收超过50%

2006-2007年度,高等教育机构的收入所得有一半来自教科研经费和学费。其中涨幅最多的是留学生缴纳的费用。

该研究报告称,过去五年,来自非欧盟国家的留学生缴纳的费用在英国大学收入所得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大,甚至超过了研究经费。

负责该项研究的教授说,通过分析可以看到大学收入的主要来源及变化,而且发现,大学对于公共经费的依赖性正在降低。研究报告中有数字表明,将近一半高等教育机构的研究经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低于2%.

研究报告还发现,来自中国的留学生最多,其次是来自美国的学生。有数字表明,前几年,非欧盟国家留学生的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了本土学生和欧盟成员国的学生。

1997-2007的十年间,非欧盟国家留学生数已经翻了两番。从学科领域来看,教育研究领域的注册人数从1997年的27339人增加到2007年的87210人,几乎是十年前的3倍。另外还有一些热门领域,人数增长也很快,如传媒、戏剧与舞蹈、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

编译自英国《独立报》2008-9-16

海外信息一览

澳大利亚:巨资财政推进教育革命

2008513,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公布20082009年财政年度预算,大派教育“糖果”,兑现总理陆克文在2007年大选中对发展教育的庄严承诺,投入巨资实施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的教育革命。

早期家庭教育:53250万澳元;儿童早期教育:524亿澳元

今后5年,陆克文政府将投入3250万澳元,用于全国困难社区的“家庭互动计划”,帮助处境不利的3岁至5岁的儿童为上学作好准备。

所有澳大利亚的儿童都将在正式入学的前一年,接受正规、专业的早期教育,每周接受15小时的早期学习,一年40周。到2013年,这一计划将完全实施。

未来4年,澳大利亚联邦政府还将提供1.145亿澳元用于建立38个儿童关照中心,包括6个特殊的自闭症儿童中心。政府还将在4年中斥资2220万澳元,研发一套严格的有关儿童关照和学前教育质量全国标准,将实施新的五大分类质量评定系统。政府计划在4年中投资16亿澳元,通过增加儿童关照税折扣和每季支付折扣,帮助工薪家庭支付较高的生活费用。

此外,澳大利亚联邦政府还将在4年中投入2390万澳元扩展“就业、教育与儿童关照学费协助计划”;5年投入2020万澳元用于研究“澳大利亚早期发展指标”;在20082009年,投入250万澳元用于“儿童早期学习框架”的开发。

读写算教育:45.774亿澳元

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将实施“全国读写算行动计划”,支持学校改善学生的读写算成绩。这一计划将首先从那些最需要帮助的学校和学生开始启动。现行的读写算项目今年将继续实行,但2009年将使这些计划与全国行动计划保持一致。

重建学校:417亿澳元

未来4年,澳大利亚联邦政府总共将用17亿澳元维护和完善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其中,投入6250万澳元用于新的“地方学校合作工作小规模计划”,鼓励公立学校和非公立学校为当地社区利益共同建设和分享一流的教育教学场所和设备;投入4.81亿澳元用于“国家太阳能学校计划”。

数字教育革命:512亿澳元

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将通过向912年级学生提供世界一流的信息与传播技术,实施“数字教育革命”。其中,20082010年,政府将投入3260万澳元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各种在线课程工具和资源;政府还将用1000万澳元为全国各所学校购买辅助设备,使信息与传播技术得到最大程度的使用。20112012年,政府将投资2亿澳元用于“数字教育革命”。

亚洲语言教育:36240万澳元

这一计划旨在帮助澳大利亚学生掌握与国家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亚洲近邻国家的语言。20091月起,澳大利亚新的全国性的“学校亚洲语言教育计划”将支持在高中增加亚洲语言课以及相关的教师培训和支持,向那些在亚洲语言学习方面展现出能力的学生提供专门课程。

职业技术教育:1025亿澳元

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将在中学建立商贸培训中心,为年轻人提供在学校中学习商贸知识的机会。中学将能从这一计划中获得50万澳元至150万澳元的资金,建设或提升自己的商贸培训中心。

为支持中学商贸培训中心,澳大利亚联邦政府还将提供一系列补充计划,包括在职培训等,将最近退休的商界人士和专家与他们所在的当地学校进行配对,以传授关键技能和行业知识。

高等教育:518亿澳元

为了实现教育公平的目标,从2009年起,澳大利亚公立大学面向国内学生的完全自费的本科学额将逐渐停止。具体而言,到2010年,2.49亿澳元将用于提供11000个新的联邦资助的学额,以取代完全自费的本科学额,这将确保学生基于优异而不是支付能力接受高等教育的权益;在4年中,另有2.385亿澳元将用于本科生奖学金,目标是获奖学金总人数翻倍――从现有的44000名增加到2012年的88000名;与此同时,2.09亿澳元将用于研究生奖学金,使获奖学金总人数从现有的4800名增加到2012年的10000名。

政府还将用20072008财政年度的5亿澳元剩余资金与6亿澳元的高等教育捐赠基金资金,创建一个11亿澳元的教育创新基金,帮助各大学与学院完善大学校园基础设施,改善办学条件。

家庭教育负担:减免教育税44亿澳元

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将创建新的“减免教育计划”,帮助家庭支付子女的上学费用。工薪家庭将从这一计划中获益匪浅,大约130万户家庭(270万名学生)将有资格享受该减免政策。具体而言,上小学的每个孩子每年750澳元的教育税将减至375澳元,上中学的每个孩子每年1500澳元的教育税将减至750澳元。

符合资格的家庭还将能够报销家用电脑、打印机、教育教学软件、学校教科书、文具的相关费用。

摘编自《上海教育》2008年第7B

近六成法国人从未接受过继续教育

法国一家社会问题研究所受巴黎工商会委托,于20086月至7月间对1000名年龄在18岁至60岁的法国人进行了关于继续教育情况的电话调查。结果显示,高达58%的受访者没有接受过任何形式的继续教育,20%的受访者接受过一项继续教育,只有22%的受访者接受过一项以上的继续教育。

受访者中,高达89%的人认为“人需要终生学习,不断接受教育”。有83%的受访者认为“不论人的年龄和职业,继续教育都是十分有意义的”。

此外,超过60%的受访者表示愿意利用业余时间接受继续教育,甚至表示愿意负担部分费用。不过,72%的受访者认为继续教育的最大受益者是企业等用人单位。54%的受访者认为,提高个人修养是继续教育的第二大作用。

摘编自中国教育新闻网 2008-10-1

 

中国人厌韩是因为否定中国文化贬低中国产品

韩国国防研究院就在北京奥运会前后凸显的中国人厌韩情绪,以北京大学100名学生和清华大学教授等在中国大学和研究机构等工作的12名专家为对象,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韩国政府机构以中国人为对象,就厌韩情绪直接进行问卷调查尚属首次。

调查以计分方式进行,基准分为3分,如果问题的严重性大,就近于5分,如果小,就近于1分。

北京大学学生举出的厌韩情绪主要原因有:韩国将江陵端午祭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3.3)、传出韩国拟将中国汉字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说法(3.2);贬低“中国制造”等对中国有偏见(3.3);韩国对中国的发展有警戒心(3.5);韩国企业家傲慢而不负责任的做法(3.3);韩国媒体夸张和偏向的报道作风(3.3);中国人强烈的民族主义(3.5)等。

国防研究院有关负责人表示:“值得关注的是,依靠互联网信息了解韩国的中国大学生及年轻人正在主导扩散厌韩情绪。”

摘编自《朝鲜日报》2008-9-26

德国:校长难觅

以《分身有术》为题,200849的《法兰克福时报》重点描述了德国校长的生存境遇。据报道,仅该市就有17所小学没有校长,整个联邦州缺250名小学校长和40名主科中学校长。而在全德国,这个亏空量估计要攀升至几千之众。在有些联邦州,五分之一的小学群龙无首。

德国为何难觅校长?

在德国,中小学校长的职责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对外代表学校;保证学校教育教学正常运作;召集并主持全校教师大会;录取学生并使之毕业;管理学校财产与财务;行使逐客令;担任教师的业务或行政领导;确定学校发展方案和教学计划;贯彻政府教育政策与方针;维护与教师的合作关系,并向其提供进修机会;协调学校领导团队、教师、教师工会、学生会及其家长委员会,还有地方权力机构以及教育主管部门等之间的利益。

德国中小学校长的最大特点在于,这个群体通常不被确认为一种职业,而往往被视作同伴之长,这意味着,校长不是教师之雇主,仅仅是首席教师而已

既然是首席教师,校长给予教师的就不该是行政指令,而是指导、支持与关心。校长与教师的对话应该是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为手段与目的的。对话内容主要是教师所承担的教育教学任务和教师自身的身心问题。

既然是首席教师,校长同样有指导、支持与关心之诉求。这一点往往在“领导”光环的阴影下被熟视无睹。或许就此可以解释,中小学,尤其是小学和初中校长岗位空缺现象在德国的泛滥。当然,校长工作不纳入工作量,以及过低的岗位津贴(小学校长每个月才200欧元),的确使校长岗位尤其是小学和初中的校长岗位难以成为香饽饽。

近来,德国各个联邦州如北威州和下萨克森州,陆续修订各自相关的学校法规以推动学校自治进程,中小学校长也因而被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授予更为广泛的行政权,涉及人事聘用和评估、质量保障、课堂发展、财政预算、健康管理和战略发展等。

从整个德国来看,学校自治和校长自主乃教育现代化之大势所趋。不过,仍然有相当数量的校长对这些天上掉下来的职权不屑一顾,对各类行政事务嗤之以鼻,他们更热衷于投身教育教学工作。显然,校长认同的职业是教师,而非行政领导。

摘编自《上海教育》2008年第7B

专家视点

熊丙奇:公选副校长符合高等教育法精神吗?

中国人民大学日前发出公告,要在校内通过公开竞聘的方式选拔两名副校长。对于这一做法,有不少人士认为是大学民主管理的进步,闻到了高校中的民主味儿。可是,熊丙奇却认为:公选副校长的做法,从根本上,是违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精神,也不符合高等学校内部学术管理的规律

他指出:公开招聘副校长的改革措施,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副校长直接由上级任命的情况,但同样完全不顾校长应该拥有的推荐、提名的权力,即便校长也参加招聘委员会,但是他对副校长人选的决定权仅仅只有一票。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副校长,怎么可能与校长一起组成一个责任班子?校长又怎么可能向上级负责?往往是,有的副校长还会牵制校长的工作,甚至越过校长,向任命上级直接汇报,打破了组织管理的基本规则。

从根本上说,国内高校的管理改革,应该改革校长遴选制度,设立专门的校长遴选委员会,广泛遴选合适的校长人选,然后将候选人提交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民主投票决定,再提交政府,由政府任命。副校长则由校长提名(提名前同样可以组成相关的遴选委员会,遴选合适人才,但最终提名权在校长手中)。

而实行这样的制度,需要将校长职业化,取消相应的行政级别。否则,校长提名副校长,就成了“肥缺”、“美差”。

摘编自《科学时报》2008-9-23

深度调查

独生子女心理问题需警惕

从卫生部门获悉,我国约3.4亿17岁以下未成年人中,至少3000万人有各类学习、情绪、行为障碍。调查显示,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为21.6%32%,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

专家认为,不同的家庭环境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发育会有不同的影响,一些陈旧的传统家庭观念会使孩子出现敏感、胆小、过于内向等情绪问题。有些家长把独生子女作为家庭的中心,则会助长孩子的自我中心意识,变得傲慢、自私,甚至性格扭曲。专家建议家长淡化独生概念,摆正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地位,给孩子自理和自主的空间,以免孩子产生怨恨和逆反心理。

 

摘编自《文汇报》2008-10-6

责任编辑  杨妍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