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第25期:教育改革将在今年内启动 政府回归本位

发布时间: 2008-10-09 来源: 京教育科研网 发布者:ym

 

 

 

国内要闻

发改委:教育改革将在今年内启动 政府回归本位

本世纪中国第一个教育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下简称“纲要”)――的制订工作方案,已于8月底获得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的原则通过。

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在审议纲要的工作方案时强调,从现在起到2020年,我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有五大主要工作。

一是要优先发展教育、促进教育公平;二是立足国情,改革创新;三要科学确定到2020年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目标、总体任务和重大部署;四是对各级各类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作出专题性规划;五要系统研究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体制改革和教学改革、教师培养、教育发展保障等重大问题,使规划纲要具有战略性和前瞻性。

摘自新华网 2008-9-12

国内教育看点

广东将大力推进四大教育工程的实施

从新学年开始,广东省教育系统将大力推进四大教育工程的实施。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程:合理配置经费、师资,推行城镇学校与农村学校、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捆绑式办学。在新学年,广东将大力推进县(市、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程,除了全面持续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加快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外,还将进一步强调各级政府特别是县(市、区)级政府作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主体的责任。同时还将关心特殊教育发展,重视学前教育发展。

普及高中教育工程:珠三角地区面向全省招生,特别是每年从欠发达地区招收10万名以上初中毕业生,就读中职学校。罗伟其厅长表示,在未来几年广东将大力推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程,改建、扩建、新建一大批高中阶段学校,重点是大力发展中等专业教育。“当中着力突破区域划分,全省一盘棋统筹推进‘双转移’战略实施和中职教育战略性结构调整,使中职教育的发展与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相协调、与人力资源配置相适应。”

高等教育提升工程: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与布局,有目的地扩大珠三角地区工科类或科技类普通高校办学规模。

师资队伍建设工程:逐步实现县域内农村教师收入与当地公务员收入相当、农村教师收入与当地城镇教师收入持平并适度向农村教师倾斜。要建立健全农村教师补充新机制,健全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和城乡教师双向交流制度。罗伟其还表示,要加快壮大既有较好专业理论基础又有较强专业技能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立校企合作培养机制,鼓励有能力的教师到企业参与合作项目的开发,提升教师的技术开发能力和实践水平;实施职业院校特聘教师计划,向各行各业公开招聘专、兼职教师。

摘编自《南方日报》2008-9-1

海外直击

学生数量激增使OECD国家大学经费和质量面临挑战

OECD最近出版的《2008教育一览》显示:随着越来越多高中毕业生即将走进大学,为了确保教育系统能充分回应人们对高学历的激增需求,OECD国家在财政和质量标准方面都面临艰难抉择。

报告显示:在过去10年,OECD国家平均高等教育入学率上升近一半。

然而,尽管公共预算投入教育的部分不断扩大(1995年的平均11.9%,增长到2005年的平均13.2%),但在许多国家,投入高等教育的经费几乎不能与学生人数的增长保持一致;还有一些OECD国家,如匈牙利、荷兰和瑞典,在过去十年中,每名大学生的投入(含研发投入)实际上一直在下降;比利时、德国和爱尔兰从2000年以来,该投入也持续下降。

OECD秘书长葛利亚在《2008教育一览》发布会上指出:OECD国家目前面临的挑战是既要满足日益增长的入学需求,又要提高质量;不仅需要增加资源,而且要改变资金的用途OECD国家需要扩大教育资源,满足学生日益增加的高学历需求,同时满足企业日益增加的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但钱本身解决不了问题,教育投入需要提高效率!

有些国家已经以不同的方式对高等教育挑战做出了回应:北欧国家一直把高等教育公共投入作为能给个体和社会带来收益的投资;其他国家,如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韩国、新西兰、英国和美国,通过让学生分担教育成本增加高等教育机会;还有一些国家既没有增加高等教育投入,以满足学生人数增长的需求,也不允许大学收费,这除了给大学带来预算困难外,还威胁到课程的质量。

2008教育一览》的其他发现如下:

l      平均而言,2006OECD国家57%的中途辍学者进入大学就读,1995年这一比例是37%

l      在一些国家,如澳大利亚、芬兰、冰岛、波兰、瑞典,四分之三的中途辍学者获得了进一步提高学历的机会。

l      在所有的OECD国家,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的平均收入高于只完成中等教育的人群;在一些国家(如新西兰和丹麦),获得高等教育的人的平均收入优势相对小,仅高出15%-25%,但在另外一些国家(如匈牙利),前者的收入是后者的一到两倍;在大多数国家,平均收入都在增长。

l      在多数OECD国家,公共投入仍然占高等教育成本的大部分。平均而言,私人投入占到投入的四分之一,但私人投入的作用在增长。

l      在过去五年,平均私人高等教育投入几乎增加了三倍,而公共投入只增长了26%。在澳大利亚、日本和美国,私人承担部分超过50%;韩国,私人承担部分达到75.5%

l      2006年,290多万学生在国外接受高等教育,是1996年数量的一倍,比2000年增长50%。澳大利亚几乎五分之一学生在国外上大学;新西兰的比例为四分之一;

l      在所有的OECD国家,年轻人比老年人受过更好教育:韩国最明显,97%的年轻人完成了中等教育,而55-64岁年龄组只有37%;爱尔兰25-34岁年龄组82%接受了中等后教育,55-64岁年龄组为41%;而在美国,两个年龄组受教育程度一致,比例都占到87%

编译自经合组织网站 2008-9-9

加拿大安大略省未来四年教育计划

未来四年,加拿大安大略省将致力于与家长及其他教育合作伙伴密切合作,提高服务于200万学生的公共教育系统质量。如果必须用一句话概括未来四年的教育愿景,那就是“使教育系统的每一个人都充满活力”(Energize)。

目标:帮助所有学生实现其潜力。

三个教育优先领域:

1.让学生取得更高成就

很强的读写和算术能力对于获得终身成功至关重要。建立和加强读写及算术策略,使75%的六年级学生阅读、写作和数学达标(2002-200354%的该年龄组学生达标),85%的高中生能够毕业。作为“学生成功战略”的一部分,继续扩大课程选择,继续实施一些能够帮助学生毕业的创新项目。

2.降低学生成绩差距

公平与卓越是密切相连的,关注低收入家庭学生、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土著学生、移民、以英语或法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生所面临的学习障碍。

3.增加公众对公立教育的自信

学校不仅仅是学习的场所,也是社会的心脏。要让家长和更广大的社区积极支持学校,积极参与。

实现三个优先目标,必须明确需要考虑的几个因素:

1.儿童早期学习  早期学习对于小学生成功非常关键,也是今后成功的基础。目标是逐渐让所有4-5岁的幼儿能够参加全日制学习。

2.家长的积极投入

3.学校基础设施的改善

3.小班教学  90%的幼儿园至3年级的班级规模不超过20人。

4.学生性格培养及学习投入

5.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是培养创新、创造力和批判思维的关键。支持在小学和初中开设艺术课程。

6.安全健康的学校环境

编译自加拿大教育部网站 2008-8-20

美国拨专款进行青少年“行为失调问题”研发

美国联邦教育部2006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02年(这是数据可得的最近年份),被确认为存在“情绪失调问题”(emotionally disturbed)的学生高中毕业率仅为35%,辍学率高达56%;与被教育部监测的、存在其他学习障碍的同龄学生群体相比,毕业率低,辍学率高;而且这一数据10年来一直都没有改变!

美国心理学会特别工作组813发布的“有关儿童心理健康”的报告显示:全国已经诊断为存在心理失调问题的儿童有1500万,只有四分之一儿童正在接受科学的、恰当的治疗,其余儿童成为支离破碎的、无效的心理健康模型的牺牲品。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七所大学结成联盟,一起接受联邦的960万美元拨款,成立“全国中学阶段严重行为失调研究与发展中心”。负责实施该项目的研究人员将寻找一些有效方法,成功教育这些被专家认为长期受到忽视的学生群体。

美国“超常儿童委员会”的分支机构――“儿童行为失调委员会”主席理查德?B?怀特说:长期以来,学校特殊教育的重点放在小学阶段。教育部投入这么多钱关注这些被忽略的人群,我们非常兴奋。

对于研究人员而言,开发一套有效的教学与行为管理技巧意味者要超越课堂。同教师培训一样,家长培训也将成为干预的一部分。

这笔拨款为期五年。前两年,由利哈伊大学,詹姆斯?麦迪逊大学和密苏里大学负责几个不同项目的实验,这几个项目专门针对“情绪及行为失调”青少年设计。

经过小组实验研究之后,研究人员计划把干预推广到500名学生的更大人群,同时在接下来的拨款期内对他们的结果进行跟踪,另外四所大学(马里兰大学、堪萨斯大学、路易斯维尔大学和迈阿密大学)也将参与其中。

编译自美国《教育周报》2008-9-2

英国:妈妈在家带孩子,政府补贴不能少

据一份研究报告称,托儿所无法满足婴幼儿与成人一对一交流的身心发展需求。因此该报告建议政府应该给在家照看孩子的母亲每年最高6000英镑的财政支持。

这项研究由英国一个知名的智囊团负责,担任该智囊团主席的是保守党前任领袖伊恩邓肯史密斯(Iain Duncan Smith)。研究人员认为,很多刚刚生完小孩的女性迫于经济压力和政府的相关规定不得不返回工作岗位,实际上,她们此时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在家安心照顾小孩。

英国司法部门说,许多社会问题和青少年犯罪,诸如刀械(枪支)犯罪、酗酒、吸毒、心理疾病等等,其根源都可以追溯到很早的时候或很小的年龄,由于父母疏于管教和照顾埋下祸根。

这份研究报告提出的建议是基于过去十年很有影响的心理学和神经系统科学的研究成果,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对孩子未来的身心健康和一生幸福至关重要。该报告指责政府和社会在婴幼儿教育方面的不作为,很多人忙于工作赚钱放弃了育儿,忽略了与三岁以下婴幼儿交流的重要性。

研究表明,父母与婴幼儿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是日后青少年反社会行为和不良情绪的诱因。正因如此,整个社会为产后妈妈快速上岗的机制付出了高昂代价。

保守党现任领袖戴维卡梅伦(David Cameron)对这项研究很重视,他尝试以家庭温情政策作为保守党政治方略的核心。这是对工党政府(倾向于把孩子送进托儿所)发出的直接挑战。

编译自英国《独立报》2008-09-09

英国加强儿童心理健康服务

729,英国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机构(the Child and Adolescent Mental Health Services简称CAMHS)出版报告,指出英国在促进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服务方面有了显著提高,但是仍然需做更多的努力。

有十分之一的儿童和青少年会在生活中的某些方面经历行为、情感和精神健康问题。

儿童和青少年服务的负责人戴维德松在报告中提出要在以下六个主要领域加强服务:

l      使整个系统更有效地工作――考虑确定儿童、青少年、父母和专业人员在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方面的职责,使所有人明白在什么时候、儿童需要什么样的帮助及由谁负责。

l      监控和评价――对于过程的监控和评价需要转向关注所做的与其结果之间的关联。

l      易受伤害的儿童――寻找途径更好地满足易受伤害的儿童的需求。

l      加强工作者的能力――报告建议将促进心理健康工作作为整个儿童工作者的特别要求。

l      资源――探讨提高短期资助效益的有效办法,以降低当前的短期资助对于财政计划的消极影响和其对长期的好项目、工作人员的招募和稳定性方面的消极影响。

l      文化转变――探索提高每个人的理解力,使人们更明确做什么能够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并推广好的实践。

报告旨在确保所有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和教育需求得到满足。

多位英国的教育官员在肯定了过去在心理健康方面取得的成绩基础上,希望学校有更多的早期干预,同时呼吁不同部门间协同工作,以确保不论儿童的需求多么复杂,都能得到最好的支持。

编译自英国儿童、学校和家庭部网站 2008-7-29

海外信息一览

OECD调查显示日本教育投资占GDP比率最低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9日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2005年各成员国的教育投资占该年各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率中,日本比前年下降了0.1个百分点为3.4%,在28个数据可以比较的国家中排名最后。

调查对象为各国中央及地方政府的支出总额。日本在03年也名列最后,04年倒数第二。在发达国家中教育投资最低,文部科学省认为其原因是“虽然GDP提高了,但由于少子化的影响,公立学校的教师减少,工资及设备完善费用也相应减少了”。

据调查结果显示,28个国家的平均比例为5.0%。冰岛以7.2%位居第一,丹麦为6.8%居第二,瑞典以6.2%紧随其后,北欧国家占据了前三位。倒数三名除日本外,还有斯洛伐克和希腊。

从各个教育阶段国家给予的财政支持来看,在包括小学、初中、高中在内的初中等教育阶段,日本以2.6%排在倒数第三位;大学等高等教育阶段为0.5%,几乎只有各国平均值的一半,排在最后。

私费负担所占教育总费的比例,日本为31.4%。继韩国、美国之后位于第三高。用个人支出填补政府支出少的现象显露无疑。

日本的私费负担虽然在义务教育阶段只占一成,但幼儿园等学前教育阶段和大学等高等教育阶段却占很高比例,分别为55.7%66.3%,看来私费负担依然以家庭支出为中心。

摘自共同网 2008-9-9

日本文部科学省拟修改大学设置基准

随着“大学全入时代”的到来,日本私立大学中近四成学校招不满学生,另一方面仅凭一个大学拥有的教员、设备又无法满足设立有特色的新学科的需要。即便对于实力较强的大学而言,从国家得到的辅助金减少,也难以适应研究多样化的需要设立相关新学部或大学院。

目前有的“联合大学院”仅限于开设博士课程,学生属于“联合大学院”中的一个“主干校”,学位也由“主干校”授予。因此,“主干校”以外的大学产生了“(对于学生培养)同样付出了辛劳,而得不到肯定”的不满。

为解决上述问题,日本文部科学省开始研讨修改大学设置基准,以促进多家大学联合设立“共同学部”(相当于我国的本科院系)“共同大学院”(相当于我国的研究生院),共同提供教师与设施开展教学并由多家大学联名授予学位。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在部门会上对修改方针进行了说明,力争在2008年完成对大学设置基准的修改,从2010年开始实施新基准

从现实问题看来,需要确定好学生学费缴纳及入学考试的方法。日本文部科学省认为“如果国家制定过细的基准将有可能成为各大学合作的限制”,因此,将采取鼓励协作各校集团内协商确定的方针。

摘编自《世界教育信息》2008年第7

韩国上半年教育费支出创历史新高

韩国银行7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教育费支出规模达15.03万亿韩元(以名义金额为准),创下上半年历史最高值。今年上半年教育费支出增长率与去年同期(13.77万亿韩元)相比增加了9.1%。这是自2003年上半年(11.3%)以后出现的最大增幅。

在国内家庭消费总支出中,教育费所占比重也从2000年上半年的4.9%升至去年上半年的6.1%,今年上半年进一步上升到6.2%

教育费支出规模于1998年达到13.97万亿韩元后,2003年突破20万亿韩元,去年猛增至29.3534万亿韩元。预计今年全年教育费支出规模有望突破30万亿韩元。

教育费支出增长迅速的原因是,即使家庭再困难,父母也决不减少教育方面的投资。三星经济研究所上月对1000个家庭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尽管近来油价涨,但作为不能减少支出的项目,选择最多的是教育费(39.6%)。

摘编自《朝鲜日报》中文版 2008-9-8

热点聚焦

“管办评联动”机制

上海浦东实行的公共教育服务“管办评联动”机制,近日再次获得国家层面的认可。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张欣评价《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制订工作方案,认为:方案明确体现了政府应有的定位:提供教育方面的公共服务。上海浦东的相关改革,正是政府角色的一种回归。

20056月,浦东新区政府与民办教育管理机构――上海成功教育管理咨询中心――签订协议,委托后者管理公办东沟中学。分管副区长张恩迪推动的教育领域“管办评”联动改革就此拉开序幕。

根据协议,委托管理期间,学校的性质不变,与新区社发局的隶属关系不变,政府的拨款和其它任务不变,学生的学习支出不增加,新区政府每年支付给管理中心管理费,即政府购买服务

管理中心入主东沟中学后,从委派校长、输入教育理念、创新管理模式到培训教师、组织教学等全部实行自主管理。最终学校办得好不好,不是由政府和管理中心说了算,而是由专业的中介评估机构评估。为此,浦东于2005年底成立了上海浦发教育评估中心。

委托管理具体而言是指在明确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基础上,将政府公共服务实施中的具体事务,委托给专业化的社会机构,激活管、办、评分离并联动的机制,扩大优质资源的辐射效应,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从2007年秋季起,上海由中心城区派出19所优质学校或教育中介机构对崇明、金山等郊区农村的20所义务教育阶段的薄弱学校进行委托管理。

当然,实施委托管理还要注意评估指标的设计需要反映出两方面的要求。一是要改变对受援学校的评价标准,不能再把升学率作为评价这些学校最重要的指标,而是要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整体提升受援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并通过委托管理的方式来加以引导。二是应该考虑委托管理结束后,受援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这种考虑应该体现在办学理念、管理方式、学校文化等方面对郊区农村学校的辐射和影响,尤其是要引领郊区农村学校文化的变革。

根据新华网和中国校长网有关资料整理

深度调查

我国社会和谐稳定面临两大挑战

中国社会科学院出台的《中国社会和谐稳定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现阶段我国社会基本稳定,各种主要社会关系总体上较和谐,但来自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和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是我国面临的两大主要挑战。

该报告由社科院社会学所所长李培林、副所长陈光金等人撰写。报告依托于20063~5月进行的大规模调查资料(调查覆盖全国东中西部28个省市区,130个县(市、区),520个村/居委会,访问住户7100户,有效样本7061)。

调查统计显示,74.9%的人认为我国现阶段社会“非常和谐”和“比较和谐”。认为我国现阶段社会“非常稳定”和“比较稳定”的人所占比例为75.8%。同时,96.5%的被调查者认同“对现在的中国社会来说稳定非常重要”。

研究者表示,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工业化在总体上进入中期阶段,从国际经验来看,这个阶段也是社会发展容易出现矛盾和问题的时期。

报告同时指出,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做到让所有社会群体都能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并对未来充满信心,并不容易。不同的社会群体拥有不同的发展能力、条件和机会,存在差异是必然的。这种差异在特定因素下会转化成利益矛盾或冲突。

报告认为,社会群体间的利益冲突是我国社会和谐稳定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调查显示,各种社会人群都认为,目前社会利益分配格局不平衡。只有16.3%的人认为“我国各个社会群体间没有冲突”,67.9%的人认为有冲突,其中有44.9%的人谨慎地认为有一点冲突。这说明,原本可能潜在的群体利益矛盾正在逐渐显化,成为被意识到的社会利益矛盾。

报告特别对干群矛盾的日益显化感到担忧

调查各社会阶层对近十年来获益最多的群体的排序中,69.84%的人认为国家干部是近年来收益最多的群体,其次是演艺人员(53.71%)、私营业主(52.13%)、国有/集体企业经营管理者(47.98%)、专业技术人员(44.11%)。

与此同时,调查结果表明,在贫富关系、劳资关系、干群关系、城乡关系、脑体关系等一系列基本社会关系中,在“群体差异”方面50.68%的人认为贫富关系差距最大,但在“群体冲突”方面有28.26%的人认为干群之间最容易出现矛盾和冲突,是最容易出现冲突的社会关系。

报告认为,我国现阶段和谐稳定面临的另一大挑战来自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各种社会问题

此次调查中发现,对社会稳定有重要影响的十大社会问题依次为“看病难、看病贵”、“就业失业问题”、“收入差距过大贫富分化问题”、“贪污腐败问题”、“养老保障问题”、“教育收费问题”、“住房价格过高”、“社会治安问题”、“城乡/地区差距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

报告认为,这些涵盖民生、发展、社会安全、社会差距的问题都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最容易引发具有普遍性的社会不满情绪。报告强调,这些问题都与国家的相关制度和政策密切相关。

报告指出,医疗问题被排在社会问题的首位,是全球其他国家的社会问题调查中从未见过的。“看病难、看病贵”之所以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服务态度或公共产品供给短缺的问题,而是涉及整个非营利机构改革的大问题。

报告指出,建立一种以公共服务为目的,有预算约束和成本约束,能提供较好的大众服务和持续发展的非营利机构,是一项与国企改革同样艰巨的任务,也是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完成的任务。报告还强调,收入分配问题对于社会和谐稳定的影响不容小视。

报告认为,收入分配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人民社会态度和行为的深层次因素。收入差距过大成为公众高度不满的社会问题,特别是权钱交易、贪污腐败、各种非法致富行为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使人民群众产生了强烈的社会不公平感,在很大程度上威胁社会和谐稳定。

摘自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9-12

 

责任编辑  杨妍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