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第50期:2008年《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摘要
发布时间: 2008-01-08 来源: 京教育科研网 发布者:ym
第一章 全民教育的长期意义
164个国家的政府和伙伴机构于2000年4月在达喀尔通过的《行动纲要》注重对全民教育六个目标的实现:扩展幼儿保育和教育、普及初等教育(UPE)、拓展青年和成年人的学习机会、推广扫盲运动、实现教育中的性别均等和性别平等,以及提高教育质量。
全民教育议程建立在这样一种信念之上,只要有强大的政治决心和足够的资金,公共政策就能从根本上转变教育系统。尽管达喀尔议程在全球议程上的首要地位有可能被诸如气候变化和公共健康这样的问题取代,但是自2000年以来对全球主要趋势的回顾展示了实施达喀尔议程对于发展的长期意义。
n 影响教育的全球趋势
l 人口增长和全球化。五分之四的新生儿出生在发展中国家。许多远未普及初等和中等教育的国家在今后几十年将面临越来越严重的入学压力。到2008年,超过一半的世界人口(约33亿)将生活在城市,其中近三分之一生活在城市贫民区。设立城市学校以适应移民和贫民区居住者子女的需求,正在迅速成为迫在眉睫的政策问题。
l 健康。艾滋病毒/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每年在全世界夺走约600万人的生命,这些对学校系统造成了摧毁性的影响。到2010年,18岁以下艾滋病孤儿的人数预计将超过2500万。
l 经济增长和不平等现象增加。除非推广针对贫困和处境不利儿童的教育政策,否则现有的社会经济不平等现象会由于教育质量低下、学校体系不一而变得更糟。由于学生社会背景的差异,受教育程度继续严重分化。
l 知识经济的崛起。除了撒哈拉以南非洲、南亚和西亚,到2006年服务业已经成为所有地区最大的就业部门。一个知识更加密集的世界经济正在兴起,这就需要更加熟练的劳动力。优质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体系的发展能促进解决问题和批判性思维技能是发展的基础。
l 冲突和脆弱国家。全世界武装冲突的数量减少了,调查显示在越来越多的国家,自由程度得到了提高。与此同时,民间社会团体的力量在国际上也加强了。脆弱国家成为全民教育议程中的首要议题。
l 增加援助的努力。1999至2005年间,双边捐资者的官方发展援助(ODA)每年增加9%。但是初步数据显示2006年官方发展援助的总额减少了5.1%。在2005年格伦伊格尔斯首脑会议期间,八国集团国家宣布到2010年对所有发展中国家的官方发展援助增加500亿美元,其中包括援助给非洲的250亿美元。
n 教育和发展研究的趋势
最近的研究肯定了扩展教育系统对发展的好处,但是指出需要采取补充政策以抵消不平等现象、改善学习状况。
l 认知神经学表明,幼儿时期是学习认知技能的重要时期。这种研究结果强调了对幼儿进行适当刺激的需要,尤其是通过幼儿保育和教育(ECCE)方案。
l 发展经济学家表示,父母受过教育并且有识字能力就会生活得更健康、生育率更低,其子女罹患疾病的可能性也更小。
l 学校是实现营养和健康相互作用的有利场所。
l 扩展教育并不一定意味着不平等现象的减少。来自种族和文化方面的少数群体的儿童通常是最后从设立学校和扩展教育中受益的。
l 基于数学和语言测试成绩的近期研究表明,与教育时间相比,教育质量对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更大。
n 支持受教育的权利
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和其后的条约确定了受教育的权利,这些条约对批准条约的国家具有法律效力。批准范围最广的人权条约??《儿童权利公约》重申了接受免费义务初等教育的权利,强调了儿童的福祉与发展。批准国际条约意味着各国政府将条约规定转变为国家立法并加以执行。但是,有报告表明,173个国家中,有五分之一即38个国家在宪法中没有关于免费义务初等教育的规定,如果排除北美和西欧,这一比例则升至三分之一。自2000年以来,23个国家制定了有关义务教育的法律规定。一些国家实施了国家立法以保证资源:巴西和印度尼西亚的宪法为基础教育留出一定比例的税收。
国际全民教育倡议关注特别目标(扫盲、女孩和艾滋病毒/艾滋病)和援助质量的改善。此类倡议合在一起将对全部基础教育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
第二章 六项目标:我们的进展如何?
从2000年到2015年实现全民教育这一预计日期已过去一半时间,本章利用2005学年的数据对实现六项全民教育目标的进展情况进行了评估。
目标1 幼儿保育和教育:各区域之间差距很大
“全面拓展并改善幼儿保育和教育,尤其是最易受伤害和处境最不利的儿童的保育和教育。”
制定完善的幼儿保育和教育计划势在必行,特别是针对处境最不利的儿童。全面的计划能够改善儿童的健康、营养、福利和认知发展,并有助于儿童为进入及获得初等教育做更好的准备工作。投资此类计划能够获得巨大的经济收益,弥补一些不利条件和不平等现象??对于贫穷家庭的儿童而言尤其如此。
但是,世界上只有53%的国家制定了针对3岁以下儿童的官方幼儿保育和教育计划。此类计划在北美和西欧、中亚及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最为普遍。这些计划的制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量妇女进入了劳动力市场。在其他地区,各国政府通常将幼儿保育和教育视为家庭或抚养者个人的责任。因此,在这些国家几乎没有针对幼儿保育和教育计划的国家资金筹措、协调和监督框架。
n 学前教育的进展情况不均衡
各国政府更侧重于向3岁至小学入学年龄的儿童提供保育和教育。1999至2005年期间,全球幼儿园的入学人数从2000万人增至1.32亿人。南亚和西亚及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涨幅最大(分别为67%和61%),而东亚的学生人数大幅下降,原因是中国相关年龄组的人数减少。
参与学前教育的人数也有所增长,全球毛入学率(GER)从1999年的33%增至2005年的40%。各区域的比率大不相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为14%,而加勒比地区为83%。太平洋和南亚及西亚地区的增幅最大,均为15%,其次为加勒比(12%)及中欧和东欧(10%)。
尽管来自较贫穷家庭或农村的儿童最可能在幼儿保育和教育计划中受益,但他们获得这些计划的机会却最少。另一方面,与其他等级的教育相比,学前教育中的性别差距不太显著,这可能是因为入学的儿童通常来自较富裕的家庭。2005年,所有区域的性别平等指数(GPI)接近或超过0.9。在一些国家普遍存在不利于女孩的严重性别差距,其中包括乍得和摩洛哥,但不利于男孩的性别差距现象也同样普遍。
n 学前教育教师短缺
在幼儿保育和教育计划中,决定质量的唯一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儿童与保育员或教师之间的相互作用。适当的教师培训和相对较小的班级对于使儿童受益最大化尤其至关重要。2005年,全球学前教育教师与学生人数之比为1∶22左右,比1999年略高。
目标2 普及初等教育:有所进展但距离目标实现还相差甚远
“确保到2015年使所有儿童,尤其是女孩、处境困难的儿童和少数民族儿童都能接受并完成优质和免费的初等义务教育。”
世界已在实现普及初等教育方面取得了飞速进展,其中一部分原因是一些国家免除了学生的学费。进入小学的儿童人数增长了4%,从1999年的1.3亿增至2005年的1.35亿。
为在2015年实现普及初等教育的目标,到2009年相关年龄组的儿童均应入学。随着落后国家新入学儿童人数的增长,趋势朝积极的方面发展。但是在接下来的10年中,人口增长将继续使教育系统面临巨大压力,一些国家,多数为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和阿拉伯国家,在实现普及初等教育目标方面将存在一定困难。
n 机会差距
l 教育方面的不平等现象
自制定《达喀尔行动框架》以来,一个国家内部的各个地区、省份或州在入学情况方面取得的进展各不相同。净入学率日益增长与地域不均衡之间没有明显的关联。
农村或边远社区的家庭往往都比较贫穷,更易处在社会的边缘地位,获得优质基础教育的机会也较少。来自40个国家的家庭调查数据显示,在其中三分之二的国家中,城市地区的净就学率高于农村家庭。然而,“城市优势”论并不适用于所有儿童,特别是城市贫民窟中的儿童。
l 失学儿童的数量剧减
2005年,未接受小学或中学教育的小学学龄儿童仅为7200多万人,与1999年的9600万人相比,急剧下降,表明全世界接受及参与小学教育的人数增加。
l 小学的进展情况
学生在完成小学教育前退学的现象成了关注的问题。在一半能收集到2004年数据的国家中,能够完成一至最高年级学业的学生不足87%,该比率被称为续读率。在南亚和西亚,最高年级的平均续读率降至79%,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最低(63%)。
在多数能收集到数据的国家中,1999至2004年间读到初等教育最高年级的儿童百分比提高了。在一些国家,净入学率上升,而五年级儿童人数减少,这表明在增加受教育机会的同时让学生完成初等教育存在困难。
l 中等教育及高等教育
随着完成初等教育学生人数的增长,对中学教育的需求增加了。多数政府将普及小学和初中义务教育视为一项重要的政策目标。在全世界四分之三的国家中,义务教育包括初中教育。性别平等目标也呼吁各国保证小学和中学教育中的平等。
2005年,全世界中学入学人数为5.12亿人,与1999年相比增长了7300多万人。
自1990年代初期以来,全世界初等教育参与率迅猛增长:1991年中等教育毛入学率平均值为52%,1999年和2005年分别为60%和66%。北美和西欧的多数国家则几乎实现了普及中等教育的目标,中欧和东欧及中亚的中等教育净入学率相对也较高。
高等教育也与各项全民教育目标相关,它是两性平等目标的一个构成成分,也是教师和管理人员的一个重要来源。2005年,全世界高等教育入学人数为1.38亿人,比1999年增加了4500万人。高等教育机构扩招多发生在发展中国家(例如,巴西、中国、印度和尼日利亚)。2005年世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约为24%,各地区的情况大不相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为5%,南亚和西亚为11%,而北美和西欧则高达70%。
目标3 满足青年和成人的学习需要
“确保通过平等取得学习各种必要知识和生活技能的机会的计划满足青年和成人的学习需要。”
各国政府主要通过扩大正规中等和高等教育来满足青年的学习需要。不过,人们也通过非正式方式和非正规手段来获取各项技能。从平等的角度来看,这些学习活动值得关注,因为处境不利的青年和成人通常会利用这些方式和手段(结论源于30个国家提供的资料),而且未接受过学校教育或未获得基本技能便退学的儿童占很大比重。
非正规教育计划各式各样,并且通常由多个部委或其他政府机构进行监督。在许多国家,由非政府组织负责的小规模举措在提供非正规教育方面占主导地位。在国家一级急需改进对非正规教育供需情况的监测。
大规模扫盲计划很普遍,通常涉及生活技能(健康、公民权利)和生计(创造收入、农业活动)领域,贫穷国家尤为如此,他们的扫盲计划得到了实质性的外部资助。
非正规教育计划通常与社区发展相关。许多亚洲国家的社区学习中心提供广泛的结构化学习活动,满足当地包括扫盲、继续教育和技能培训在内的各种需求。
目标4 识字程度和识字环境:至关重要但难以评估
“到2015年,成人脱盲人数,尤其是妇女脱盲人数增加50%,并使所有成人都有平等机会接受基础教育和继续教育。”
识字是人类的一项基本人权,不仅是实现全民教育的根本,更广泛地说还是减少贫穷和扩大社会参与率的根本之所在。但是,在全世界7.74亿成年人口中,64%的妇女为文盲。来自直接测验的证据表明,扫盲问题的总体规模事实上要大得多。
世界上超过四分之三的文盲仅分布在15个国家,其中包括九个人口最多的国家中的八个国家:孟加拉国、巴西、中国、埃及、印度、印度尼西亚、尼日利亚和巴基斯坦。
中国成人文盲数量大幅下降了9800万人,这有赖于小学参与率持续上升,各项扫盲计划目标明确,扫盲环境显著改善,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发展中国家的成人平均识字率。
虽然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青年识字率增长了9%,但该地区青年的文盲人数却新增500万,其原因是人口持续增长及完成学业率很低。
n 识字程度和平等
在全球范围内,妇女识字人数是男子的89%。尽管在1985至1994年间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南亚和西亚、阿拉伯国家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不平衡现象仍然很明显。
总体而言,贫穷程度最严重的国家文盲率也最高,在家庭方面也存在这样的关联。更为普遍的是,由于各种社会、文化或政治原因,某些人群??诸如迁徙者、土著群体和残疾人??获得正规和扫盲计划的机会减少。
目标5 性别均等和平等
“到2005年以前消除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中的性别差距,并在2015年以前实现教育方面的性别平等,其中要重点保证女孩充分和平等地接受并完成优质基础教育。”
截止到2005年,在181个能收集到数据的国家中,只有59个国家(约三分之一)已在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中实现了性别平等。其中多数在1999年就已实现了性别平等,这些国家多为发达国家和转型期国家,或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国家。
2005年,在全世界188个能收集到数据的国家中,118个国家的初等教育已实现性别平等(63%)。而中等教育实现性别平等的国家仅为37%,高等教育则不足3%。
l 与初等教育相比,中等及高级教育中的性别差距现象更加普遍,更为严重,但形式却更复杂。一般而言,一旦女孩获得了接受学校教育的机会,成绩则往往好于男孩。
l 高等教育:实现平等的国家极少。2005年,在144个国家中,仅有4个国家??博茨瓦纳、中国、墨西哥和秘鲁实现了高等教育中的性别平等。2005年,全球高等教育中女性入学人数多于男性(平均性别平等指数为1.05),是自1999年以来的首次逆转。发达国家和转型期国家会更多地存在倾向于女性的性别差距,并且自1999年以来差距扩大了。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南亚和西亚及东亚则存在倾向于男性的差距。
n 性别平等:进展甚微,很难实现
并不能机械地将缩小教育方面的性别差距理解为实现男女平等。工资差距、妇女获得某些学习和工作领域的机会最小,以及政治事务中的任职人数不足都证明了性别不平等现象的持续存在。毫无疑问,性别均等非常必要,但并非两性平等的充分条件。
促进教育方面的两性平等需要改变性别社会化进程和学校中的某些学习条件。以下方面对促进教育方面两性平等都很重要。
l 安全和有利于性别的学校环境
许多学校仍然存在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及儿童自己对儿童采取身体和心理暴力的行为。学校的自然环境也同样重要。倘若学校缺乏适当的卫生设施,女孩,特别是青春期女孩,上课的可能就更小。
l 女性教师和教室气氛
一个国家的女性教师所占百分比越高,小学参与方面的性别均等程度就越高。全球94%的幼儿教师为妇女,但初等教育中的妇女比例则降至62%,中等教育为53%,高等教育为41%。不过,仅女性教师的存在并不能保证男女在学校中能享有同等的待遇。许多教师声称他们对男女一视同仁,但实际上他们的态度都存在细微的偏见。需要培养教师了解性别与其身份如何相互影响,从而确定他们自己及学生的态度、认识和期望。
l 学习材料中的各种偏见
针对教科书内容的分析指出,各级教育、各学科、各个国家或区域都存在针对女孩和妇女的性别偏见。
l 女孩的阅读分数较好,数学成绩也在迎头赶上
来自国际和区域评估的大量数据强调了语文、数学和科学成绩方面存在三大主要趋势:1.女孩的语文测验分数继续高于男孩。2.平均看来,女孩的数学成绩正迎头赶上男孩。3.尽管男孩在科学学科中还保持一定优势,但女孩已取得了巨大进展。
目标6 质量:儿童能学会多少?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确保人人都能学好,使所有受教育者都能取得公认的、可衡量的学习成果,尤其是在读、写、算和基本生活技能等方面。”
质量是教育的核心。倘若儿童缺乏受过培训的教师、学习材料、授课时间和适当的学校设施,他们则不可能掌握基本技能及知识。
n 学习成果:普遍进展缓慢
来自国际和区域评估的大量证据表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学习成果方面的进展都非常缓慢;各国内部的学习成果存在不均衡现象。高社会?经济地位(父母的教育、工作和家庭财产情况)和学生成绩之间通常存在正比关系。
着手开展国家学习评估的政府数量日益增加。2000至2006年81%的发达国家、50%的发展中国家和17%的转型期国家至少开展了一项评估,与1995至1999年相比,增长了很多。各项国家评估的重点往往为四至六年级学生及官方语言和数学的学习成果。这一趋势表明,国家管理当局正在努力及时收集有关教育质量的数据。
实际用于各学科学习时间的多少(不论在学校还是家庭作业方面)会影响成绩高低,特别是语文、数学和科学。所有国家都希望将一至六年级的教学时间增至近4600个小时。教科书积极影响学生的学习,并能弥补社会?经济不利条件,特别是在低收入环境中。
学校的简陋状况及教室的过分拥挤更加剧了学习条件的不尽人意。
n 扩大并更新教学队伍
倘若没有足够受过良好培训的教学队伍,则不可能实现全民教育目标。2005年,全世界初等教育系统中雇用的教师人数为2700万人,其中东亚所占份额超过了三分之一,当地的初等教育入学人数占全世界总数的28%。1999年至2005年间,小学教师总人数增长了。在中等教育中,除中欧和东欧以外的其他所有地区教师人数都有增长,并且比初等教育的增长速度更快。
若学生与教师的比率超过40,则往往会不利于学习。176个能收集到数据的国家中有24个国家的学生与教师的比率大于这一基准,其中20个为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国家,比率最大的为刚果(83)。公立学校的学生与教师的比率要比私立学校高很多。
实现全民教育的总体进展
2003年制定了全民教育发展指数(EDI)以全面计量实现四项全民教育目标的进展情况:普及初等教育、成人扫盲、性别和教育质量。今年的指数涉及129个国家。未被列入该指数的许多国家均为脆弱国家,其教育发展水平通常都较低。
51个国家(占全部样本的40%)的全民教育发展指数值为0.95或更高。在8个全民教育区域中,53个国家的全民教育发展指数值介于0.80和0.94之间。25个国家还远未达到实现全民教育的目标,其指数值低于0.80。其中八个国家为脆弱国家。
对于能收集到1999年和2005年全民教育发展指数数据的44个国家而言,32个国家的指数上升,平均上升3.4%。另一方面,12个国家的全民教育发展指数略微下降。
总体而言,初等教育净入学率的增长推动了指数的上升。在全民教育发展指数略有上升或下降的多数国家,其薄弱之处在于五年级续读率。
第三章 各国一直在发展
n 一个有利于教育政策的环境
l 侧重规划
2000年以来形成的一个强劲的势头是各国政府努力制定国家教育部门计划。它们往往会强调扩大受教育机会、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能力的措施。不过,优先事项领域仍然为薄弱环节,并且仅不足半数的计划纳入了涉及所有费用的中期财政框架。
《达喀尔行动框架》强调提高国家监测教育的能力非常重要。所有区域的许多国家已加倍努力建立了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不过,民间社会的呼声高涨、管理能力差将继续是许多低收入国家教育进步的一个主要绊脚石。
l 民间社会:强有力的倡导者
自制定《达喀尔行动框架》之后,民间社会发挥的倡导作用日益明显。各项审查认为,民间社会的观点和提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教育计划的制定,但系统参与议程和最后草案制定的机会仍然有限。
l 非国家提供方
自2000年以来,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许多国家小学入学人数大幅上升,其中非国家提供方发挥了显著的作用。各国政府与非国家部门之间的伙伴关系形式多样,其中包括直接供资、订立合同提供服务及为教师提供培训。一些国家制定了各种机制管理这一领域。不过,有关非国家提供方的条例通常会很繁琐,并且不能为提高得不到充分服务人群的教育质量及扩大其教育机会营造有利的环境。由于政府没有能力执行条例,也不能充分界定政府的职责,因此这阻碍了有效监督的实施。
l 权利下放:承诺通常与现实不符
许多发展中国家将财政、政治和管理责任下放到了区域、省或学校一级的教育管理机构。权利下放旨在使学校得以更有效地满足当地需求。权利下放通常是一个逐步的长期过程,还不能确定它对获得教育的机会和教育质量的影响。在许多拥有权利下放传统的国家,地方一级机构运用和管理教育系统的技能有限,普遍缺乏对角色和职责的明确界定。权利下放的另一个风险是会加剧国家以下各级的不平等现象。
n 扩大公平获得教育的机会
《达喀尔行动框架》呼吁各国政府要确保教育系统得到明确界定、制定各项目标并对贫穷和处于社会边缘地位人群的处境做出应对。
为保证儿童、青年和成人获得教育机会,各国主要实施了以下战略:
l 正在逐步将全面幼儿保育和教育纳入一些国家政策议程,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对3岁以下儿童的关注不够,缺乏全面的方法,对教师队伍的培训很少及由于涉及不同提供方,因此通常不能协调实施过程。
l 在许多国家,学校严重缺少是实现普及初等教育目标的一个障碍,农村和边远地区及贫民窟尤其如此。近几年各国政府采取各种措施来扩大有形基础设施,特别是针对农村或其他处境不利的地区。政府也通过轮班运用教室的方式及向教师施加额外压力努力应对入学人数的快速增长。
l 应对国家以下各级在获得教育机会方面的性别差距。一些政府已建立了各种机制,向较贫穷区域或在获得教育机会方面落后的目标地区重新分配资金。
l 自2000年以来,已有14个国家免除了学费。证据表明这一措施提高了处境最不利儿童的入学率。但是,在一些国家,入学率虽然上升,但质量却下降。如果免除学费没有有关修建教室、雇用并培训更多教师及增强学校管理能力等措施作为补充,学习条件简陋则很可能导致儿童过早退学,或导致其学习成绩很差。
l 除了学费,每个家庭还需支付制服、交通等费用,这笔费用之高让人望而却步。为了努力消除这些经济障碍,一些政府制定了直接针对贫穷家庭的目标计划。
l 童工限制了接受学校教育的能力。虽然多数国家制定的法律规定了最低工作年龄,禁止某些形式的童工并要求接受教育,但是执行情况却不容乐观。各国已制定了替代措施,满足儿童的学习需求。灵活的学校教育适合工作时间的周期,并通过独立的学习模型或“暑期班”弥补错失的时间。
l 减少学校中的种族歧视现象,将残疾人纳入受教育范围,扩大青年和成人的学习机会。
n 提高学习成果
各国在提高教育质量方面都面临或大或小的挑战。针对提高学习成果没有单独的战略,但关键要素包括学校的卫生保健和安全、足够的学习时间和资源、合格及能够激发学习兴趣的教师和有效的教学方法。
l 如果将正式授课时间提高至每年800个小时,并保证得到切实执行,许多国家则能够提高学习成果。学生拥有的教科书越多,成绩就越好,处境不利的学生尤其如此。
l 《达喀尔行动框架》强调各国政府需要提高教师的地位、道德和专业知识水平,从而实现全民教育目标。为解决教师短缺(要在2015年普及初等教育,世界各地还需要1800万小学教师)及费用不足问题,许多政府正在以临时合同的方式雇佣教师,并向得不到充分服务的地区配备教师。是否能长期维持供职条件不同的两个教师群体,这一问题是政府的一个主要挑战。政府应制定政策框架,保证合同教师这一对策及其灵活性,同时确保教学质量不受影响。长期看来,应向合同教师提供通往正式教师的事业通道。
l 各国吸引教师从事此职业的措施有:降低教师培训入学要求;教师培训的途径更为灵活;缩短初期教师培训的周期;结合基于学校的经验进行全日制寄宿培训;运用远程教育模式;提供激励机制,提高业绩和积极性;提供终生学习机构和专业活动。
n 教与学
课堂技巧影响教与学的质量。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开设的课程、儿童母语的运用、评估及信息和通信技术(ICT)的利用。
l 为使课堂更为互动,更以儿童为核心,各国对开设的课程进行了修正。现在教育正从“注入式教学法”向更基于发现和更强调成果的学习方法演变。
l 关于18个低收入国家的调查指出,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开设了艾滋病毒/艾滋病课程,但进展情况却很有限。双语和多语教育在提高学习效果方面非常有利,但各国必须保证有足够精通母语的教师,并保证可以广泛获得各种语言的学习资源。
l 评估可以帮助政府提高教育质量,但过分依赖评估制度进行赏罚也存在一个风险,即这可能导致学校夸大学习者的成绩,或阻止准备不充分的学生参加考试。为了做到有效实施,评估必须与课程保持一致,对教师进行有关评估的培训,并让父母了解儿童的进展或困难。
l 信息和通信技术(ICT)的扩大有助于更多地使用远程教育,并开展教室教学方法的创新。各项国家研究认为,是否能将信息和通信技术(ICT)成功融入课堂取决于包括课程、教师培训和基础设施需求在内的综合方法。
第四章 全民教育在筹资问题上取得的进展
实现全民教育的最终责任在政府,但对于许多国家尤其是最贫穷国家来说,进展还取决于捐助者的支持。《达喀尔行动框架》中蕴涵着某种形式的契约:如果发展中国家的政府能够证明其给予全民教育更高的优先地位,即通过广泛协商实现更多的支出和稳定的计划,那么捐助者将提供帮助落实这些计划所需要的额外资源。
n 政府在基础教育方面的支出是否足够?
l 在许多国家中,1999年以来教育总支出的增长率一直令人鼓舞。虽然多数国家的政府,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以及最引人注目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政府,为了迎接挑战,都给予包括基础教育在内的教育更高的财务优先地位,但许多国家向教育分配的比例仍然只占国民生产总值和政府总支出中很小的一部分。在北美和西欧地区的国家,教育支出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一般最高,其次是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以及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详见下表)。
2005年公共教育总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比以及占政府总支出的百分比(中值)
撒哈拉以南非洲 |
阿拉伯 国家 |
中亚 |
东亚及 太平洋 |
南亚和 西亚 |
拉丁美洲及加勒比 |
北美和 西欧 |
中欧和 东欧 |
公共教育支出总额占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比 |
|||||||
5.0 |
4.5 |
3.2 |
4.7 |
3.6 |
5.0 |
5.7 |
4.9 |
公共教育支出总额占政府支出总额的百分比 |
|||||||
17.5 |
25.7 |
18.0 |
15.0 |
14.6 |
13.4 |
12.7 |
12.8 |
资料来源: 参见全文刊载的《全民教育报告》第4章 |
l 在低收入国家中,平均有近一半的教育支出都投向基础教育,而在中等收入国家中,该比例约为38%,在高收入国家中为25%。与中等收入国家和高收入国家相比,中等教育获得的比例在低收入国家中尤其不高(28%)。
l 随着目前低收入国家扩大中学入学率的压力日益增大,中等教育与基础教育争夺教育预算增长部分的竞争也将愈发激烈。
n 对全民教育的外部援助
l 所有发展中国家获得的基础教育援助总额都在2000年至2004年期间取得了更快的增长,增长率达到了90%,从27亿美元提高到了51亿美元。然而,在2005年,承诺总额经历了一次巨大的下滑,降幅达27%。难以判断造成这次下滑的原因是援助承诺的正常波动还是捐助者对教育的承诺实际发生了变化。
l 在所有的发展中国家中,用于教育的支付款项在2005年达到了67亿美元,而在2002年为44亿美元。用于基础教育的支付款项在2004年和2005年稳定在28亿美元。
n 捐助者的教育战略
l 双边捐助者在援助总额中给予教育的重要性也存在差别。在2004年至2005年,法国是教育部门的最大捐助者,每年承诺15亿美元,占其向各部门提供的援助总额的40%。接下来是日本和美国,教育援助额分别为年均10亿美元和7亿美元。这些援助水平只占各方援助总额的较小比例。在多边捐助者中,世界银行的国际开发协会和欧洲委员会是2004年和2005年最大的教育援助者(年捐助额分别为14亿美元和8亿美元)。
l 各个双边捐助者对基础教育的看法有很大的不同。加拿大、丹麦、芬兰、爱尔兰、荷兰、新西兰、挪威、联合王国和美国等国明确给予基础教育在教育部门中的最高的优先地位,并将其教育援助的一半以上分配给基础教育。快速道倡议的促进基金(针对收到的捐赠有限的国家)将其所有援助都分配给了基础教育。但包括法国、德国和日本在内的教育部门的一些最大的捐助者向基础教育分配的部分只占教育援助总额的不足三分之一。这些捐助者将很大一部分教育援助分配给了高等教育。此外,很明显,援助者分配给学前教育和成人扫盲的援助水平非常低。
l 法国、美国和欧洲委员会都确定了一个核心国家类别,几乎每年都向该类别中的国家分配基础教育援助,其余的部分分配给多个国家。
l 债务减免方案正在使低收入国家获得好处。为了取得《增加优惠的重债穷国债务倡议》的资格,各国必须制定和实施减贫战略。2000年以来,为了提高援助的影响,捐助者之间实现了更高水平的协调,在捐助者和政府制订的优先事项之间也取得了更好的匹配,而且这种做法有进一步加速的趋势。许多捐助者都不再向具体的项目提供资助,而是增加了对全教育部门方案的支持。这种方法避免了开发机构在自身的个别项目中“各自为战”的做法,降低了受援国的高额交易成本。
l 2005年,107个国家和26个国际组织签署了《巴黎援助效益宣言》。该《宣言》针对五项关键的援助实效性原则提出了进展指标和良好做法目标,这些关键原则包括:所有权、协调一致、调整、成果和共同问责制。这些原则也是全民教育快速道倡议的核心内容,其重点在于地方捐助者集团对教育部门计划的认可。
l 在资助全部门改革工作的过程中,某些条件是必不可少的。各国政府必须具备改革的“所有权”,而且财政部必须提供支持。受援国政府各部需要具备足够的能力,确保决策和执行工作切实有效。
第五章 前进道路
达喀尔2015年目标进程过半,关键的问题也随之产生。对有相关数据的国家进行的预测显示,如果不能进一步加快速度:
l 86个国家中,尚未实现普及初等教育目标的58个国家将不可能在2015年之前实现目标;
l 在101个国家中,72个国家将无法在2015年之前实现成人文盲率减半的目标;
l 在113个未能在2005年实现初级和中级教育中两性均等目标的国家中,只有18个国家有可能在2015年之前实现该目标。
n 推进实现全民教育目标的议程
l 在全球层面上:
面对气候变化和公共卫生等新出现的问题时,所有的利益有关方都需要确保全民教育的优先地位保持不变,而且不仅仅将注意力集中于普及初等教育的问题上;政策和实施必须强调包容、扫盲、质量、能力建设和财政;应当提高国际结构的实效性,将所有的全民教育议程包含在内。
l 各国政府应当:
承担实现所有全民教育目标的责任,即使所有的服务都不是通过公共部门提供的;通过改善学校基础设施、取消学费、向最贫穷家庭提供额外的财政资助、为工作的儿童和青年提供灵活的学校教育,以及对残疾人、土著人口和其他弱势群体提供广泛包容的教育,使最贫穷和最边缘化的儿童也能被包容在内;确保两性均等并追求性别平等;大规模招聘和培训教师;促进青年和成人教育方案的多样性;大幅度扩大成人扫盲方案;特别关注教师培训、安全和健康的学习环境、母语教学和足够的学习资源,确保小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技能;保持公共支出水平并在必要时提高公共支出;改善政府所有层次的管理能力;政府在制订、实施和监测过程中与公民社会开展正式的合作。
l 公民社会组织应当:
进一步加强组织,使公民能够倡导全民教育并且对政府和国际社会实施问责;确保定期和及时参与各国政府教育政策的制订、实施和监测过程;鼓励公民社会组织成员在教育政策分析和财政领域接受培训。
l 双边和多边机构应当:
增加提供给基础教育的援助金额并实现援助方式的多样化;在双边部门援助中将提供给基础教育的援助比例提高到至少10%,并进一步提高向教育提供的多边援助;做出长期的承诺,使各国财政部长能够批准主要的政策倡议;特别关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和脆弱国家;向早期儿童教育方案、扫盲、其他青年和成人方案和能力建设分配更多的金额;继续根据国家主导的部门计划对援助加以调整。
达喀尔以来的证据很明显:在所有地区,有决心的各国政府均取得了进展,并且为支持这一进展增加了援助。在2015年之前剩下的这短短几年中,要想满足各年龄段接受教育的权利,这种势头就必须保持下去,而且还需要进一步加速。
摘编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
责任编辑 王晓平 杨妍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