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儿童视阈的教联体”成果交流研讨会成功召开

发布时间: 2025-04-01 来源: 德育中心 发布者:yinlei

  1.jpg 

大会现场

3.jpg 

通州区教委副主任致辞

 2.jpg

六节课现场

 5.jpg

大会内容(圆桌论坛故事讲述、主旨报告、教联体启动仪式)

 6.jpg

主持和点评

4.jpg 

 领导讲话

 

3月27日,为落实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 规划2020年度优先关注课题“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共育研究”成果交流研讨会暨北京市2025年度儿童哲学论坛、副中心小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成功召开。

本次大会由北京教科院德育研究中心、通州区教委及教师研修中心共同主办,通州区潞河中学附属学校次渠家园校区承办通过分享通州区潞河中学附属学校次渠家园校区校家社协同教育模式构建过程传递教联体路向中儿童视阈下的协同教育组织建设运行与制度建设经验,指引教联体的创新方向,走向儿童视阈的教联体。北京教科院德育研究中心主任谢春风、任敬华副研究员;通州区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付树华、小教科长翟柳英;通州区研修中心德育部主任高伯武;通州区台湖镇副镇长郝玥;潞河中学教育集团党总支书记王永忠、校长郝臣;潞河中学附属学校次渠家园校区校商学芳及学校教育合作伙伴;以及各区科研人员、教师和家长共100余人参与线下大会(线上1000余人次)。德育研究中心课题负责人赵澜波副研究员主持大会。

大会推出六节“儿童哲学课”,分别是三节主题班会《ai 来了……》《我该怎么做?》《游戏的诱惑》;一节亲子绘本阅读课《爷爷一定有办法》;一节电影赏析课《由<哪吒>想到的……》;一节亲子劳动实践课《今天你包饺子了吗?》。意在实现认识儿童、培养会思考的儿童、革新家校共育路径三重目标;学校研究团队分享了“你好 假期”项目背后的故事;商学芳以《走向教联体,共建幸福家》为主题分享了学校以建设家长教师协会为平台,打造“135+N”校家社协同育人模式研究成果。大会第三阶段,在各界代表见证下,潞河中学附属学校教联体正式成立。

谢春风和任敬华大会点评和总结。任敬华认为绘本阅读课、主题班会的设计是对“儿童哲学”落地的生动注脚,课堂应真正倾听儿童的声音,激发孩子的探索欲望。谢春风在大会总结中高度肯定了次渠家园校区的教育创新实践,构建了校家社协同育人的教联体新范式,通州区的协同教育为北京市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文:赵澜波

                  图:通州区潞河中学附属学校次渠家园校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