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示范区(校)建设成果暨课程创新研讨会日前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 2024-11-06 来源: 课程中心 发布者:lijing
观摩课现场
参会嘉宾合影
10月31日,为持续深化课程教学改革,聚焦育人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转变育人方式,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和《北京市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方案》,更好地提炼成果、分享经验、汇聚共识、突破难点、强化创新引领,由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研究中心和通州区教育委员会联合主办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示范区(校)建设成果暨课程创新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通州校区顺利召开。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董竹娟、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凯、北京师范大学裴娣娜教授、通州区教育委员会主任刘中阁、通州区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付树华、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分院)院长孙翠松、北京市高中课改项目组核心成员、各区教委中教科负责人、课程室负责人、高中学校课程建设负责人及骨干教师等300余人现场参会,各区初、高校校长、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及教师代表线上参会。
会议第一阶段是成果展示与课堂观摩。现场呈现了通州区12所公办普通高中“双新”实施及特色课程建设成果,以及语文、数学、物理、历史等10个学科国家课程校本实施的17节研究课,充分展现了学校落实“双新”理念的创新做法。
会议第二阶段为大会交流与研讨。董竹娟在讲话中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承载着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着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是国家意志在教育领域的直接体现,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同时阐述了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及北京市推进“双新”实施的有效机制与做法,提出要借助此次研讨会的契机与平台,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北京市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系列文件精神,强化创新引领和市区校共同体建设,持续深化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为首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不断塑造新动能、新优势。
课程中心柯珊老师系统分析了普通高中课程深化改革阶段的系列政策及要求,梳理了北京市推进“双新”实施的主要工作、发展现状及未来思考。通州区教委付树华副主任交流了“双新”实施示范区建设的推进举措和实际成效。通州区潞河中学郝臣校长、人大附中通州校区徐良云校长介绍了学校在“双新”实施过程中的思考与探索。会议还设计了对话交流环节,课程中心朱传世老师、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分院)孙翠松院长、理工附中通州校区陆旻校长以及运河中学肖智老师,就“双新”实施的关键点及课程创新的着力点,交流观点、分享经验、提出建议。
会议第三阶段为专家点评。裴娣娜在点评中指出:北京市在推进普通高中“双新”实施中积累了经验,形成了规律性认识。通州区探索区域教育发展路径、建构多种课程实施形态,为北京市普通高中“双新”实施的“变革性实践”提供了生动范例。
王凯对会议进行了总结,从普通高中功能重塑、目标提升、边界扩展、特色提炼和模式优化五个层面梳理了高中发展及课程建设的政策图谱、问题图谱和发展图谱,倡导市、区、校从“节点观”迈向“协同观”,共同绘制促进学生终生发展的课程图谱。
此次会议全面梳理了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的典型做法、发展现状及未来思考,是推动普通高中课程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分享经验、汇聚共识,对普通高中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持续推动课程创新引领行动、助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系统变革无疑具有着重要意义。
供稿部门:课程中心
文/图提供:柯 珊
< 前一篇: 返回列表 < 后一篇: 第六届北京市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培训与展示活动市级现场展示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