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评价理论与实践

发布时间: 2022-11-17 来源: 科合处 发布者:huangyuanyuan

 

张娜.jpg

本书基于已有的学习素养研究和北京市的基础教育现状,系统构建了学习素养评价的冰山理论,探索了综合评价学习素养的方法体系,并在北京市中小学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中进行了应用。全书共八章,前两章对学习素养的已有研究和相关项目做了概述。第三章和第四章构建了学习素养的评价模型和指标框架。第五章系统地阐释了学习素养评价方法的前沿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学习素养评价的研究设计,研制了学习素养监测与评价的组织实施方案。第六、七、八三章在北京市中小学开展了学习素养评价的应用实践,基于评价指标框架,研制了学习习惯、学习动力和学习潜能的评价工具,开展了监测评价,分析了监测评价结果,完成了监测评价报告。

主要观点:

本书认为学习素养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学习和工作所必需具备的核心素养之一,也是我国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所倡导的关键能力的重要组成。研究基于面向未来的教育质量观,提出学习素养是学习者个体在参加学习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稳定的品质与基本倾向,它是个体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学习情境时,在综合运用特定学习方式下所孕育出来的跨学科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结构化的跨学科知识和技能,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内的动力系统,以及分析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结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基于此研究构建了学习素养的冰山模型,学习素养由学习习惯、学习动力和学习潜能三个部分组成,影响学习素养的环境构成了冰山所处的大洋,学习习惯浮在洋面的上方,学习动力和学习潜能处在洋面的下方,洋面的沉浮决定了学习动力和学习潜能的发展。研究构建了学习素养及其三个组成部分学习习惯、学习动力和学习潜能的评价指标框架,以及影响学习素养的相关因素指标框架,研制了配套的评价工具,并在北京市中小学开展了监测评价研究的实践应用。

学术贡献:

本书是作者五年来在学习素养相关领域开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的系统构建和梳理。研究在核心素养研究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基于经验主义学习观、建构主义学习观和群体动力理论,探讨了学习素养的内涵、特点,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学习素养的冰山模型。系统研究了国际上主流和前沿的学习素养评价方法,针对学习素养不同组成部分的特点,构建了学习素养的监测评价方法体系,学习习惯的评价采用行为核查表法和学生自我报告法,学习动力的评价采用学生自我报告法,学习潜能的评价采用小组在线讨论的表现性评价法,精心设计了科学的研究流程和完备的组织实施方案,在北京市中小学开展了学习素养的监测评价实践探索,形成了评价报告。

理论创新:

本书在理论层面,基于经验主义和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发展了学习素养评价的内涵,明晰了学习素养评价的特点,强调学习素养是包含了知识、技能、态度、价值观,是指向于终身学习、面向未来、在情境中培养与发展的综合品质。研究提出了学习素养评价的冰山模型,研制了学习素养及学习习惯、学习动力和学习潜能各组成部分的评价指标框架和配套评价工具。

实践意义:

本书在实操层面,依据学习素养的评价模型,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构建了严谨的研究流程和系统的组织实施流程,在北京市中小学开展了学习习惯、学习动力和学习潜能的监测评价应用探索。研究具有可操作性、可推广性和可借鉴性,可以作为核心素养监测与评价活动的实践指导。研究成果可以服务于区域教育决策,也可以服务于中小学学校的学生监测评价,还可以服务于学生个体的诊断性评价和拓展性学习。

Baidu
map